新时代藏文新词术语审定工作之己见

2022-11-19 09:54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藏语文藏语藏文

贾 华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北京 100080)

新词的规范化建设是民族语文工作中的基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工作,在增强少数民族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张浩明在第三届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上指出:少数民族语的术语标准化工作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包括少数民族语术语标准化在内的少数民族语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重要举措,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与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10月12日至16日,2020年度藏语文新词术语翻译专家审定会议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召开,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兰智奇书记在会上指出:“新词术语规范化建设作为民族语文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民族语言文字的正确学习和使用,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藏语新词术语审定工作不仅对加强国家的语言安全、政治战略、意识形态和民族凝聚力、民族向心力,以及语言学、政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也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藏文化的翻译工作在民族语文发展过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进入藏语语料库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藏语。但与此同时,这些新词也对藏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加强藏文新词的审定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藏文新词术语审定规范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经过各级各方的共同努力,藏语新词术语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通过及时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成果,提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并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在不同民族文化间架起了交流互鉴的桥梁,凝聚起了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作为国家级的民族语文翻译机构和民族工作战线上的一支特殊队伍,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承担着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法律法规和重大会议的民族语文翻译和同声传译工作,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及社会组织提供民族语文翻译服务的职责,肩负着推进民族语文翻译理论研究、推动民族语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重任。特别是近年来,在翻译业务、理论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一直把开展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化、标准化当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8年启动的“少数民族新词术语规范化建设”项目,先后组织全国民族语文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1600人次开展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7个语种的新词术语翻译审定工作,及时收集、整理、翻译、审定了工作中遇到的新词术语。自那以后,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每年组织藏语文专家对新词术语藏文译法进行审定,至今已经举办了14届。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来自卫藏、安多、康巴三大涉藏地区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本着对藏语文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地讨论和审定了一大批新词的规范译法,遇到存在较大分歧的词语,与会专家则根据工作办法,通过举手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规范化的藏文翻译。

在辞书编纂方面,目前已经出版的藏语词典有《新编藏文字典》《格西曲扎藏文辞典》《藏文大词典》《藏汉口语词典》《汉藏对照词汇》《藏汉词汇》和《藏汉词典》等,这些词典都收录了藏语语言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词术语。此外,2009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汉藏英常用新词语词典》,收录了1万余条常用新词术语,其中大部分词汇来源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及部分专业学科词典所收常用词条;201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汉藏对照辞典》,搜集了8万余条新词术语。2019年,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西藏自治区编译局、青海省民委还各自审定并且出版了三部汉藏对照新词术语词典,其中,《新词术语汉藏对照》(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编,民族出版社出版)收录了6520条新词术语;《汉藏对照新词术语》(青海省民委编,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2019年)的审定专家本着民族化、大众化、科学化、时代化的标准,收录了1999年至2019年间由青海省藏语术语标准化审定委员会搜集、翻译、审定发布的1万余条新词术语;而《汉藏对照新词术语规范词典》(西藏自治区编译局编,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则收录了199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藏语委办(编译局)组织专家审定规范的新词术语、西藏自治区新词术语藏文翻译规范委员会成立以来审定规范和统一发布的近900条新词和新语。在对这些新词术语的整理编辑过程中,西藏自治区编译局多次组织专家们进行审定校对,特别是2017年9月,来自北京、四川、西藏等地的专家召开专题审定会,对疑难新词术语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科学选录了已在群众语言中约定俗成的术语,并与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术语保持了一致。

二、藏文新词术语审定规范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媒体的迅速兴起,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涌现出了大量新词术语,尤其是近几年,新的名词术语和表达方式更是大量出现(参见表1)。

表1 新词术语举例

这些新词以及新的缩略词、外来词、专业术语和旧词新用等,在极大丰富和发展现代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时,也给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翻译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有的审定新词难以进入实际使用的词汇系统,有的新词术语在使用上混乱不堪,严重影响到了少数民族语言的统一性和跨省区民族间的交流。西北民族大学才让草教授在《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一书中指出:“每日层出不穷的新词是翻译面临的另一难题,每一位操藏语的人都应该思考和承担责任,专门树立和培育强烈的翻译意识,不少人认为应用借词是捷径,其实不然走了很大的弯路;有些人不负责任,胡乱翻译新词,自己不知所云,别人无人问津,似一次性用具,不乏讽刺意味。”[1]

除了才让草教授指出的民间翻译乱象,甚至在公开出版的汉藏术语词典中,所用译法也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比如,《新词术语汉藏对照》《汉藏对照术语规范词典》和《汉藏对照新词术语》三部词典,对同一术语的译法,既存在共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可参见表2,表3)。

表2 三部辞书译法相同的例子

表3 三部辞书译法不同的例子

续表

通过上表不难发现,北京和西藏出版的辞书,很多新词术语的翻译都有相近或者相似之处,但青海出版的很多术语与通用译法不同,个别新词术语的译法值得反思。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二是缺乏审定工作原则,三是缺乏交流和规范化平台,四是缺乏强有力的推广手段和机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准确地宣传好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更好地学习使用新词术语,加强新词术语规范工作迫在眉睫。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高度重视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高度重视藏语文新词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张浩明在第三届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上提出:“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再接再厉,着眼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加强协作,研究制定好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及时审定发布涉藏地区急需的新词术语,进一步加强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

做好藏语新词术语工作是推动西藏长治久安、高质量发展,增进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西藏和涉藏四省之间的文化语言交流和藏语规范统一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如何做好藏语新词术语工作,是摆在全国藏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要使命。

为了避免各类新词术语在翻译、使用上出现混乱,笔者基于前文提出的问题,就加强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近几年来,各翻译单位和翻译人员在翻译业务上对新出现的一些新词术语的翻译运用很不统一,这在一些藏文版的书籍报刊、网站、微信平台、文件和宣传材料上更为突出。以下一些重要术语的翻译乱象尤为明显(见表4)。

表4 使用混乱的词语举例

续表

上述新词术语在使用上之所以如此混乱,主要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机构负责对藏语新词术语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把控。目前,主要藏文新词术语审定机构有全国藏语新词术语翻译审定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西藏自治区藏文新词术语审定委员会、青海省藏语术语标准化审定委员会,这些机构之间没有形成协调机制,各自为政,多头发布各自审定的藏文新词术语,导致藏文新词术语译写不统一、使用混乱。为了解决这一现象,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作为国家级翻译机构,发挥主体责任,协调全国各级藏语文翻译机构,统一发布藏语文新词术语。

(二)确定审定工作原则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兰智奇在2020年藏语文新词术语翻译专家审定会议上指出:“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高新词术语审定能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新词术语审定工作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发展;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守正。希望大家在守正创新中严格把握审定原则,灵活借鉴‘挖、创、借’的翻译方法,充分挖掘藏语固有的语料,坚持用群众语言说话,用学术理论说话,用文化价值说话,能够让使用者听得懂、能理解、可执行,优质高效完成本年度藏语文新词术语审定工作。”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审定原则:

1.遵循基本语法规则

当前翻译出来的许多新词术语,违背藏语文的语法规则,生造的词汇成了汉式藏语,无人能够理解。因此,遵循藏语基本语法规则,是译文审定的最基本要求。

2.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

汉藏翻译中,灵活性和原则性是涉及语言效果和传达原意的两个方面。当前很多新词术语翻译太过直译,导致翻译出来的词汇艰涩难懂,无法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新词,从而影响表达效果。如“建设”若只翻译为“dzuk trün”,就不如灵活地翻译为“dzuk kyong”“zang kyong”“lek kyong”“gong pel”“dar pel”“dzuk pel”等,具体情况参见表5。

表5 各种“建设”的译法举例

3.尽量简约

翻译中表述过于复杂,是制约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新词术语,妨碍少数民族语言新词术语规范化的最大瓶颈。因此,简约应成为新词术语翻译的忠言指导原则。

4.尊重权威译法和约定俗成

一些惯用的词语和经过审定的名词,一旦确定下来,就应予以尊重,不另加创造。在实践中,曾出现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和西藏编译局已经确定的译法,地方又另起炉灶的情况。比如“应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和西藏编译局早有定论,但在2019年青海召开的青海省民语应急服务推广及应用论坛上,却将其翻译为tsup dok。严格地说,这个译法是不正确的。众所周知,“应急”译为bap tün,kho tün, trel kho ,trel dom ,trel kyen ,trel tong,意思正确,使用广泛,完全不必重译。随意新造词汇,不仅不利于新词术语的统一,还会增加阅读难度,从而影响宣传效果。同时,审定者要广泛阅读文献,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民间翻译,对于已经约定俗成、达到专业水准的民间译法,不必再另起炉灶。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审定质量,是得到社会认可的关键,许多术语的翻译审定因质量不高而不被接受和使用。比如,有些人将“白日梦”译成“nyin mö nyi lam ,mi lam kar po”,说明他根本没搞懂这个词汇的原意;白日梦指的不是白色的梦,而是清醒时脑内所产生的幻想及影像,是指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应该译成“tong sam,tong ba nyi kyi mi lam”或者“mi lam tong ba nyi”。因此,译者和审定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审定的结果才有可能让人心服口服。笔者建议审定者除了不断提高藏汉语水平外,还要学习英汉翻译和其他兄弟民族在术语翻译和审定方面的经验,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审定水平。

5.建立藏语交流和规范化平台

建议秘书处建立藏语规范化平台。目前,权威部门审定的新词术语多以各自的官网发布、文件印发、微信平台推送等形式下达,为基层翻译工作者提供便捷的搜索支持不够。建议秘书处创办网站,开发跨平台搜索功能,甚至开发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权威、便捷的掌上搜索功能。同时,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将用户搜索次数最多的词汇进行统计,并列入近期审定规范计划。

(三)加强规范制定,依规加强藏语标准化

1.制定国家标准

建议针对行业或专业术语,制定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标准,促进标准译法的推广使用。标准译法一经发布,文字使用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规范使用,不要争论对错,特别是多卫康三区不要纠缠于谁的历史更悠久,谁的发音更标准。一些新词尽管从词义等方面或许会存在瑕疵,但也要统一使用。一旦有人或机构不遵守规定,主管标准推广的机构可以依规处置。

2.权威机构带头推广

中国藏语广播、央视网藏文版、新华网藏文版、人民网藏文版、中国西藏网藏文版、西藏日报藏文版、青海日报藏文网、西藏电视台、西藏藏语广播、康巴卫视、康巴藏语广播、青海藏语广播、安多卫视等权威机构,要率先遵照执行,积极采用规范译法,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新词术语的推广力度。

3.各方言区配合

少数民族语言随方言分化,给术语的规范标准化和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受此影响,一个汉语词的多种译法,在卫藏、康巴、安多三个主要地区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有些译者在工作中往往强调各自方言的影响,却根本不了解已经审定的相关词典中的译法。这就要求译者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民族语言统一对贯彻党的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交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术语标准化词典电子化,方便译员查阅和使用。

四、结语

新词术语规范化建设作为民族语文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民族语言文字的正确学习和使用,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交流日益广泛,各种新词术语也在不断涌现,但很多新词术语在已有藏语术语中找不到直接对应的译法词汇。另外,由于藏语方言间的差异和规范工作的不完善,同一个新词术语在不同地方又存在不同的翻译方法。因此,应该建立权威翻译机构,真正落实相关工作。

新词术语翻译是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是翻译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更是藏语文编译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表现,是藏语文编译行业在新时期发挥翻译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巩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翻译部门和翻译工作人员要积极协调合作,努力完成新词术语的搜集、研究、翻译、审定、公布和推广任务,争取做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发布权威、规范统一,为新时代藏语文翻译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呼吁拥有藏文新词术语审定权限的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开展更广泛、更深入、更务实的交流协作,以统一规范的藏语文上传百姓呼声,下达党的声音,共同搭起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为党的事业在涉藏地区薪火相传做出新的历史贡献,坚决打赢藏语术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普及攻坚战,加快提升藏语文字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西藏和涉藏四省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藏语文藏语藏文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现代语境下的藏文报刊
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藏语文信息监测关键技术初探
通过电影和网络来普及与传承藏语文知识的平台设计
如何提高高中藏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