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实践探索

2022-11-19 01:54张君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幼小科学幼儿园

张君

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两个学段衔接不够紧密,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问题。通过分析总结,笔者发现目前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式表面,幼小衔接形式主要为超前学习小学知识、参观小学校园等;二是教学片面,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能力和品质培养;三是家长认知出现偏差,错误的教育观念以及不合理的期望扭曲了幼小衔接的功能。因此,湖北省天门市横林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针对幼小衔接的难点,从理论学习、科学组织、数据分析、深入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

第一,强化理论学习,更新幼小衔接理念。2021年,天门市教育局邀请教育专家钱志亮教授向全市园长和小学校长进行了科学幼小衔接的专题培训。横林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是幼小科学衔接实验点,在培训过程中学校教师认真学习,更新了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1)幼小衔接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入学成熟水平”。幼儿园阶段要更多关注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准备,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2)幼儿园和小学必须形成合力。两者之间需要加大联系密度和广度,坚持工作双向互通,保持目标一致。(3)衔接工作要注重科学性。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应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一生必备的学习、适应和交往能力。

第二,精准突破难点,系统构建课程体系。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尽早了解和分析每个幼儿的个体优势特质和自身不足,并科学、持续地进行干预性培养和指导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横林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成立幼小科学衔接教研小组,根据钱志亮教授专家团队的幼小衔接研究成果和入学成熟水平测试系统,从身心、社会、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必须对应的八种能力进行评估,帮助教师和家长分析孩子学习障碍产生的根源,并寻求对应的解决方法。

幼儿主要是通过五大感官不断习得新经验。据此,幼儿园和小学实验小组通过审阅市场上的各类幼小衔接课程,实施了从“儿童全面发展”理念出发的素质能力幼小衔接整体解决方案。横林中心小学建立了一间基于“操作体验”理念的幼小衔接实验操作功能室,从幼儿的视知觉、听知觉、运动协调、直觉转换、数学准备、语言沟通、社会适应和学习品质方面,通过游戏操作卡和训练区游戏装备的形式,有效提升幼儿入学成熟水平。

第三,家园同频共振,多维推进衔接工作。幼小衔接实践探索要提高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学校通过家长微信群开设专题论坛,召开家长会进行专题讲座,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组织家长学习科学衔接的理念及方法。在多种措施的作用下,家长们逐步走出了观念误区,改变了教拼音和识字才是幼小衔接,孩子越早写字越好等错误观念,认识到全面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社会能力是幼小科学衔接的关键所在。

为提高教师的实验工作能力,幼儿园和小学多次邀请了课程专家亲临现场,通过集中学习、分组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理念,熟悉教程,并制定幼小科學衔接实验与“一日生活课程”融合方案。同时,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观摩实验,用看得见的效果让家长理解实验工作对幼儿顺利衔接小学的价值。多维的幼小衔接实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也让教师的专业性赢得了家长的尊重。

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实验,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建立了一套从小班延伸到大班的培养幼儿入学准备能力和品质的课程体系。二是帮助实验班老师形成了一套科学衔接的教学方法。三是帮助幼儿建立了学习自信心,让幼儿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四是阶段性的实验成效,提高了幼儿园在家长心中的特别价值,带动了家长幼小衔接的观念更新。在之后的实践中,幼儿园和小学会进一步巩固幼小科学衔接实验成果,切实帮助幼儿实现幼小科学衔接,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

责任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幼小科学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