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2022-11-20 08:03林小烨
小学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品格英语教学英语

☉林小烨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目标也从知识本位逐渐转变为核心素养。由于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存在差异,在实践中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明确培养目标,提出有效培养策略,继而取得预期的效果。从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来讲,其中除了要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教师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品格培养的关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重视不足,或者培养方法不当,使得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难以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英语教学实效性降低。对此,相关教育者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探寻有效培养策略,为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与发展给予更多帮助。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意义

现今,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对充分展现该学科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品格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正确理解与认同,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未能形成这一素养,不仅会影响学习成效,还会使学生无法有效适应全球化趋势,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反之,若是能对学生文化品格进行有效培育,一方面能促使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中也会引入一些其他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可以被调动起来,还能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成效;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也将得到更新,特别是对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产生更深了解,这无论是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或者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英语教师应对文化品格培养重视起来,不断探索合适的培养策略,借此为学生优良文化品格的形成提供更多支持。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文化品格培养意识

因为传统教学思维与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英语教师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更侧重于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的文化知识不够丰富,使得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就会比较低效,学生文化品格得不到较好发展。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只是机械性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在这样固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课堂互动非常少,即便英语教师会关注学生的文化品格发展,也会因为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得学生文化品格不能得到较好发展。尤其是个体差异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更需要英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文化认识差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指导,但现实情况却是英语教师只是单纯地机械性讲解教材知识。

(二)教师对文化品格培养探究不深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深刻认识到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迫切性,也在努力进行一些尝试。但从现实情况不难看出,多数英语教师在文化渗透中对文化品格培养探究不深。例如,在节日文化的渗透中,教师一般只是将中西方节日进行对比,并没有为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时间、庆祝方式等,这对学生深刻理解中外节日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利影响,以至于文化品格培养效果不够理想。此外,英语教师在培育学生文化品格中过于依赖教材,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不仅会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造成限制,还会降低培养的效果。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方法

(一)提高认识,做好学生文化品格培养规划

在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过程中,英语教师是否对此给予正确认识,将直接影响该培养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英语教师应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明白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对学生实际学情的掌握,对这一培养活动做好规划。该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年龄、思维能力、认知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明晰当前学生文化品格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规划方案,为接下来的培养提供具体指导。例如,某小学英语教师对本班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后,发现学生文化品格普遍偏低,所以在制定文化品格培养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就选择了一些难度较低、趣味性较强的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对英语学习中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可以有效理解,逐渐提高文化品格。必须指出的是,关于文化品格培养规划方案,英语教师务必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免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对培养效果造成影响。除此以外,英语教师的执教能力对培养效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增强文化品格培养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同时能在实践中积极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以此确保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可以落到实处。

(二)重视文化内容的挖掘与扩充,确保文化品格培养实效性

在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过程中,文化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极为重要,所以,英语教师要重视文化内容的挖掘与扩充,为文化品格培养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多支持。首先,英语教师需加强对教材的研读。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资料,涉及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在过去,多数英语教师只关注考点的讲授,对教材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使得学生文化品格普遍偏低。为此,英语教师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例如,在“dog”这一词汇的讲授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入以下词汇:“a clever dog”“a lucky dog”等,使学生能发现中外文化的差异。

其次,利用互联网或相关书刊扩充文化内容。虽然教材中隐含了不少的文化内容,但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而言并不够,因此英语教师还应结合教学的需求,从互联网、书刊等渠道扩充文化内容,这既能拓宽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理解[1]。例如,在“Chinese New Year”这一单元的教授中,英语教师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就必须基于教材内容,扩充本单元的文化内容。具体而言,在介绍中国新年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每年都是如何过新年的,然后可以将我国不同地域人们过新年的习俗通过PPT 或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随后,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在过新年上的不同,引入了国外过新年的相关内容,并要求学生可以进行对比。由此学生就能发现中外文化差异,从而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扩充文化内容好处多多除了能为学生文化品格培养提供更多选择,还可以弱化对教材的依赖,使学生文化品格培养效果更为突出。

(三)创设文化主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感知

虽然小学英语教学中涉及的英语知识相对简单,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特别是学生在理解国外文化知识与感受中外文化差异方面,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帮助,很难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继而影响文化品格培养。故而,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清醒认识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合理创设文化主题情境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感知。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在自主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明晰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文化品格培养的目标。例如,在“How old are you?”这一单元的教授中,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笑话:甲与乙两人初次见面时,甲问乙:“How old are you?”乙听到后一脸诧异,连忙回答:“No old,I am young.”此时,甲有点摸不着头脑,匆匆结束对话离开。通过该笑话的展示,课堂气氛瞬间活跃,学生也都捧腹大笑。而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回过头仔细回顾该笑话就会发现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而使学生加深对国外文化理解[2]。

(四)巧设问题,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新课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习积极性,对接下来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文化品格培养的角度来讲,如果教师能将文化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新课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也能培育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能力,继而让学生的文化品格得到培养。例如,在“Holiday fun”这一单元的教授中,教师可以结合该单元中的重点句型:“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holiday ?”,先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对练,以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后,教师并不用急着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借助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有关“holiday”的对话,并提出问题:你可以一个人旅行吗?旅行途中遇到的西方人他们有同伴吗?你是如何制定旅行计划的?利用这些问题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中外文化的差异对比,从而培育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五)构建多维互动课堂,强化学生文化学习与感悟

为高效促进学生文化品格培养,英语教师应积极构建多维互动课堂,增加教学互动频率,使学生能够在有效互动中强化文化学习与感悟。更关键的是,在有效的教学互动中,英语教师可以更准确把握学生的文化品格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多肯定、表扬学生,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正确表达出来,然后从中发现学生在中外文化知识理解上的不足,帮助学生予以正确理解。为保证互动的效果,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课堂互动模式的创新,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有关姓氏、名字的文化渗透中,英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欧美国家姓氏、名字文化与我国是否存在区别?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干扰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随后可以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除此之外,英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文化渗透可以延伸到课外。例如,以“文化”为主题,开展英语演讲、手抄报设计、英文歌曲演唱等比赛,这些课外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文化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六)关注生活体验,提高文化品格培养效率

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现实生活作为文化形成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师在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生活体验,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吸收与提取文化内涵,加深对文化内容的理解,继而使文化品格培养更具效率。不过,小学生在平时对英语的使用并不多,如果英语教师不能为学生设置英语学习环境,将会给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

例如,在“uncle”这一词汇的讲授中,英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对该词在不同环境中的含义进行理解。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该词表示叔叔、舅舅、伯父等,但放在中文语言环境中,叔叔与伯父、舅舅存在明显区别。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该词在英语文化中的词汇搭配用法。如Uncle Sam 它并不只是表示山姆叔叔,还代表着一种文化,所以通过与学生生活体验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文化,正确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再如,关于饮食方面的教学时,英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平时喜欢吃的食物、饮食习惯等方面入手,为学生介绍英国、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与学习文化差异,使其形成文化品格。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理应引起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并能积极进行一些培养尝试。不过,英语教师应该明白文化品格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既要有长期与短期的规划,还需要根据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调整培养策略,改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文化品格形成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品格英语教学英语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冬季暖男必备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