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助力化学教学

2022-11-20 08:06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36000付庭萱王秀艳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习题知识点微课

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36000) 阚 慧 付庭萱 王秀艳

1 微课内涵及特点

1.1 微课内涵

微课是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形式新颖,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素材制作成结构化资源,在十分钟内完成的可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微型课程[1]。

1.2 微课特点

1.2.1 短小精悍

微课内容短小精悍。短即教学活动时间短,精即教学内容精炼,小即课程资源容量小,悍即资源应用面广。

1.2.2 实用性强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中学化学知识点多、内容琐碎,部分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将全部知识彻底消化吸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作成微视频,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可通过课前预习、课内穿插和课外补充三种形式辅助教学。

1.2.3 可视性强

微课是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设计成短视频的一种教学手段。比如对于抽象概念的教学,即便教师使用再华丽的语言,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该内容,如果借助三维动画模型将抽象的概念以可视化的情境呈现出来,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再比如对于不具备条件和难以开展的实验,教师课堂上播放实验微视频,可以实现让实验过程可视化、实验情景再现的效果。短视频带来形象直观的感受,给学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从而轻松化解疑难问题、构建高效课堂。

1.2.4 即时学习

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多种设备均支持微课的播放,学生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预习和复习。微课便于永久储存、即时学习和反复学习的特点实现了教学的延伸。微课是课堂面授的有力助手。微课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微课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2.1 微课要以辅助教学为目的

有的微课为了博人眼球,制作过于花哨,有喧宾夺主之感,微课主要以辅助教学为目的。教师整合素材资源后,在录制微课时应该带着饱满的情感,带给学生如同师生面对面授课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讲解时控制好语速,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并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作出回答后方可继续播放。学完一个小微课后要完成相应的习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用微课辅助教学要逐渐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和有效性。

2.2 微课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自身水平、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有差异性,教师在面对面的教学中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另外课堂时间有限,在提问环节,一节课下来也只有少数学生有发言机会,无法开展差异化教学,不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利用微课可以很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课外观看微课视频,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可快进、可反复观看,直到顺利完成习题检测任务,完全掌握知识点。教师也可制作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拓展微课,以满足高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2.3 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机制

微课学习多以课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缺少一定的监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很难给出及时评价。教育部门对微课质量也缺少科学的评价标准。微课教学视频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微课使用的混乱。给微课设定科学的评价指标,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微课制作的整体质量。

2.4 打造精品微课

微课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质量参差不齐、创新性不足、资源多重复建设、课堂应用率比较低。制作一节精品微课,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日常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很难再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制作高质量的微课。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教师参加相应培训,观摹优秀微课案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微课资源建设方面,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精品微课资源,同时建议同一地区校际之间进行协作,共同建设微课资源,共建共享,这样不必每名教师都制作大量的微课,避免资源重复建设,教师只需要将精力集中在自己分工的小部分微课制作上,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负担,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去打造适合当地学生学情的精品微课。

3 中学化学微课类型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预习、课上情境展示、课下巩固拓展中巧借微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以达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引领反思、驱动深度学习的目的。根据中学化学课程内容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本文将中学化学微课分成概念原理型、实验技能型、知识拓展型、作业习题型和单元复习型5种类型。

3.1 概念原理型微课

概念原理型微课主要是利用三维动画来展示微观的抽象概念,加上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降低学习的难度。

以“甲烷的结构”一课为例[2],有机物的微观结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知识点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而且大部分学生仅仅通过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师的描述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准确的图像,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借助甲烷结构的三维动画模拟教学,既清晰又直观,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2 实验技能型微课

3.2.1 没有条件开展的实验借助实验微课视频使其可视化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的最有效手段。在教学实际中,受实验条件、学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免去了实验操作环节,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造成了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老师画实验,学生记实验的现象,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实验,抹杀了化学实验的独特魅力,限制了化学学科的优势。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合适的实验微视频或自己制作实验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实验视频,让实验过程可视化,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实验微课的使用,突破了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

3.2.2 有条件开展的实验,借助实验微课视频巩固复习、改进创新

有条件开展的实验不管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现象不明显或比较短暂的实验片断,课上时间有限,不能重复太多次实验操作,导致有些现象来不及捕捉,而且做过实验之后也容易遗忘。教师可以将课上实验录制成视频,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加工处理后制作成微课,课后再把实验微视频上传至班级群,通过视频画面让学生回顾实验,再次捕捉实验精彩瞬间,启发学生思考,并对实验进行再探究。

以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例,该实验并无明显、直观的反应现象,对学生来说难以通过明显清晰的实验结果去验证化学原理。但是如果将不明显的实验现象以慢镜头的方式呈现在微视频画面中,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捕捉到短暂的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知。

3.3 知识拓展型微课

知识拓展型微课主要是指在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微视频展示的形式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促进学生在课堂外继续学习而设计的一类微课。

以九年级“燃烧和灭火”一课为例,学生课后根据灭火器的微课内容,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灭火器,学生在相对自由开放的空间里,拓展了知识面,巩固、深化了课上习得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探究精神[4]。

3.4 作业习题型微课

作业习题型微课[5]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分阶段、分层次设计习题,为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类微课。该类微课的习题设计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基础模块必答题和进阶模块选答题,两种模式有效解决学生“吃不消”和“吃不饱”的问题,也使因材施教得以有效实施。

教师在微课中首先讲解解题所用到的知识点和技巧,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反复学习微课视频,完成必答题和选答题。

3.5 单元复习型微课

单元复习型微课侧重知识的查漏补缺,同时深化对知识的实际应用程度。运用微课进行单元复习是一种既能体现因材施教又省时、高效的教学方式。

以高一单元复习课“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教师利用微视频展示单元知识框架并进一步介绍拓展应用。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深化知识的应用。

4 多种模式微课可关联使用

不同模式的微课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可根据需要,将多种形式的微课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发送“化合价”复习型微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关联再预习化学式的书写,这样等课上再学习新知时学生就很容易地熟记了化合价掌握了化学式,新旧知识的无缝对接降低了学习难度。新知结束之时再通过“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以及物质名称”的微课进一步拓展知识。课后再利用不同层次的习题型微课让学生自主巩固习得的知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猜你喜欢
习题知识点微课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