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议题式道德与法治课的策略

2022-11-20 09:52姚亚平
初中生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议题法治道德

■姚亚平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以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创新型教学方式下有效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议题式教学现状

在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议题式教学的应用效果不甚理想,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部分教师对主题的设定不够上心,仅仅在简略地阅览了教材后就匆匆定下议论的主题,没有对教材中的细节进行深度挖掘。

其次,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时候,没有营造良好的议论氛围,让议论过程过于枯燥,提不起学生的探讨热情,使议题式教学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教师在划分小组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难以让小组成员优势互补。

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对议题式教学的概念、应用方法和意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为学生打造出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1.深度挖掘教材,设定高质量的议题。

教师首先要确立优质的议题。深刻的道德与法治理论需要依托一定的表现形式,教师需要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以及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等的了解对理论内容进行转化,将其表现为议题的形式,并在挖掘教材内容的同时确立优质的议题,以此协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的理解。

主题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路径和思考方向,倘若主题有所偏差,在设定上不够合理,那么学生的议论过程将基本趋于无效化,学生也难以通过议题式教学取得预设中的收获。教师要在主题上进行足够的思考和评判,紧紧围绕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设置主题;要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详细分析教材中适合被引申为主题的内容,将教材的教育意义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议题式教学。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课为例,本课的核心思想是网络对世界的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本课知识后,能够客观地、辩证地去看待网络,由此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基于此,教师可以以“网络游戏对大家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哪些”为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出学生的议论兴趣,使学生以小见大,通过网络游戏对生活的影响来向本课的核心思想靠拢,深入探索网络对世界的影响,构建高效的议题式课堂教学。

2.创设议题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议论状态。

为了能构建出高效高质的议题式课堂,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的理解,教师应当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辅助工具去为学生创设议题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到所设置主题的思想情感氛围中,提高学生对议题的辩论热情和议论过程的专注度,锻炼学生联系理论与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品格、道德和情感等个人素养,并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践行。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生活元素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并在学生的议论过程中予以适当的指引,避免学生脱离情境,保证议题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为例,本课的内容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如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以及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等,这些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鲜活素材,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与法治理论。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可以从中发现引人深思的要义。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挑选一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接近的场景,如“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将此设定为主题,通过教学语言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围绕此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如此营造良好的议题式教学氛围,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3.科学划分小组,提高课堂议论的效率。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学生对法律和政治常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教师必须要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在应用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议论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为例,教师要围绕本课的核心思想开展议题式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来科学合理地划分议论小组。教师可以将能言善辩的学生、法律常识掌握得牢固的学生、思维缜密的学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端正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中,使小组各成员间能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相互之间学习彼此的优势,使小组在议论过程中充分合作,提高议题式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深远意义的学科。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应用议题式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教材,制定优质的主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科学划分小组,使议题式教学发挥出应有的辅助教学效果,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质量。

猜你喜欢
议题法治道德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