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管齐下防治学生网络欺凌

2022-11-20 10:44滕志妍赵璐蓉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公民数字学校

滕志妍 赵璐蓉 |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网络欺凌是由信息和通信技术支持的故意侵害他人的行为,更具经常性、持续性、隐蔽性和无情性等特征,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广泛、更严重。对此,美国在对传统面对面欺凌防治方案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探索出一系列较为有效的防治学生网络欺凌的干预措施。

建立防治学生网络欺凌法律体系

进入21世纪,美国针对互联网的立法逐渐走向体系化,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中的儿童权益保障,如:2000年颁布的《儿童互联网保护法》,要求学校必须阻止或过滤互联网对淫秽、儿童色情及对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的访问;2007年颁布的《宽带数据服务改进法案》,要求学校必须提供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指导,向学生讲授“恰当的在线行为以及关于网络欺凌的认识和应对方法”;2012年,联邦贸易委员会修订了规则,要求未成年人接受网络在线服务须获得父母的同意;2021年,美国国会颁布《2021年K-12网络安全法案》,协助中小学改善网络安全态势,帮助学校提高网络风险应对能力。

此外,美国各州还制定了反欺凌法案。从1999年佐治亚州出台美国第一部《校园欺凌防治法案》到2015年蒙大拿州通过《校园欺凌防治法》,美国50州都有了本州反校园欺凌法案,其中48个州的立法包括反网络欺凌的内容。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地方政府(学区)和学校防治网络欺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系统开展数字公民教育

网络世界已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切割的生活空间。为了让学生在安全、负责和尊重的基础上使用网络,美国较早开展了数字公民教育,在学校、家庭、专业机构与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形成了较完善的数字公民素养协同培育体系。

1998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发布《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制定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标准,2007年修订版首次提出了“数字公民”概念,2016年修订版对数字公民的目标与内容进行阐释,帮助学生认识在互联的数字世界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权利、责任与机会,以安全、合法和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展网络活动。

2009年,美国联邦教育委员会制定《各州共同核心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要求将数字公民素养教育融入中小学各主题课程目标,如《英语语言艺术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技术进行写作、协作与在线发布,并正确地引用资源”。在据此开发的数字公民教育课程中,美国教育研究机构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的数字公民素养课程体系最具代表性,主要包括网络安全、隐私与保护、关系和沟通、网络欺凌和数字戏剧、数字足迹和声誉、自我形象和身份、信息素养以及创意信用和版权等主题,被许多中小学采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以课程为核心开展反网络欺凌教育

美国多数学校将反欺凌教育纳入常规课程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分段教育,建立适用于各年级学生的反欺凌课程体系,并将反网络欺凌教育贯穿其中。

多个州在暴力预防计划中增加了反网络欺凌内容,包括网络欺凌的界定和危害、如何以积极的方式使用网络技术、学生应对网络欺凌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如何保护孩子免受网络欺凌、如何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预防网络欺凌等。美国加州Jurupa联合学区对学生开展了互联网安全、隐私、人际关系、网络欺凌、自我形象、版权规则等主题教育,防止青少年成为不良网络行为的受害者或肇事者。伊利诺伊州“第二步计划”是一个从早期学习一直持续到初中的普遍预防计划,通过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理心、情绪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

美国多数州的反欺凌项目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积极开展社会情感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并致力于创造安全、和睦的校园环境,以有效打破欺凌行为的恶性循环。

为教职员工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教学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专业发展是网络欺凌防治工作中的关键因素。马萨诸塞州反欺凌中心向教育工作者提供专门的培训项目,内容包括识别网络环境、青少年流行软件使用、青少年心智与网络行为的关系、何时以及如何非正式和正式监控电子通信、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网络欺凌、干预和惩戒网络欺凌的法律先例、如何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同理心和复原力培育等。

华盛顿州公共教学总监办公室将网络欺凌和数字公民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教育经历和整个学校系统,并通过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有效和实用的干预策略,同时向教师介绍有关欺凌和网络欺凌的前沿研究,提高教育工作者关于网络欺凌的知识技能,更好地承担预防和干预网络欺凌的责任。

在同伴支持中共同应对网络欺凌

同伴支持既包括反网络欺凌知识技能学习的相互帮助,也包括面对网络欺凌事件的同伴支持与应对。例如在纽约皮埃尔·范·科兰特中学(School of Pierre Van Cortlandt)开发的同伴活动领袖计划中,八年级学生接受了关于基本电子安全和网络礼仪的培训后,为六年级学生创作了关于网络欺凌主题的短剧,旨在帮助他们了解网络活动的危险性,辅导员、学校心理专家和执法官员参加了活动并为学生答疑解惑。

此外,由同龄人特别是由训练有素的学生领袖主导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降低网络欺凌的消极影响,如通过同伴支持在学生群体中制定团队建设倡议、作为旁观者积极主动制止网络欺凌行为等。由于同伴之间具有高度的信任和行为一致性,学生可能会对由学生发起的倡议做出更积极的反应。

建设积极友好的学校和教室环境

积极友好的校园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还能引导青少年更安全、诚实和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加利福尼亚州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系统(PBIS)项目帮助学校改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鼓励学校搭建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开放的沟通渠道,建立起信任的氛围,并就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沟通;学校为学生创造安全和私密的途径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并对收到的所有学生举报展开调查,作出迅速和恰当的反应,以免学生因羞于公开或害怕等原因不愿将情况告知学校;教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方式使用手机、社交媒体和其他信息技术,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善良和正义之举;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关注学生成长,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

家校合作共育将反网络欺凌落到实处

无论是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培育,还是网络欺凌的防治,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形成共育共治的合力。学生自主的网络活动时间主要在家里,家长要做好学生上网的教育、监督、引导工作。美国学校将家长作为反网络欺凌的参与主体,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到政策完善等环节,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常识媒体”的数字公民素养课程体系中就包括家庭参与环节,为学校与教师提供家校协同的策略和建议。

此外,学校通常会与反欺凌相关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应对和解决欺凌问题。纽约州科马克高中就聘请了心理健康专家,定期对学校和社区欺凌现状、性质进行评估,与家长、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协商制定合理有效的反欺凌措施,同时向学校、家庭提供反欺凌培训和咨询,帮助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了解欺凌的性质、影响和预防措施,帮助欺凌者改善攻击行为,为受欺凌者提供支持和应对策略。

社会支持形成反网络欺凌的合力

在美国,反网络欺凌的社会支持较为充足。地方警察局和治安机构通常会为学校配备驻校警察,承担法律教育、处理犯罪行为、维护学校安全以及学校危机管理等职责;社交媒体公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的安全中心都设置了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如报告欺凌行为、取消好友关注或拉黑、设置家长控制以及设备级或网络级过滤器、帮助家庭避免孩子接触成人内容(如色情或暴力)等;美国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局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合作开发了欺凌预防在线课程;联合高校为健康教育专家、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等欺凌预防参与者提供免费继续教育支持;美国联邦政府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也建立了专门网站,发布各类关于网络欺凌的法律信息,并为家长和教师提供资源,抵御校园欺凌。

可见,预防和应对网络欺凌需要多管齐下,以教育系统为核心、所有相关者共同参与,才是防治网络欺凌的应然之策。

猜你喜欢
公民数字学校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学校推介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