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专业课*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为例

2022-11-20 11:49张欣渤海大学文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27期
关键词:汉语言思政价值观

张欣 (渤海大学文学院)

社会主义高校教育工作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在高等教育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政治导向作用,针对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1]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区的各级教育部门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上述文件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课程思政”在增强专业课程同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推行“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融入高校专业课堂,这是新时代大学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在此,笔者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为例,阐述我的一些看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必要性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宣讲内容。

在当前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观,注意挖掘专业知识体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会改变专业教学的性质,它们仍然是专业课。融入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专业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作用,在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专业课程,师范生还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这些课程大多具有鲜明的德育示范特征,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自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境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塑造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近些年来,大学生抑郁和心理障碍等问题引发的悲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有助于疏导和释放学生心理中的负面情绪,使他们能正确看待人生难免遭遇的挫折和失败。此外,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还会面临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如:不热爱所学专业、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够、对未来职业缺乏兴趣、对社会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缺乏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等。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针对学生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从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社会主义大学以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事业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很多大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里一般都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5]作为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政治立场,恪守立德树人、爱国奉献信念,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较高的文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领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评价能力,良好的中文书面、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培养能够胜任基础教育需要的语文教师。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具备扎实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同样是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范生的就业去向多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而非师范生毕业后既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从事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宣传、编辑、校对工作,也可以在学校、培训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学相关的评论写作、教学与研究工作。这些行业部门大多属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舆论宣传阵地,它们对从业者的政治立场、道德素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对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而言,都应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的思想。教师在平时的专业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在“德”与“智”两个方面真正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可行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6]这些都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某种关联并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之中,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人文主义的艺术魅力与启蒙思想的光辉。高校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从人生观与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六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

首先,中国文学中自古就有崇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治国理念的优良传统。《论语》中的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将儒家的政治和道德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表达了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又符合儒家的道德追求,因而博得了孔子的赞许。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时,尤其要注意联系晚清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通过中国社会的今昔对比,让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道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当代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其次,中国文学里涌现出许多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精神的作家和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歌颂了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陶潜、李白等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关汉卿的《窦娥冤》、朱素臣的《十五贯》、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作品批判了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其实质是对公正、法治的呼唤;巴金晚年在《随想录》中说真话的勇气和对“文革”的沉痛反思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良知;诗人公刘在新时期“归来”后的很多诗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民主、法制问题的思考。这些作家的作品能够涤荡读者的灵魂,使学生从中受到人文教育。专业教师通过对这些作家作品的深度剖析,挖掘其中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使学生深刻领会作品情感,认识这些作品在今天具有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中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之心与法治精神。

再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内容,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也是中华儿女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那些承载着作家对祖国无限深情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虽屡遭贬谪,却仍然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对政治革新的愿望,诗人的爱国之情永远受到后人景仰。青年时代的鲁迅,为了唤醒愚弱的国民,弃医从文,以铿锵有力的文字刻画出国民的灵魂,力图改变国人的精神,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国壮举吗!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讲授范仲淹、文天祥、林则徐、闻一多、钱学森、李四光、黄大年等人的诗篇或事迹时,应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敬业,反映出的是人对待工作的态度问题。1922年,梁启超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中,重新诠释了中国古已有之的“敬业乐群”精神,他说:“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7]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儒家的重要修身准则,对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稳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高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着眼实际,不做表面功夫。学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课程思政”融入效果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评价,对“课程思政”开展好的教师进行褒奖,对开展不好的教师提出持续改进意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探讨如何设计适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撰写具有“课程思政”特点的教学大纲。学生要努力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盲目状态,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征文、演讲、支教等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个人意志与品德,自觉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努力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浸润性

中国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正面教育、显性教育,但这还不完整,价值观教育既应该采用显性教育,也应该运用隐性教育,当前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重视隐性教育,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构建大学专业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采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法融入德育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强硬灌输,而是要如春风化雨般融入课堂,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在高校专业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应坚持长期开展、逐渐渗透的浸润性原则,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

大学管理者在评价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效果时,首先就要看教师是否坚持了浸润性原则,是否能够通过经典案例,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此,笔者仅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鲁迅研究》课程为例来进行说明: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授鲁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和各类作品的思想内涵,要让学生系统掌握鲁迅文学观的形成与转变、作家与时代之间的关系、鲁迅思想的偏激与深刻、启蒙文学、“左联”与左翼文学、鲁迅的文学贡献等专业知识。配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师还要以丰富的事例让学生逐渐了解鲁迅的伟大人格与战斗精神。鲁迅虽然也曾彷徨迷惘过,但因为他能将“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在时代巨变中,始终关注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进步,因而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成为当时青年们可以信赖的人生导师。通过本门课程,教师可以提炼概括出爱国、正直、诚实、守信、责任、担当、拼搏、敬业、公正、法治、友善、忠贞、感恩、立德修身、尊师重道等“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逐渐浸润学生的头脑与心灵,使学生从鲁迅的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中感受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大义、什么是奉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成效体现在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教学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积极改变上、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上。为此,高校教务部门要建立一套检测“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体系,管理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作业反馈、过程性评价、学生评教、教学竞赛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评价,把学生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积极探索评教方法改革,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教学沙龙、教研活动,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组织“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分享交流经验。

总之,在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努力发掘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统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是人文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肩负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与使命,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独特的优势。大学生的德育和美育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受益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积极推行“课程思政”有助于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思维和教学设计都是一次带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改革实践。这在强调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与现实意义,为高校其他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汉语言思政价值观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