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教学的价值依归与方式创新*

2022-11-20 11:49刘力源巩茹敏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27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特色

刘力源 巩茹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授课程。本课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探索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引领作用的时代需要。[1]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依归

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源自实践的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培育具有担当历史重任的接班人以及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政课新增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无疑肩负着这一重要的使命。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全面”到“具体”,帮助学生从切身相关的事例中思考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涵,进而使学生切实在思想上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需要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种负面、虚假信息充斥着网络,使得新时代大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极易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赓续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养,进而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推动建成思政课“金课”的必然要求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实践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素材和生动实践,有助于增强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领会和运用中来,是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两性一度”,[5]推动建设思政课“金课”的有效途径。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具有意识性地教学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用。”[6]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异同,找准共振,发挥创新。通过“课内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四种方式”,[7]引导学生切身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习和生活的生动实践中。

(一)课堂实践——实践教学的主体环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包括具有指导现实的教学内容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保课堂实践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环节中发挥引领作用:

一是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实践教学方式创新的前提基础就是确保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政治高度,能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进行准确把握,同时与社会现实紧密关联,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如在讲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就进一步做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对于这一知识点可以做这样的分析:首先,从全局发展的角度,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生的变化;第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通过介绍我国在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来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第三,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组织学生分别计算“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第三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节点上作为90后、00后自己的年龄。最后,感知当代青年大学生在人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黄金时期,都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相契合。将讲授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时代使命。与此同时,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括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二是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内研讨、学生模拟教学、学生辩论及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部分章节,根据不同班级和不同专业划分,鼓励和支持学生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说课。学生自主收集和整合资料,用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故事,以演讲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如在讲授“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展现身边的事例,并结合专业学习和生活谈一谈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切身践行爱国、奉献、奋斗、创新等精神。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统一,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地解析问题以及自主思辨的能力,进而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

当然,教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以微电影摄制、实践学习方案规划大赛、课内研讨升级为思想政治教育沙龙、“新思想·青年说”大学生讲思政课等品牌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和接受课程的积极性。

(二)校园实践——实践教学的延展环节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8]校园实践教学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和拓展,[9]是理论见之于校内这一文化场域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因此,需要教师与学校思政教学资源组建桥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需求和渴望。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通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适合的教学地点,积极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征文赛、演讲赛、知识竞赛、书画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名师学术讲座、请榜样人物和优秀校友座谈等展现实践教学的文化活动形式。如教师可选取教授课程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章节设定主题,适时邀请市内外、校内外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家开展主题讲座。通过专家讲解取得显著成果中的非凡经历和真实故事,呈现丰富的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以及人格魅力,从而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切身在校内文化活动中感受才干得以增长、人格得以升华、精神得以熏陶。

校园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实验场域,其开展的重点在于将课程优势与学生特点有机融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把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情感认同转化为践行自觉。

(三)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的补充环节

在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理论思考为出发点,聚焦于国家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具体形式上可以是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研究性学习及公益活动等。在广泛开展的实践活动中蕴含丰富的理论价值,需要学生在观察、认知和分析的过程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如组织学生参观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红色革命老区、烈士陵园、中国革命博物馆等教育基地。这些能够承载群体成员共同经历和价值框架的地点,能够为群体成员回忆过去、认知当下和未来提供共通的解释和理解框架。[10]学生通过瞻仰革命历史文化遗存、缅怀革命先烈事迹、感受社会的发展,激发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要义的深刻体会,促使其认识到自身与集体、自身与社会以及自身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提升爱国、奉献、奋斗、创新等精神境界,强化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

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明确学时、学分的要求下,定期开展,科学实施。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实现社会实践教学对课堂实践教学的有力补充。

(四)虚拟实践——实践教学的创新环节

伴随网络信息化的迅速普及与高速发展,其具备了新媒体开放性高、共享性强、互动性广等特点。年轻的自媒体人以其与大学生的年龄相仿的优势,所呈现的媒体作品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在此趋势下,高校应“加快新媒体技术与网络思政教育类平台、主流媒体平台的融合进程”。[11]通过拓展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梳理恰当的实践主题,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目标,不断探索“互联网+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实践形式。

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教育和实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紧跟学生群体需要,对思政教育载体进行创新,并有方向性地设计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相关教学内容。如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搭建与其契合的网络平台,并及时掌握课程相关动态信息。同时,利用QQ群、公众号、主体博客、网课、微信群、网上调查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教育教学的知识。

总体来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四种实践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教”这一环节的设计者和操作者,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处理好与学生“学”之间的双主体关系。与此同时,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也需要提供各方面要素的保障,如实践环境、实践经费、长效机制等。有效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发挥“课程思政”作用,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得以创新发展。

三、结语

新时期,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应紧抓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契机,突破部门壁垒,充分调动思政基地、校团委、学工部以及各学院专业课实习基地等部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容制定相关的实践主题,相互配合,有效整合实践教学的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陶冶爱国情,树立强国志,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报国行动中,充分体现思政课实践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2]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特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