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11-20 16:06☉王
小学生 2022年3期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生能力

☉王 雪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需解决的任务之一。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将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首位,以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为基础,不断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从而为教育行业的改革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本文以趣味性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对小学数学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分析趣味性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趣味性教学概述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思维模式、学习体系等尚未发展到完备阶段,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多棘手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为了在尊重小学生身心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入趣味式教学,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所谓趣味性教学,指的是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喜好特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学习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教师在将趣味性教学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先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特征加入考虑范围之内,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近年来,在国家的推动下,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影响着当前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趣味性教学凭借其创造性、趣味性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乐趣,更能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带来深远影响,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二、趣味性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现状

近年来,趣味性教学凭借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通过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趣味性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大大提升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成果。然而,就当前的具体形势来看,趣味性教学在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限制了趣味性教学的运用和推广,同时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1]。

三、趣味性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身心的发展水平尚不成熟,且对世界还未形成客观的认知。同时,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因此,将趣味性教学引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采用趣味性教学手段,能够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常会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采用趣味性教学手段,能够将知识有趣地呈现给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小学生更容易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引入趣味性教学模式,并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2]。

最后,趣味性教学手段能够将知识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更能为学生后期的学习以及一生的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四、将趣味性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为了将趣味性教学手段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将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应在充分把握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化工具,来构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具体来说,通过播放音视频资料,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部分数学概念和原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的同时,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学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将知识更直观、更有趣地呈现给学生,同时,通过将知识与具体应用环境相结合,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理解程度。比如,以五年级课本为例,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则可借助多媒体工具来向学生展示正方体形状以及长方体形状,并展示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以及长方体物品,通过这一手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点,更能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对改善生活的重要作用。

第二,为了充分发挥趣味性教学手段的效果和优势,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特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通过互相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来完成最终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以为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在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各个成员不仅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了开展小组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应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任务。其次,在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时,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和质量,教师还应给予必要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在活动完成后,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比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制作圆柱和圆锥,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分析圆柱和圆锥物体的基本规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确保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并以此为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特征设置具有探究性以及趣味性的问题,从而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仅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也能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带来积极作用。为了确保问题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师在选择问题时不仅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还可适当引入生活知识,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比如,在讲解“三角形”这一课时,在完成了三角形这一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就可设置问题:“除了课本上的三角形,我们在生活中还能看到哪些现象运用了三角形的原理?”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不仅能够激发其探索精神,同时,也能鼓励学生将三角形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3]。

第四,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而言,师生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带来最直接的影响。过去,对许多学生而言,教师是威严且可怕的存在,因此师生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交流,不仅容易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不仅应给予学生关怀,还应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更有益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五,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容上,同时,还应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适当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以及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亲近生活,同时,也能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其自主探索水平,将教材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积极愉快地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帮助提高学习的乐趣[4]。

第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结合课堂知识和内容,将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之内,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外任务。比如,在讲解“统计图”这一课时,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并通过采访或查资料等方式来完成数据的收集,并制作成相应的统计图。通过这一手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统计图”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及学好数学的重要作用,并能帮助学生深入生活,提高生活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高信息收集能力以及数据和信息的分析能力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终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会对其以后的学习带来帮助,也会对其一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抓住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喜好特征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不断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猜你喜欢
趣味性小学生能力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趣味几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是小学生
国际足坛108将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