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落实“语用”
——建构读写一体化的语文课堂

2022-11-20 20:30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王佩军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构段文体想象

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王佩军 池 敏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阶段,则是为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奠基的阶段。这个“基”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读、说、写的能力。如何奠基?就是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领悟和把握,自能得之。教师要充分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选择合适的“语用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做到深度理解课文和习得说写能力共同进步。

一、立足文本,发掘“点”

文本不同,语用训练的生长点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善于研读文本,找准“读写契合点”,引导学生通过一次次言语实践,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的增值。

(一)依葫芦画瓢,仿写运用点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范文,是学生学习积累、借鉴模仿的“蓝本”。

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笔者先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画面后,让他们比较第2、3、4自然段的共同点,说说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想象一下画面,互相说一说,再用填空的方式模仿课文写一写: _______妈妈有办法,她给_______。_______,孩子们_______。于是,学生依葫芦画瓢,根据“范文”的结构写出了:樱桃妈妈有办法,她给孩子裹了蜜。小鸟喜欢吞下它,孩子们搭着“飞机”去旅行。学生通过仿写,在“大同小异”中提升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二)借鉴精彩处,迁移创新点

每一篇优秀的文本,都是学生用来学习和借鉴的范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表达密码”,吸收并借鉴他人的创意,写自己话,表自己意,在仿中创新,提升表达能力。

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一文,语言幽默风趣,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手指的不同之处。根据文体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触摸作者的表达智慧。

教师教学时可分三步:第一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风趣的语言,并进行交流分享;第二步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在句子比较中揣摩表达特点,感受作者通过直接将手指写成人,在文字中带着作为朋友的感受与评价来表达,从而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方法,并归纳出作者的写作“公式”——描绘形态+举出例子=写出手指;第三步,迁移写法,鼓励学生进行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推敲作者观察、表达方法和言语表达特点,并进行迁移,创造性地写话,在“小同大异”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领悟精妙处,想象创意点

语文教材因表达的需要或篇幅的限制,在创作上,有些内容或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这些空白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教师要抓住这些语言与思维的“契合点”,精心设计,通过想象补白,将文本内涵的理解引入深处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语言,提升其写作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大钊坚定的革命信念时,这样设计:

他的心被这样的力量占据着,所以________________(出示句子)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其实,他心中肯定有话要说:(想象补白)________

他瞅了瞅母亲,对她说:________

他瞅了瞅“我”,对“我”说:________

他瞅了瞅法庭的听众,对他们说:________

这样,教师通过自主探究、深入阅读,在理解课文内涵基础上的补白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进行了言语表达的训练,同时还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真可谓“一石三鸟”。

古诗字词凝练,语言简约跳跃,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写作内涵。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用7个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对远离战乱、安享天伦的老夫妻酒后亲昵、安逸的农村生活画面。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句,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再展开想象:他们会交谈些什么?在语境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翁媪相媚时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这对老夫妻生活的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想象,学生把自己融进了这和谐幸福、安宁祥和的田园生活中,再试着把词改编成现代白话文写下来。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学生找到了打开思维的闸门,艺术的想象也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二、系统有序,运用“点”

表达是一种心智技能。学习表达技能,必须是一个科学、有序的“螺旋训练、步步提升”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整体规划布局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系统解读写句、构段、谋篇以及文本语言特色的“密码”的同时,仿其法、仿其神、仿其意,从而有效提高语用训练的实效,促进学生在知识建构的同时,发展言语表达能力。

(一)学习“造句”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构件,在文本品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那些用词精准、描写生动、句型特殊(并列、因果、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的句子反复诵读,在积累好词佳句的同时,通过仿写练习,习得各类句子表达的言语规范,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悟得叠词之精妙:生动地展现了荷叶形状和颜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学生仿写:花儿红红的,香香的;月儿弯弯的,亮亮的;泉水清清的,凉凉的……在模仿中,学习语言的表达。

(二)学习“构段”

段落是句子的集合体,是文章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课本中文章的构段形式虽不尽相同,有总分或分总、总分总等方式的构段,有并列方式构段的,有承接关系构段的……但每一种都值得学生借鉴,是构段仿写的范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典型段落连句成段的特点与方法,理解句子之间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练笔,举一反三,提高习作的条理性和构段能力。

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是典型的总分构段形式。全段以“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为总起句,接着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店铺,具体描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赵州桥》第3自然段的写法,作者围绕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中心句,具体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通过“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把各种姿态的龙描绘得栩栩如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学生通过读、思、议,体会全段通过总分的构段方式,条理清晰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紧接着,教师设计了几道练习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熟悉的场景,以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进行仿写,达到从仿到创的目标。

(三)学习“篇章”

谋篇布局是习作的重要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例文不同的布局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其表达效果,从学“这一篇”推演到“这一类”,并及时迁移,在练习运用中学习谋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在学习本单元的精读课文《麻雀》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交流: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又是怎样的?学生通过阅读“解码”,领悟到要把事情写清楚,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如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接着,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能具体生动地展现情形。随后,教师根据“生活万花筒”中第二部分的要求,让学生借助表格构思思维导图,编写提纲,试着写一写经历或看到的事(如炒菜、擦玻璃等做家务的过程)。

又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进行民间故事群文阅读,由《牛郎织女》一篇带多篇(《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教师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中国民间爱情故事的谋篇密码:女主角与男主角因身份、地位、财富相差太大,他们的爱情受到重重阻挠,结局都是悲惨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故事创编。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逻辑性强,行文清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圈画关键词语、同桌合作完成游程图的方法,梳理出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解读本文的写作框架,也就是游记类文章的写作密码之一。移步换景这根逻辑线,使文章既有层次又有条理。基于文体的阅读,学生在大脑中会逐渐形成用于谋篇布局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校园示意图,结合自己生活的观察,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写《秋天的校园》。学生借鉴作者的思路,模仿课文的结构,以学导写、以写促学。

(四)学习语言风格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要在文体语境下开展随文练笔,循“体”而教,顺势导“写”,使学生在仿说仿写中习得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神话类文体语言,夸张的想象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具体限定。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盘古“垂死化身”这个情节时,在解密神奇、体会神话文体的语言表达丰富性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盘古倒下后的“变化”扩写:他的双目变成了__________,他的鼻梁变成了_________,他的骨骼变成了_________,他的筋脉变成了__________。在学生练习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如果盘古还在,遇到如今异常的自然灾害,他会怎么做……教师通过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基于文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的能力,完成神话故事的续写。学生通过练习,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进一步感受到神话的语言风格。

说明文语言简洁、精准。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一文,教学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习得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后,笔者让学生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合作修改一个介绍月球的习作片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课上所学的说明方法,写一写东方明珠塔(上网收集资料或选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包),把东方明珠塔的特点写清楚。这样举一反三的读写拓展,真正发挥了叶圣陶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言语表现范式,教师应站在“文体”立场上落实“语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风格。

读和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立足文本,“读”“写”一体化,有利于发挥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构段文体想象
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另类文体巧谋篇
浅谈小学生依托教材仿写的有效策略
课堂练笔,帮助学生过好语言表达关
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