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考试管理的方向和主要策略

2022-11-20 22:29付跃君海南省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6期
关键词:命题双减试卷

付跃君 (海南省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一、初中考试管理机制在应用创新方面的升级要素

从传统教学环境出发,传统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考试量、考试内容以及考试试题难度等几个方面,大部分学生遭遇庞大考试量、考试内容超出现行课程标准、考试难度巨大后,会出现整体考试成绩低下问题。作为传统教育中唯一终结性评价机制,考试成绩绝大多数成为教师后续调整教学工作的参考依据,部分教师会凭借学生整体成绩低下现象,选择增大课业体量,试图从增量出发,来实现全面训练。在机制上形成了考试管理不完善——考试成绩不理想——课业负担加重——学生学习参与热情不高的恶性链条,影响教育价值实现,违背素质教育初衷。为持续推进教育升级,需针对当前考试问题源头进行要素管控,明确考试量、考试命题以及考试审核管理等多环节制度标准,实现考试管理教育全局优化。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我国教育系统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迄今已逾20年,依托课程改革实际及其时效性,可将20年历程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其中前10年为第8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依托《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新教育理念、三维教学目标,并以转变教育导向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相应地调整教学应用内容和实践方法,以期达成素质教育核心目标。但从实际教育成果来看,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成效一般,传统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教学价值导向,并未做出根本性转变。第二个10年为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在吸取了前一阶段教学经验教训后,将课程改革进行了路径调整,转变原有理念的引领,改以监控作为关键起始环节,希望借助中高考改革来完成对教育体系和课程课堂教学系统创新的倒逼。相较于上一次改革,本次改革从教学评价到教学应用层面出现了显著变化,呈现了许多积极效果。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开始尝试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机制的创新来完成教学系统化的全局引导,关注综合性成长发展的核心价值,完成了课程改革升级的阶段性目标。其中最具价值的当属2021年出台的“双减政策”以及政策推行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系统的全面创新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要求义务教育中小学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优化作业时间和内容,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次从双减政策导向出发,明确中小学阶段考试工作主体,要求借助管理体系推进考试规范化建设,促成考试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彼此配套。对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来说,考试管理升级是当前重大利好条件,对于持续优化教学体系,推进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初中考试管理规范化运行方向

针对《通知》所提到的考试管理,初中考试管理工作需要完成两个层面的理解和贯彻落实:一是要对初中考试本身的相关要求进行明确;二是要对考试管理方向上的战略升级进行研讨和论证。本文结合初中考试在教育导向层面的要求,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化管理运行体系。

(一)明确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首先,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环节,《通知》明确考试工作开展在初中以及小学教学中,需要突出针对未成年学生群体的学情诊断功能,通过学情分析,对后续加强教学、强化评价管理等提供指导意见。但初中阶段除升高中考试及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余考试不应具备甄选功能。从《通知》界定来看,教育管理人员需认识到考试所具有的教育环节作用,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应当注重考试功能实现和特殊功能区分,避免出现一刀切管理问题。

其次,传统初中教学中存在考试数量偏多、难度过大、整体质量不高、考试结果的使用不当等现实问题,最终导致“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的关键性教育评价意义无法得到凸显。《通知》强调,初中小学阶段考试需要以促进认知发展,转换对于知识的理解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思维锻炼,促进思维进阶。考试管理工作需要把握这一明确方向,从管理实践角度出发推进考试管理的升级发展和全面完善。

(二)构建综合性评价系统

考试模式是初中乃至整个教育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评价方式,从考试设置情况来看,考试一般承担标准量化的终结性评价意义,在评价当中占据极大权重甚至是完全权重。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够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学情状况,为分析学生状态、评断学生知识学习掌握能力具有清晰精确益处,但从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人的多样性来看,单一考试评价并不具备综合性的评价特征,缺少形成性评价的引入,导致学生本身存在的状态动态波动情况无法真正反映在考试当中,无法凭借考试机制进行精确评判,影响了考试结果运用的有效发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和考试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构建学业考评的完整综合制度体系。针对初中生,需引入过程评价机制,践行鼓励评价体系,应用随堂观测练习、实验操作以及课后作业等方式,打造即时性教学评价模式,利用阶段性评价弥补考试终结性评价的不足。相应,初中考试管理需重视考试本身所存有的视域限制,明确终结性评价的应用范围,做好考试应用的全面优化。

四、“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考试管理的应用升级对策

(一)合理进行考试量优化

《通知》对于初中考试总量进行明确规定,其中区县层面考试仅可在初中三年级下学期组织开展区域性、跨校际考试;学校层面初中一二年级每学期最多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初中三年级上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考试,下学期可组织开展两次以内的模拟考试。作为硬性标准指标,学校考试管理工作者应当认真履行《通知》要求,同时深入学习思考《通知》对于考试总量设限的核心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考试观。同时,学校需要以此为基础,搭建完善的配套规章,严格限定考试时间和单学期内的考试次数,严格杜绝学科组教师在组织开展实践过程中,私自组织开展考试行为。利用课堂监管、周测机制,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变相考试问题进行调查和监督,将违规组织考试教师纳入到业绩考核当中,作为师德表现予以扣分处理。

(二)构建完善命题管理机制

“双减”政策的实施和《通知》的明确要求,是在降低“量”的过程中,提升“质”,其中命题管理方面的机制优化和命题能力的提升,是当前初中考试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学校方面要针对初中教学情况、本校课程教学实际,创立命题小组,以学科为基本单位参与到命题当中。学校考试要通过学科备课组进行命题小组选拔,每小组不得少于3人,同时可以聘请校外具有较高命题能力、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顾问,保证高质量命题工作的实施。针对校内师资力量薄弱情况,可以建立同级别学校的协同命题机制,共用命题及试卷成果。命题工作需要建立完善流程,分为命题研制、审核和评价。其中研制部分主要采用双向细目表为核心,设置试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机制;审核人员针对已完成的命题试卷,从试题与课程标准对照出发,针对吻合性、难度及合理性进行勘验;评价人员针对靠后数据进行评价管理,出具考试的学业质量报告,为教师后续教学进行调整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要推进命题进度管理优化创新,为命题组教师提供必要的命题参与时间保障。校考命题中,命题组教师本身承担教学任务,不具有独立时间,缺少时间支持则会导致命题受到限制,东拼西凑影响命题质量。学校方面需要建立管理机制,为命题小组成员提供充分的时间安排。一般提供35~40天的组员选拔时间和分工准备时间。其间命题小组需要在2个星期内完成结构反思,并交由备课组、教研组进行讨论审核,确保时间充裕、保证命题质量。

(三)做好全面的试卷质量管理

目前应用于初中的中考试卷命题,有着十分严格的管理机制,保障了中考命题质量,使得中考命题能够更加综合全面地检验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素质能力。但是学校考试由于在命题专业性、命题宏观性方面的缺失,导致与中考命题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质量差距,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需要尝试借助考试管理升级,适当进行质量提升,拉近与中考试卷质量之间的距离。

首先,要充分建立起试卷质量评价机制,参考区县统考试卷管理策略,构建多层级试卷质量的评价标准。校考层面的命题质量可以划定为优秀、一般和不合格三个层级,在完成考试之后,学校可以组织相关专家或者拥有区县统考命题经验的命题组成员,参与到对本校试卷内容的质量评价当中来,并对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家长进行公布。其中要重点体现课程标准是否符合、重难点分布是否合理、试卷难度是否适中以及各个方面的统计学指标是否良好、考试试题当中是否存在错误或漏洞等,通过具体的评分,来判定试卷质量水平。对不合格试卷追溯命题教师,评定为教学事故。

其次,要做好试卷的难度设计,坚持考试本身的学习形成导向。校考在命题方面,可以降低对于试题创新要求,命题组成员教师可以就课本、作业、课堂教学等,进行试题的沿用或改写,强化学生日常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日常学习和主动思考方面巩固能力,提升思维能力。难度设计方面,需要合理调配试题难度占比,其中基础题应当占据较大部分,对综合题、开放性试题或者探究性试题,应当合理设定占分比例。校考对象为本校学生,要发挥考试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因此要保证优等生不易获得满分,产生危机感;中等生感到分数差距缩短,形成竞争意识;差等生能够获得基本分,获取自信。一般校考不承载甄选功能,因此在试题设计方面,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从合理设置难易占比,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学生学情。

(四)合理管理考试数据应用

数据应用是考试管理的主要目的,通过数据管理能够精准分析并诊断阶段性教学成果,使考试的功能性得到全面发挥。双减政策下,考试数据应用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属性及意图:

首先,数据管理需要强化分数保密机制。《通知》明确规定初中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采用适当的方式告知学生及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作为分班、排座位、贴标签的依据。学校方面在考试管理中,需要坚持《通知》硬性要求,全体教师需在教务处签订学生协议保密书,要求在完成试卷批改后,将原始数据上传教务处,不得私自保留原始数据。在完成了分等处理后,再将结果反馈到班主任和教师,针对现行的网络阅卷方式,应当设置系统层面的数据指标,避免在网络环节出现信息纰漏。

其次,制定成绩等级评价标准。在不公布具体考试成绩中,要建立起多层级的标准化考试结果评价机制,应用等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后续的教学调整进行区分和设定。《通知》要求学校需建立四到五个等级进行考试评价。初中考试一般根据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分定优秀、良好、达标和待达标成绩区域,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从课程标准、成绩排序等出发,进行细节调整。初中考试管理中,可以结合现行机制,设定相应等级区间。

最后,充分利用现有的考试数据,开展更为精确的学情分析,针对问题找寻改善方向。学科组和年级组应组织考情教研活动,基于考试数据研究教学和管理的效果,发现优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和对策,形成用数据评估、管理、反思和创新的教研常态。要基于数据确定研修主题,改进研修模式,推动教学实践研究,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教师要运用考试数据精准分析学情教情,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反思教学过程,从经验式教学逐渐转变为基于数据的证据式教学,切实改进课堂教学。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考试数据,精细诊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每位教师都要会读数据、会研数据、会用数据,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改进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命题双减试卷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