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物理复习策略探析

2022-11-21 01:09王昌文
读与写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习题高中物理物理

王昌文

(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 山东 滕州 277514)

引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3+X”高考模式已经经历了三年多的全面实行。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复习”阶段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但是高中物理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还是存在着传统复习教学理念的认知,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复习中出现了死记硬背的误区。“复习”是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的知识认知向宏观角度的知识认知的转变,这场建构转变属于全面系统化的知识梳理,物理教师应该将新高考理念深入贯彻到复习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物理复习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1.以往高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科相当于理科中的典型课程,其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物理课程的严谨性却成为了驱动教师采用灌输法的最主要因素。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教师便采用讲授法指导学生记忆一些概念、公式以及做题思路,学生在反复刷题成为了接收知识点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会把这些理论作为万能公式,将其“严谨”地带入各个题型中,于是逐渐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十分依赖记忆法宝,最终忽略了自身的分析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会经常遇到瓶颈,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积极性。[1]

2.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复习中应当注意的误区

2.1 X学科让位现象。在“3+X”高考政策出台后,部分师生可能会认为“语、数、英”三门课程在高考总分的权重变相增加,而“X”学科的分数则会在总分权重中有所降低,所以将会打破以往“各科分值平等”的思维。由此,这部分师生将会把原本投入到物理课程中的时间与精力分一部分给“语数外”学科,从而与新高考中“全面培育学生发展”的主旨相悖。其实,在新高考背景下,“3”学科与“X”学科之间形成了交叉融合,各个课程的分数在总分权重中并没有改变,所以物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该立足于学科知识,引领学生运用综合思维面对复习过程,从而避免“X”学科让位的现象。

2.2 “不变”万能现象。尽管“3+X”政策中体现了“学科交叉综合”的思想,但是,部分教师可能会认为考题和考点是不变的,所以在复习教学中仍然可能采用万能不变的观念,继续要求学生深挖难题、怪题,由此将会缺乏对学生思维和技巧的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在单一的习题强化中将会缺少思考,面对新的题目会变得不知所措,从而消极面对高考。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师应当立足学科主干,重新思考“新高考政策”的核心理念,注重系统知识的点拨与引导,由此促使学生在复习中建立良好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面对高考的信心。

2.3 “题海战术”回潮现象。在新高考背景下,可能仍然会有大部分物理教师采用“解题教学”法,毕竟这在以往的高考复习中属于一个良策。但是,高中物理知识点繁杂,且题型千变万化,客观原因的出现极易导致教师继续利用题海战术提高教学成效,加快教学步伐。这样一来,物理复习将会呈现出新一轮的“题海现象”,从而与新高考中注重能力考察的方向再次背道而驰。其实,通过透析近几年的理科高考试卷,大家可以发现各学科的考点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优化复习教学模式,借助多元化的复习手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3.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物理复习策略

3.1 借助问题引导,激活原有知识。在高中物理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回忆以往的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硬性枯燥的回忆方式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回忆并梳理已学的知识内容成为了物理教师在复习课堂中的重中之重。高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热衷于向别人展示自我或者解答别人的疑惑,物理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复习课堂中设置疑问,以适时的问题点燃学生的思考欲望,促使学生主动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回答问题,由此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而且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的复习课为例,在初始环节,教师直接向学生引入基础性的典型习题,紧接着提出连续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对底面的压力与小车重力是什么关系?如何证明?在证明的过程中要用到哪些规律?”基础简单的问题将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当学生纷纷发言后,教师顺势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本题的受力分析图。通过刚刚的思考交流环节,学生已经能够明确与本题相关联的概念与物理规律,再结合自主作图环节的加持,将会提升自己对概念知识的应用能力。之后,教师借助热烈的讨论环节继续引入问题,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这样激烈讨论的气氛打破试卷讲评课的沉闷,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要表达自己的见解,想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如,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目前,学生已经完全清楚了当下的复习单元,所以会积极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惯性’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明晰本章的复习方向,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复习中。[3]

3.2 融通多种方式,深入加工重点。随着“高考政策”改革,物理试卷的考察方向不再单单是垂直理论的掌握,更多的是横纵方向的综合考察。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案解决同一个问题,由此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横向梳理理论知识,纵向把握解题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将会在脑海中构建正确的知识逻辑,最终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科学素养。

以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重力做功的特点”与“重力势能”的相关内容,检测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同时也提示学生“h为物体所在处相对于所选取的零势面的竖直高度”,督促学生的再次记忆。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回顾“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复习节奏。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说出本章还可以分为哪些知识板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案发送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教材内容自行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构建、知识衔接”板块。通过学案的复习指引,学生基本上能够明晰本章的理论知识分块情况。在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后,教师切入典型例题。[4]

3.3 透彻分析本质,完成技能定型。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会的陈述性知识转向程序化,知识应用的过程会促使学生将知识重点熟记于心,从而有效提升复习效率。高中物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可以基于习题中的关键词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知识本质,从而有效提升知识技能。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恒定电流”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梳理出“电源本质属性的描述(E、r)和电源工作状态的描述等”,之后引导学生思考“研究电路的关键是什么”。基于刚刚的总结,学生应基本上明晰了知识本质,于是,教师可以将此作为扩充,以此作为变式习题的基点,从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习题应用中,使学生在变式训练中反复使用这一技能,最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解决同类型题目的思路,并且促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产生成就感,在脑海里形成了可以随时调用的“知识技能”。

3.4 组织小组探究,加强学生思考。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也为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复习教学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提升复习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过程中,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习题的思考。学生在小组探究中会处于放松状态,大家在互动交流中将所有的解决方法进行优化整合,从而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

以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为例,教师根据新的教材内容和高考政策整合出本章的复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整合;(2)掌握本章的研究方法;(3)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设计出相关的电路连接方案。”因此,教师可以将本单元复习内容划分为知识、概念、规律和研究方法几个方面。接着,教师告知学生本次复习将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每个板块展开积分制,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度最佳的小组获得分数,几个环节后总记分最高的小组为获胜组,获胜组将会教师提前准备的奖品。”小组合作竞赛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于是教师可以顺利展开接下来的小组评比复习活动。[5]

3.5 扎实复习层次,螺旋提升思维。单元整体复习策略与新高考中考察的综合能力相符合,所以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或者知识的关联点组织学生展开整体性的单元复习。2019版物理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划分了若干个小节,且知识难度层层深入,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回顾知识的过程中将教材作为核心依托,之后再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梳理。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后,教师及时征集学生不懂的地方或者比较薄弱的知识点。紧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常考的考点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跟踪训练,促使学生的习题“精且广”,由此打破“题海战术”的弊端。当学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教师可以从中继续筛选出典型习题,在此基础上以解题思想将其分类,促使学生从宏观的知识认知角度综合化思考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以螺旋状记忆且理解物理知识,最终有效提高复习质量。

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为例,本章知识是高考物理中的必考项目,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制定单元复习计划,在教材编排之上展开三个层次的复习引导。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将每一小节的知识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将遗漏的知识点慢慢“捡”起来。当复习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部分时,教师应当及时提醒学生“本节内容为单元复习的重点”,紧接着要求学生在自习课中自主整理本单元的易错点。最后,教师以学生的易错点展开精讲精练版的复习模式。

【第一层次】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在本单元的第一节教学中,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而得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紧接着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那么,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基础知识在导学案中设计相关填空,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和调动自身的知识基础来完成导学案的填空,由此形成查漏补缺的效果。

【第二层次】突出重点,发散思维。

在学生复习了知识基础之后,教师结合常考的知识点设计针对性训练,学生已经有了复习节奏,所以可以很快投入到习题操练中。本章公式比较多,且各个公式之间都有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例题作为追踪训练的题材。

【第三层次】综合训练,实战练兵。

对于综合训练,教师可以将学生之前做过的习题做一次整合,将综合性的题目摘选到课件中,学生自主做题。在做完题目之后,学生之间互相评改,并且对习题中的重点进行充分的探究讨论,从而提升“实战练兵”的效果。

3.6 联系生活实际,助力学以致用。良好的习惯对人的发展受益终身,但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师需要把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以此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意识习惯。情境教学会让学生加深学习体验,学生会在复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魅力所在,从而主动使用情境法开展自主复习。

以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圆周运动》为例,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相关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应用牛顿定律和动能定律解决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在聚焦了单元复习重点后,教师可以根据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整理出与本单元相关的生活类问题:(1)“皮带传动”类问题的分析;(2)竖直面内圆周运动问题的分析;(3)生活中圆周运动与其他运动的结合。那么物理教师在开展本章复习教学时可以架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运用“圆周运动”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助力学生提高联想思维能力,从而促进生活化思维习惯。[6]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复习阶段是学习者查漏补缺的最佳机会,高中物理教师身为学生复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应当积极把握时代背景下的政策核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以往的复习模式,促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自主建构物理思维体系,由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习题高中物理物理
留言板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