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北边政建设与战略投送能力的淬炼
——评《明清西北马政研究》

2022-11-21 11:01丁柏峰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海西宁80007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0034
关键词:西北战略建设

丁柏峰 文 婧(.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海西宁 80007;.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003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人们对西北地区的普遍印象。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广袤无垠,边域辽阔,是国防边境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军事战略和国防构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时的冷兵器时代,未有先进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供选择,通常都是以畜力为主,移动迅速且身姿灵活的马匹便成了通信与战争的首要选择[1]。东汉马援曾言:“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2]。因其在国防和军事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演变而来的“马政”体系,便成了历朝历代边政战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的由川籍作者何毅、姚博两位教授合著的《明清西北马政研究》,无不浸染着明清西北边政建设和战略投送能力的淬炼,是第一部旨在系统反映明清西北马政全貌的学术研究之作。“马政”一词,语出《周礼》:“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3]马政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的行政制度,即国家对官用马匹的采办、牧养、训练和使用所实施的管理制度,一直是历代兵制、驿传和财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1)。伴随着历朝历代对马政的重视和演变,马政自身作为一种国家重要的军事和战略体制,经过朝代的演变与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也不断在淬炼中变得更加坚固,对加强边政建设和增强战略投送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西北边政建设与战略投送能力淬炼”的重要性阐释

马政关乎军政[1](185),马政与军政相为表里[4],马政兴废之于战争胜败[1](16)。明人徐恪曾言:“兵政莫急于马。”[5]明清时期的西北马政,在巩固西北边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马政中所指的马匹主要指军用马匹,即为国家战争所需要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冷兵器时代,国家战略物资的运输基本都靠军用马匹得以实现,可以说在国家的战略投送中,马政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边域辽阔的大西北地区来说,远离中原地区,且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所需的基本战略物资,包括后勤补给、战报传送、人员及物资等,都要靠军用马匹实现远距离的传送、运输和转移。就政治和军事而言,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马的多寡与优劣[1](1)。由此可见,马政很大程度上关乎西北战况甚至是国家战况,是国家西北地区边政建设和战略投送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历史上的战争看,一个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战争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生产、足够的战斗兵力、严格的战略管理能力等,能够将战争需要的重要战略物资及时且充足地运送到战场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从历史上看,因为战略投送能力不足而导致战争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尤其对西北地区边防而言,远离物产丰富和人口众多的中原地区,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就更与西北的边政建设息息相关,而马政则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换言之,马政是否得到重视,建设是否完善,是国家战略投送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战略投送能力的强弱又决定了西北边政建设牢固与否。由此可见,只有马政在国家战略建设中不断得到淬炼和完善,国家的边政建设才能更加坚固,这一点在西北边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无论是秦汉、唐宋、明清等古代封建王朝,还是当下的现代社会,边政建设一直都是国家战略部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国幅员辽阔的西北地区依然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同时又对国家战略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西北的边政建设仍然是我国战略部署的重要建设内容。就当下而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用马匹不再像以往那样对国家战略投送起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更多地表现为现代军用战略工具,比如能够对重要战略物资起投送作用的运输机、航空母舰等。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当下现状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知晓从古至今西北边政建设对国家战略建设的重要性,更可以看到西北边政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国家战略投送能力由弱变强的淬炼历史。

一直以来,西北地区的稳定与否与国家政局和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就当下看,祖国辽阔的西北地区除了要防止来自外部的威胁,其自身内部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提档升级。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反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由于西北地区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本身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一些外部敌对势力便企图在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以达到使其分裂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明确和重视边政建设,在发展好经济的同时,加强自身边防建设和军事建设,增强现代军事战略投送能力,做好保护祖国边防的各种战略准备。

二、“西北边政建设与战略投送能力淬炼”的分析框架及其原创性体现

自马政产生伊始,直至晚清、民国,西北马政在中国马政史上始终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1](6)。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各方面的制度相对来说都比较成熟,马政作为国家边政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如此。明朝的边境线漫长,主要是面临北方分裂后的蒙古族部落及少数游牧民族的威胁,因此,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马政的重心所在,设立众多西北马政的机构是强化边防和保障西北各边卫所官军骑征备御的需要。到了清朝,由于其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是在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加之满蒙的相处总体来说较为和谐,所以马政规模相较于明朝更小。虽然清代马政制度和规模比不上明代,但依然重视马政建设,实际效果并不亚于明代。清初,西北地区政治形势、民族格局非常复杂,于是清朝用经营西北马政来应付复杂局势。直到清末,由于清朝国力的削弱、牧马兵丁的劳苦穷困、均齐制度的废弛、日趋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东西方发展的差异等,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封建王朝也走向了尽头。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西北马政的演变,是伴随朝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民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说到底,不同的历史条件造就了它的兴起、显盛、演变和走衰,即是说,它的出现与走势都带有历史的必然性[1](189)。

《明清西北马政研究》这部书主要对明清两时期西北马政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此部著作分为上下两编,大略是明清各半,上明下清,上下篇均以马政视野下的西北马政开篇,然后分述马政职官、官马采办和对马政的整饬,最后以明清西北马政的特点、地位与作用收尾,是第一部旨在系统反映明清西北马政面貌的学术研究之作。此书在史料文献、逻辑构思及观点呈现上都具有自身的原创性。

(一)档案赋能,史料丰富

在这部书中,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史志材料与文献,针对明清时期的西北马政状况和面貌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在写作当中还特别引用了档案文献材料作为论述的重要文字支撑。比如,关于明朝时期西北马政研究中针对中晚明西北马政的整饬,作者就特地引用了青海档案馆藏有的万历十九年(1591)巡按陕西监察御史《为“拒虏纳马”给青海藏族的申明告示》[1](107)。它涉及明朝与青海蒙古族、藏族的关系,反映了明朝对青海的民族政策,是十分珍贵的档案文献。其“若虏入犯中国,调遣尔番族人马,即赴应援,但获一功,照例重赏。番汉合并剿虏,使虏不能驻牧西海,尔等自无顾虑,岁岁纳马易茶,永享安乐。再遇开中时候,如中国把隘通使员役,指称中马将官名色,向尔等需索常例,克减茶篦,或阻当凌虐者,许于赏番之日,具番文告理,即倍加赏赐,定将各员役拿问究罪。如尔番族仍前投虏,或分外生事,真是天地不容,大明皇帝定革了茶篦,绝了尔等性命,殃及世世,那时追悔无及”①则是对其民族政策的真实写照。

再比如,关于顺治朝茶马互市以及中晚清对西北马政的整饬,作者引用了《甘省便览》的档案材料,其中“在甘肃提标马厂在方来滩地,乾隆五十二年考成册造,共应取骒马一千二百匹,共产获骒马八千二百三十八匹……”[6]则充分反映了当时西北马政的盛况。除此之外,在清代西北官马的采办途径中,作者也引用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的档案材料,其中“顺治四年中马的情况是:洮岷司九十七匹,河州司二百四十匹,西宁司二百五十匹,庄浪司五百四十六匹,甘州司七十一匹”[7],真实反映了当时茶马互市的面貌。

总体看,整部书对史志材料的查阅,以及档案文献的引用都是丰富且独特的,增强了整部著作的历史厚重感。

(二)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就整部著作的逻辑构成而言,分上下两编,作者分别对上编明代和下编清代在西北马政中的现状及演变进行了全面、详细而客观的描述。从具体构成看,分别对明清时期的茶马官职演变、茶马制度、采马途径,以及中晚期对西北马政的整饬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客观反映了明清时期西北马政的实际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又对两个时期马政的特点、地位与作用进行比较分析,使之能更明确清晰地看到两个时期在西北马政建设上的不同;最后作者对明清时期西北马政当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单独论述,形成附录。

整部著作脉络层次分明且循序渐进,纵向以时间脉络为发展线索,横向以具体内容为比较对象,在注重时间发展的同时兼顾了内容的丰富与完善。总之,此著作围绕明清时期的西北马政,以上明下清的构思进行写作,结构完整且详略得当,论述逻辑也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三)对比分析,观点准确

在此书的写作中,作者不仅采用了文献分析、数据分析的方法,还采用了归纳演绎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作者在将明清时期西北马政状况分别做客观详细阐述的同时,还将两个时期的现状、特征等进行演绎归纳、对比分析,在客观阐述的基础上做了总结升华。作者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明确了两个时期马政体制的区别与不同,对明清时期西北马政的特点、地位与作用运用总结性的语言进行了总结凝练,形成了自身具有原创性的观点。

作者在对明清时期西北马政的特点、地位与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总结凝练为时代特点、西北边防及社会经济三大方面。在时代特点中作者又主要从所涉及区域、民族、管理、采办、人员构成、官牧对象和制度层面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西北边防和社会经济层面也是如此。通过对前期史料的对比分析,总结凝练出自身的原创性观点,对明清时期西北马政的特点、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从史实出发,再回到历史中去论述,使其来自历史,同时更升华于历史。

总的来看,整部书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史志材料的总结还是十分到位的,整体的写作逻辑和史实梳理都比较完整,并且采用了多样的研究分析方法,使每一个论点的论述都有理有据,整部著作读起来也逻辑清晰且内容丰富,使人大受裨益。但是通过对这部书籍的通读,发现在整部书的构思和写作中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整部著作中缺少插图。在整体的写作中,此书采用了大量的史实材料和数据图表作为对论点的支撑,但是对相关图片插入较少,这使部分观点的论据显得不够直观,也不能更全面、生动、形象地对当时的状况进行反映,而且插图能够起到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

其次,关于民族关系的论述较少。明清时期,西北地区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在很大程度上,明清时期的西北边政建设牵涉更多的是关于民族关系问题的处理。换句话说,民族关系问题是加强西北边政建设的重要原因,而民族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随着朝代的不同和演变,面临的情况也不同,这在西北边政建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谈及西北边政建设时,背后的民族关系也应该作为现状和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但是在整部著作中,作者关于民族关系的梳理和论述相对比较缺乏,这是应该继续完善的地方。

三、以家国情怀走进“西北边政建设与战略投送能力的淬炼”

从整部著作的写作中,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浓厚的家国情怀。从整部书的选题角度、站位高度甚至在每一句的字里行间都能体味到作者对祖国边政建设的关心程度,对国防和军政建设的关注程度,以及对祖国和家园的热爱程度。尤其在整部书的后记中,作者还特别提到了“国之大者”[1](252),这不仅表明了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和缘由,更在无形中提高了此书的政治站位,让人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的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更能在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彼此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②

作为在冷兵器时代关系封建王朝兴衰的马政,其在国防军备方面的重要性倍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边政战略内容来推行,以达到巩固西北边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处理西北民族关系之效,是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内容。以史为鉴,这对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部队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加速提升。”③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防和军政建设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国防和军事建设采用新的方式、新的战略,以充分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又或者是将来,边政建设都是国防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更是关乎战争成败的命脉所在。因此,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不仅看到了边政建设与战略投送能力对国家军政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其在历史中的自我淬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更看到了关乎未来战争的重要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前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全军要统筹好建设和备战关系,做好随时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④无论何时,国防军事建设都是保家卫国的重要利器,没有完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对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实的正确判断中,平衡和处理好各种因素与博弈,不断锻造和淬炼国防军事力量,使其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才能确保国家稳定与长治久安。

以上是笔者对《明清西北马政研究》这部著作的简单介绍与评论。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论述体系和构思逻辑上同样值得称道。作者查阅和选取了大量的相关史料以铺就后期史实的写作,同时采用大量数据作为对论点的支撑,在总结各自发展演变的同时,更是做了对比分析。除此之外,作者也看到了学术界对明清时期西北马政研究尚有欠缺的地方,并对此加以系统性的梳理论述,不仅填补了学术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更让人对明清时期的西北马政有了一个系统性的了解。时至今日,面对祖国辽阔无垠的西北地区,西北的边政建设仍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是国防建设与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部书的研读,对增强自身的家国情怀,以及未来如何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也期待能有更多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学习、研读此书,完善后续解读。

注释:

①转引自:何毅,姚博:《明清西北马政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第107 页。出自万历十九年(1591)巡按陕西监察御史《为“拒虏纳马”给青海藏族的申明告示》,青海档案馆。

②参见习近平:《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11-29(1)。

③参见习近平:《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人民日报,2021-03-27(1)。

④参见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03-10(1)。

猜你喜欢
西北战略建设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缠海鞭杆—西北棍
sin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