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高质量“双减”

2022-11-21 10:59杨启锋
江西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双减高质量培训

□杨启锋

迄今为止,国家以雷霆之势推进的“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一周年。回过头来看一年来的教育发展,“双减”政策直指“培训乱”“作业多”等顽症积弊,“精准治疗”,为全国亿万孩子卸下了沉重的课业包袱,改写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围着作业转、跟着培训跑的不良局面,有效推动了义务教育生态向好发展。

新时代义务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不能任由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野蛮生长。只有让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才能保障他们拥有全面成长的机遇,这也是“双减”政策实施的良好初衷。

“肥胖的教育走不远。”“双减”政策的实施,是针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展开的“瘦身”行动,为学生成长减去了更多的累赘,让学生“轻装上阵”。

一年来,从刚开始时的大刀阔斧、轰轰烈烈的整顿到如今稀疏平常、悄然无息的教育革命,“双减”的意义和影响重大而又深远。“双减”工作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为亿万少年儿童创造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重构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的关系格局,充分表明了我国义务教育已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虽然“双减”稳住了教育良性发展的基本盘,但有些地方还是出现了反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转入“地下”开展“游击战”,破坏了教育的良好生态,“双减”这根弦需要继续绷紧。

巩固好“双减”成效,需要定期“体检”。地方政府的执法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联手建立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双减”工作“回头看”,加强动态巡查和系统评估,切实纠正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治理中出现的偏差。尤其是对“双减”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要及时遏制苗头。

保障“双减”工作持久平稳运行,必须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尤其是家长群体对“双减”的共识。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加大对“双减”的目的、意义、价值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双减”的理性认同,引导他们理解、支持和参与“双减”工作,为“双减”政策的推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双减”之后,如何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降低,这是众多家长的焦虑所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这就需要把“双减”之后的工作重心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上来,从根本上缓解家长对孩子学习质量的焦虑,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双减”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双减”之后,要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模式,重构学校治理体系。“双减”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作业设置等优化升级,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打造高质量、低消耗的教育体系。

学生学习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有“减”就有“加”,学生负担“减”下去后,成长质量就应该“加”上来。学生的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后,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益必然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样才能维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避免教育“内卷化”。

新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教育所培养的时代新人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素养的开发者和创新者。高质量教学就是让学生从大量低效、机械、重复的知识积累中抽身,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的创新创造上,推动课堂转型升级,向“精、深、新”高端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的“含金量”。

“双减”政策的最大“附加值”就是从学生立场出发,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大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素养和必备品格。“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革新,要改变过去过度依赖知识和训练的积累性课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注重学科创新和实践,优化学习任务分布,留给学生更多探究和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创造性成长。

“思维在手,学习不愁;思维不清,学习难懂。”从这个意义上看,思维的学习和培养先于、重于、大于知识的传授,高质量课堂本质上还是思维型课堂。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思维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金钥匙”。掌握了思维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双减”政策下,课堂要从传统的知识型课堂变革成思维型课堂,教师教学要从教知识转向教思维。

顺应“双减”政策的课堂变革,要围绕学生的思维性学习、创新性发展构造,以学习思维化为抓手,优化课堂结构,实现课堂内化,让“轻装上阵”的孩子们从知识传授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成长。

包括“双减”在内的教育治理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系统推进。要加快树立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评价观,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善于运用先进的评价体系和工具,引领和驱动学生高质量发展,实现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双减”一周年,适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 版)》颁布实施。“双减”之后的义务教育将更有希望,要瞄准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质量“双减”最好的落脚点。

猜你喜欢
双减高质量培训
教师培训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会议·培训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会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