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统鉴定的望闻问切浅议

2022-11-21 11:34贾瑞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饮片中药饮片药材

李 军 贾瑞婧

(1.包头市第四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包头014030;2.包头市东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股,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中医药是我国千百年悠久历史的积淀和传承,具有完整且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体系。通过漫长的不断的经验积累与总结,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归纳为“望”“闻”“问”“切”,即“四诊”方法。它通过望神色、听声音、闻气味、问病情、手诊脉来达到诊断探查疾病的目的。

而中药传统鉴别是指使用传统直观的方法,充分运用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来感知不同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对五官产生的不同刺激。通过大脑的加工与思考,形成了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外形、形状的记忆。能够快速、简便地鉴定其真伪、优劣,是否为道地药材等。

文章将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中药材或饮片的鉴定中,将传统的性状鉴定进行归纳总结与梳理,条理更清晰。

1 望

1.1 望品种 首先,要确定所鉴定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相对应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品种的要求。中药品种鉴别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科学地分析中药的品种、来源,成为接下来的炮制、制剂、调剂使用的基础与保证。

不同的药材,往往具有其独特的外形,并且外形特征一般相对固定,通过肉眼对药材形状的观察,来判定药材的真伪。如苍术与关苍术:苍术油室明显,香气浓,颜色较深,纤维性较弱;关苍术油不明显,香气弱,纤维性强。白花蛇舌草、纤花耳草、伞房花耳草(水线草):白花蛇舌草具有圆梗,叶对座,花腋生,多具梗,白花结单株果实的特征;纤花耳草,花1~3朵生于叶腋内,无柄;伞房花耳草(水线草),花2~5朵伞房花序,集成腋生。栀子与水栀子:二者对比,水栀子较长大,表面纵棱隆起较高;而栀子长圆形或椭圆形,具6条纵棱,橙红色或棕黄色。这些都可根据其不同品种的外观特点来进行鉴别。这是传统鉴别中的特色与优势,通过对中药品种的鉴别,可以有效地控制中药掺假现象的发生。

1.2 望外形 特殊的外形是每一种中药与其他中药相区别的特征,且特征较为固定。通过对药材或饮片外形的观察,可以判断出药材或饮片的真伪与优劣。传统经验鉴别中,通过外形来判断真伪,因而出现了许多非常形象的比喻:如天麻的“肚脐眼,鹦哥嘴”。在川贝中,炉贝的“虎皮斑”,青贝的“观音合掌”“开口笑”,松贝的“怀中抱月”“观音坐莲”。羚羊角的“乌云盖顶”“合把”等。这些简单生动的形容,颇为贴切,易懂易记。一般来说,通过观察中药材或饮片的外形,就可大致推断出药材的生长环境,营养状况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特点。

1.2.1 望野生与家种 野生中药材,因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受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坚实,细小,鉴别特征明显,生长年限长,有效成分积累多,药效强。而种植的中药材,因水、肥充分,生长环境好,大多生长整齐划一,粗壮,外形好。但生长年限短,有效成分积累少,药效逊于野生药材。以防风为例,野生品近根头部有类似蚯蚓头部的密集环纹,皮部有裂隙。栽培籽播近根头部无环纹,皮部无裂隙,栽培秧播近根头部无环纹,皮部无裂隙,直径较粗。含量均值野生>籽播>秧播。

1.2.2 望有无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随着作物种植技术的提高,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一些用于农作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被运用到中药材的种植与栽培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提高产量,往往在中药材种植中,特别是根茎类中药材中过量使用,使根茎部特别粗大,明显超出植物正常生长的状态。如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中,遇到根茎类药材特别粗大的,超出正常范围的,往往是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中药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过量使用,会使中药材有效成分降低,甚至药材的性状发生改变。在中药材种植中,以多效唑和矮壮素为代表。多效唑可以有效抑制麦冬、丹参、甘草、桔梗、当归等药材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地下根茎的生长,以增加产量,尤其以在麦冬的种植中最严重,其用量与麦冬总皂甙的含量成反比,严重影响有效成分的积累,严重影响疗效。而在地黄、党参、牛膝、泽泻的种植中多使用矮壮素。如果在中药材种植中盲目使用,不仅使中药材有效成分发生变化,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1]。

1.3 望色 每一种药材或饮片的表面及断面都有其特定的颜色,如红花、丹参的红色,黄芩、黄连、黄柏的黄色,紫草的紫色,青黛的青色,白芷、白术、白芍、茯苓的白色,玄参的黑色等。这些药物的颜色是其生长环境、鉴别特征的反映,也是其内在品质、有效成分含量多少的反映,颜色越自然,纯正,品质越优异。

1.4 望有无提取 一些不法商家,将制药过程中使用过的药材或饮片残渣进行处理,烘干后,继续充中药饮片贩卖,以牟取暴利。这些提取过的药材或饮片,一般色泽变浅或加深,质地轻泡,变脆,干枯,发柴。完全没有药材应有的色泽,韧性,油性或固有的气味或味道。提取后的连翘颜色变浅,干枯,质脆,握于手中,一抓即碎,无苦味或苦味很轻。提取过的人参、西洋参,参味很淡,且不持久。如遇到这样的药材或饮片,一定要仔细鉴别,不能放过。

1.5 望大小 老嫩 中药材的采收,应严格按照传统经验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适时采收,才能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与疗效。可近些年来,日趋严重的不适时采收现象屡见不鲜,主要集中在如黄柏、杜仲、厚朴、女贞子、菟丝子、酸枣仁、决明子等种子果实类和皮类中药中。

以厚朴为例,药用厚朴应油性足,香气浓,皮厚肉细,断面色紫棕,有发亮的小结晶状星点。达到这样的要求,至少需15~20年树龄,并且要在4~6月取皮。但近几年在药材市场上见到的厚朴,气味淡薄,无油性,皮薄(一般厚度多在1 mm以内),其生长年限小于10年。生长年限不够,在黄柏、杜仲等皮类中药中也有反映。

种子果实类药材中,成熟的种子类中药,有效成分含量高。但许多药农为了抓商机,抢市场,提前采收,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达标,影响疗效。其中“抢青”问题较为突出,尤以酸枣仁、连翘较为严重。以酸枣仁为例,“抢青”采收对酸枣仁药材中皂苷成分和黄酮成分影响较大,各地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含量差异很大,与“抢青”关系密切,未成熟的酸枣仁较干瘪,种皮比例高而种仁比例低,严重影响其含量。另外,“抢青”也是其黄曲霉毒素易超标的原因[2]。

还有一些药材,因错过最佳采收时间,如茵陈、金银花、吴茱萸等,造成有效成分和疗效的降低,其中以花类与果实类药材最为常见。比如金银花,有研究发现4个不同花期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含量不同,且绿蕾期>白蕾期>白花期>黄花期。由于绿蕾期花蕾很小,产量很低,因此,白蕾期和白蕾前期是适宜采收的时期[3]。另外,还有一些需久贮陈化的药材存在贮藏时间过短,而影响疗效,如六陈药。

1.6 望表面 药材的表面都有其固有的特征,光滑或粗糙,平坦或有裂隙,有皮孔和有绒毛,或具有独特的纹理与颜色。单子叶植物常具膜质鳞茎,双子叶植物常具根茎,种子的表面常可见到特殊的纹理与颜色。

1.7 望断面 将药材折断或切断时,断面的特殊特征就会表现出来。通过观察断面的平整程度、纤维性、颗粒性等,来判别其品质的优劣。如槟榔的“大理石花纹”,鸡血藤的偏心环纹,大黄根茎的“星点”,黄芪断面的“菊花心”等,通过传统鉴定中描写断面特征形象比喻的记忆,就可以很快地掌握这些药材的鉴别特征。

1.8 望有无掺杂 无良商家为获取超额的利润,或将一些中药的非药用部位掺入到药材中,且远远超出标准限量。如连翘中掺入果柄,款冬花掺入木质茎,甘松、柴胡中撑入枝叶或地上茎等,更严重地将一些无机盐类,俗称加重粉,通过各种方法加入药材中,以达到增重牟利的目的,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药效,损害患者身体健康,作为药学人员,一定要仔细鉴别,绝不放过。

2 闻

2.1 闻气味 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都有其独特的气味,如薄荷的清凉味,紫苏叶、佩兰的清香味,肉桂、沉香、檀香等特殊的芳香味等。这些都是其鉴别的要点。但是硫磺熏制过的药材却有一股明显的酸味。而水分含量高,发霉变质的药材有一股霉变、腐败的味道。

2.2 听声音 根茎类药材在充分干燥情况下,相互碰撞可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含水量超标,声音则会重浊、沉闷。如天麻在充分干燥的情况下,相互碰撞可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含水量高,声音则沉闷、重浊。

3 问

3.1 问产地 看标明品种与实际来货是否相符,每一个产地的品种,在外观、性状、质地等方面都有其特征,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其品种与质量的优劣,如枸杞子等。

3.2 问加工炮制 问中药材加工炮制的过程是否到位。由于医生用药习惯的不同,采购不同的炮制品,这就需要药学人员熟悉常用中药饮片的各种炮制加工技术,用以检验炮制是否到位。如制附子,若炮制不到位,毒性成分含量高,极易产生中毒,而炮制太过,则影响疗效。

4 切

指用手部来感受药材或饮片的质地,如用手指掐根茎类药材,用以感知其质地、含水量等,如党参的柔韧。用手抚摸药物,通过其表面的触感,能明显感受到药物的温凉寒热。如石膏、寒水石等矿物类药物寒凉感最明显,而珍珠母、牡蛎、龙骨等动物甲壳、骨骼类药物寒凉感弱于矿物类[4]。

通过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望、闻、问、切,充分收集药物的特征信息,可用于判断、鉴别药品质量。同时也使问题药材和饮片无处遁形,更好地保证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饮片中药饮片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的UPLC特征图谱建立及色度值的差异性研究
选购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这些问题中药饮片,当心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综合医院中蒙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
中药小包装饮片质量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