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状况调查

2022-11-21 16:00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吴兴帑
亚太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农村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 吴兴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处理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基层学校对课程认可度低

农村地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基层学校对于课程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初中学校领导都将中考作为教学标准,信息技术并不在中考范围之内,因此很多学校都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学校的不重视使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这门科目的学习,在学习信息技术上花费的精力很小。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给予了过多关注。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无法通过考试的形式展示出来,很多农村基层学校在实际上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他们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实践活动很少。有些农村初中教师认为初中阶段计算机考试是没有必要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设置很少,这是影响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原因。有些学校硬件环境和师资力量都较好,一般每周设置一节信息技术课;而有些学校的配置比较落后,两周才能上一节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学科对知识的连续性有很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而且每次课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长,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有效巩固。教师在上课时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影响了整体教学进度,使教学内容呈现滞后情况。教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学生也无法进行实践,对于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随意安排学习内容,导致有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看视频、聊QQ 等。有的学校只在前半学期有信息技术课,期中考试之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时间都让给了语文、数学、外语这些所谓的“主科”科目。

(二)资源配置不足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资源配置不足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在很多农村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的硬件设施不齐全,软件资源不完善,使得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缺乏良好的条件。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硬件设施出现老化情况,信息技术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条件简陋,学生在上课时不能人手一台电脑,甚至有的班级人数多,而计算机数量有限,对于教学进度造成了严重影响,很多学生无法在课堂进行上机练习。有的学校虽然配置了基础性硬件设施,但是这些硬件设施都是学校的一次性投资,在长期使用之后出现了破损。农村初中的教育资金不是很充足,学校不能及时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很多机器存在故障。另外,有一些设备运行速度非常慢,但是这些老化的机器仍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影响了课堂教学进程。

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不同,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操作方式能够自主查找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并且在内化之后能够传递信息,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近年来,有一些农村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学校开设了多媒体教室,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只能开设数量有限的多媒体教室,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来使用这些教学设备。在操作多媒体资源时,教师是主要操作者,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实践,这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非常不利。

(三)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热点存在差异

现在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这对学生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与城市学校学生相比,农村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以及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产生这一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农村地区学生家庭生活水平差,很多家庭没有电脑。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水平有了稳定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发展来说仍然比较落后。大部分农村家庭并没有购置电脑,也未安装网络宽带,导致大部分农村初中生与电脑和网络接触不多,没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缺乏良好的练习条件,对于电脑操作熟练度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会增加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难度,需要考虑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等因素,从最基础的教学开始;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即便完成基础知识讲解,但学生课堂训练时间较短,课下又缺乏良好训练条件,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其二,农村地区对信息技术宣传力度较小。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各领域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并没有做好信息技术宣传工作,很多农村居民未能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此也未能给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提供更多支持。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立足学校,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认识观

有些学校的领导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不关心,导致学校虽然购买了价格昂贵的教学设备,但是这些设备都成了摆设。为了有效改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深入了解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加强农村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和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新时期发展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逐渐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有效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因此,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对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综合看待。现阶段,信息技术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能只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Photoshop 软件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利用Photoshop 为学校运动会制作会徽、设计宣传海报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完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二)优化资源配置,多样化筹措资金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有限,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离不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效果,需要加大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如果仅靠农村学校自身条件很难满足信息教育发展需求,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初中教育的财政支持,让农村初中学校能够有资金更新和维修教学设备,为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学校也应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在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增加支出比重。农村初中信息教师应该提高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将现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比如,在学习Excel 软件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演示Excel 软件的启动方法和退出方法,演示计算数据、编辑文字等具体操作流程,演示过程加以细致讲解,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具体,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来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各种资源,在其他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现有资源,通过发挥信息化设施的优势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实现各学科的有机结合。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现实价值的认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三)立足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有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并不是信息技术,对于计算机设备使用并不熟练,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科目,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供教师借鉴,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教师自己琢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课余时间多学习新知识,从而对学生做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前沿信息技术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投入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强调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师在掌握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针对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说,他们往往需要现学现教,他们很少有精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研究,更没有能力去研究教学方法。很多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担任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做学校的档案管理员、课件制作员、网站编辑等。农村地区的计算机技术还没有普及,大多数与计算机有关的问题都需要计算机教师解决,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计算机教师的工作压力,在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减少。学校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在招聘教师时选择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较高的教师,结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相关需求,合理优化信息技术教师招聘制度,加大对应聘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考核力度,保障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质量。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活动或者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师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四)分层教学,提升学生整体水平

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都存在个体差异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有一定计算机基础,他们对于计算机技术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而有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再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分层。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和练习内容。比如,有一定信息基础的学生需要做对所有题目,而信息基础稍差的学生只需要做对基础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相应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升。除了分层教学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也要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合理控制任务难易程度,使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开展相关学习和研究活动。

总而言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对于未来农村教育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学校对于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因此,应该立足学校,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认识观;优化资源配置,多样化筹措资金;立足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采用这些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