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类报纸记者转型思考

2022-11-21 16:32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报纸信息

周 菁

近些年,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新闻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报纸记者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全面分析时代环境后做好自身定位,尊重新闻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报道出满足人们需求的高质量新闻。

一、新媒体风行对报纸新闻记者的影响

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全国报纸印刷量调查统计的报告》显示,全国报纸印刷总量从2012年起逐年下滑,2020年报纸印量甚至重回21年前的水平。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新媒体的火爆,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各种网红大咖吸引了大量粉丝。

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有两位“网红大咖”:“农村四哥”和“川香秋月”,均以普通生活为主题,视频日播放量均上百万。可以说,报业新闻记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报纸记者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将职业优势同行业发展相结合,在不断分析研究中找到正确的职业方向。

二、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要找准自身定位

(一)角色定位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在这种形势下,报纸新闻记者同样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思维理念,着眼于当下,将新闻报道同时代发展相结合,提高个人能力增加专业知识,在时代中准确找到自身的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职业优势,创新新闻报道内容方式,进而推动整个新闻行业积极转变。

新闻记者要有读者意识,需要重视社会民生所求,优先选择人们关注的重点,使人们能够清晰了解新闻事件的整体发展。以热点事件的采访报道为例。首先,记者所有工作的展开都必须坚持把新闻的真实性摆在第一位,在采访过程中必须保证客观公正,以第三方视角对新闻事实进行陈述,最大限度还原事实,让读者了解到真相;其次,在针对热点事件进行评论时,也需要有互联网思维,要有大局观,把握好其时、度、效,使新闻评论达到化解矛盾,传递初心的效果。

(二)工作定位

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尊重自身的职业,精准定位工作原则。报纸是我国传统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具备强大的权威性,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下,部分媒体工作者为博得关注吸引流量,对某些新闻缺少鉴别,在采访过程中缺少确凿的证据和完整事实链,或是缺少甄别随意转载一些热点新闻,导致假新闻出现。假新闻的出现会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

所以,报纸新闻记者需要在工作中遵守实事求是原则,客观真实地报道各类新闻信息,对一个新闻事实要通过多个不同的消息源来多方求证,并对这些信息谨慎筛选,保证最终发布的信息清晰、客观、科学、高质。

(三)身份定位

报纸新闻具备强大的权威属性,正能量的报纸新闻会对社会各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强大力量。记者是报纸新闻的重要撰写者,应当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份,要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也要发挥好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要直面各级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维护人民群众和国家的正当权益,通过新闻的力量对政府各项举措进行全面监督,并对损害国家及人民利益的行为实时监督。同时,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当重视政府在新闻事件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并将其在实际新闻报道中有效凸显,提高受众对政府的认知。除此之外,新闻记者修整新闻资料期间需注意内容措辞,必须充分考虑新闻发布后可能对社会各界产生的影响,禁止出于引流的目的报道难辨真假的负能量新闻,保证人们在阅读新闻后对新闻事件的本身进行客观、科学、积极的思考,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好优质思想引领准备,进而推动我国整体繁荣富强。

三、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要用内容突围

(一)坚持内容为王

1.坚持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做到了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才能长期吸引受众。当下,新闻的线索来源不再是新闻热线,朋友圈、网站等都成为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由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可能出现对内容把关不严格,导致新闻不客观甚至失实。这方面的教训有很多。2018年12月,钱江晚报刊发了《温州11岁男孩失联4天!全城接力寻找》一文,温州一母亲报警称自己孩子找不到了,温州全城发起寻找行动。可最后警方查明,因为跟丈夫的情感纠葛,该女子故意将孩子藏起来,对外声称孩子走失。这一事件值得记者反思。虽然是当事人故意制造假消息,但记者在采访时,应该核实多个信息源,以证实事件的真实性,不能把新闻当事人的单方面说辞当作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也不能擅自为事件定性。

2.提高时效性。新闻是特定时间内的产物,其内容现象只对这一时间点或时间段有效,如果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其时效性,那么报道出来的新闻信息会因时间的变动无效化。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进行调查,并将事件的相关资料及时发布到各大媒体,保证人们得到的新闻资讯客观真实。2021年9月16日凌晨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40分钟,笔者所在报社记者便赶到了现场,报社手机客户端即时滚动更新内容,虽然是凌晨,但仍获取了10万+的点击量。由此可见,对于这类重要的新闻事件,时效性仍是重中之重。

3.做好舆论引导。新闻信息具备客观属性,日常中的新闻发布需要记者来完成,但一些记者在发布新闻时并没有遵循客观原则,使得最终的新闻信息主观性较强,不利于人们对新闻信息客观有效分析。从某种角度讲,新闻记者的言论能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记者不能秉持客观的态度完成新闻报道,将会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阻碍。此外,新闻信息的阅读者来自社会各界,新闻记者在报道信息时需要注意到不同人群的感受。

4.提高用户意识。新闻传递是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方式,但是不同的新闻价值差异较大,一些民众并不能做到在大量信息中分辨哪些是真实有效的,如果民众频繁阅读价值量较低的新闻资讯,很可能会对其身心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新闻记者要有用户思维,认真筛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确保其真实有效,改变“高高在上”的语言风格,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新闻故事。

(二)内容为王,需要做到几个创新

1.在好看有用上创新。新媒体时代,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的同质化。新闻的接近性原则说明,受众对身边发生的事、身边的人更为关心,对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人或事更为关注。所以,做好本地内容,可以让读者更有贴近感,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以笔者所在的川江都市报为例,推出的“问政”栏目,老百姓可以通过该栏目,直接向职能部门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记者及时跟进采访,督促职能部门回复。这一形式深受读者欢迎,“问政”也成为读者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

2.在重大主题上创新。重大主题,向来都是媒体竞争的热点。专题策划是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重要手段,往往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报纸记者可以通过专题报道等形式来突出时效以外的优势。以笔者所在的报社为例。2021年,结合酒博会的召开,推出了“风味泸州 邀你醉享”专题报道,契合泸州获评“中餐特色美食地标城市”这一时间点,系列文章被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抓取。在绵泸高铁通车当日推出了“泸州迈入高铁时代”特刊,内容丰富、版面精美,受到宣传部相关领导表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报社提前策划,2021年上半年强势推出“红色泸州续传奇——追寻红军四渡赤水在酒城的足迹”系列报道。

3.在做深上创新。现如今,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更多,但绝大部分是碎片化信息。一些具有深度、广度的新闻作品,读者求而不得。而这样有深度有广度的新闻作品,更需要专业性,这恰恰是报纸记者的优势所在。比如,一项政策的颁布,新媒体平台一定会在最快的时间里发布。失去了时效的先机,报纸记者可以关注发布这项政策的原因背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各方对于这项政策的反响、预期等方面,这样的稿件比单纯的政策消息更能吸引读者。当然,做深是指新闻的厚度,另一方面也要做“浅”,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增加新闻的传播性。

结语:

新媒体的诞生和推广是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新闻传播产生新的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报纸新闻记者需要正确认识到所处职位的重要性,完成自身的角色、工作定位,客观真实地报道各类新闻事件,并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和内容。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报纸信息
公 示
确实不容易
订阅信息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公示
非常魔典
展会信息
旧报纸·巧存放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