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训工作中的管制教员作用浅析

2022-11-21 22:36民航山西空管分局
民航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制员空管教员

□ 民航山西空管分局 白 晨/文

随着国内民用航空业的迅速发展,旅客数量和航班架次逐年提升,各地区飞行流量不断提高,对空管的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制工作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空管单位的教员培训质量也需要实现新突破。

如何高效可靠地为管制工作提供数量充足、合格且胜任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成为目前管制培训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民航局在全行业持续推进“强三基”工作,空管保障工作不能成为制约民航大发展的瓶颈。面对管制专业技术人才储备要求,空域改革带来的人员调整变动,以及周边中小机场对培训需求的增加等因素,管制教员能力的提升对空管保障至关重要,原有的培训方式越来越不能匹配日益增长的培训要求。在此背景下,新的基于能力的管制员培训模式应运而生,如何应用新的培训模式?挖掘培训潜力,做好管制教员角色定位,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适应新情景的培训体系,成为开展管制培训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发掘基于能力培训过程中管制教员作用,对见习人员放单考核、教员能力要求、基于能力培训体系构建进行介绍和分析。

基于能力的管制培训是方向

传统的空中交通管制培训模式,其核心为把管制扇区工作分解成单体任务,并依据任务开展培训,在这个过程中管制员难免会机械式记忆处理单一问题的方法,甚至将其作为唯一方法。这种“死记硬背”的培训方式,需要保证学员单独执勤前演练过大多数可能的复杂情况,在当前高度复杂的管制环境中,势必会延长培训时间,因此并不是训练见习人员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对培训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随着空中交通管制新技术、新程序的持续推进,管制运行环境的日益复杂,管制员也必须适应航班量、新技术和新程序的改变,提升知识储备和管制技能。如何在见习期内高效地掌握正式管制员随着行业发展多年积累的能力,如何评价这些能力的掌握程度也成为所有见习管制员和培训组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近年来我国行业整体对空管从业人员能力培训及考核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构建客观有效的管制员培训评估体系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3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围绕飞行员训练理念,提供了基于能力的培训的指导。基于能力的训练原则还包括能力是可以转移的,掌握特定场景中的能力将体现在另外一个场景中应用相同能力的能力,从而消除了特定任务训练的需要。同时,ICAO指出基于能力的训练将同样对空中交通管制有效,2014年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制定了一套基于能力训练的规则,这使得管制员从经验性的、重复性的、基于任务的训练体系向新的基于能力的培训和评估理论体系转变,为以提升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管制培训工作提供了方向。

明确管制教员能力定位是基础

新的基于能力的培训模式,不仅为管制学员引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对管制教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毕业的学生,从进入单位后经过全面培训、完成执照考试、顺利放单,到成长为管制岗位的中坚力量,这个过程除了本人的努力外,与管制教员也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带”好他们是每一个初、中、高级管制教员都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空管局在聘高级教员,从多年管制工作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经验中,体会到管制教员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素质,明确自我定位,才能更好地承担培训任务。

(一)提升知识储备,广泛学习——做知识来源的长者

知识是一个人开展工作的基础。一个优秀的管制教员知识面要宽泛,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单位基础知识,更要提高知识储备,不断开阔眼界,用持续学习实践自我,在教学培训过程中更好地对学员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增强使命感,以身作则——做优良作风的排头兵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每架飞机上的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管制工作必须坚持“在岗一分钟,规范六十秒”,管制工作绝对不能有随遇而安的心态和慵懒散漫的工作作风,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作为一名管制教员应该在一线的管制保障工作中,甘心付出,扎实工作,以身作则,为推进基于能力的管制培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注重能力培养,知行合一——做综合能力的展现者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员的梯队建设中,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制教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极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外,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纠错能力、应变能力等。这样,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发挥初、中、高级教员的阶梯式榜样,学员才能够在榜样的言行影响中快速成长。

(四)注重因材施教,发掘潜质——做心理疏导家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发掘学员潜质。在与学员的日常相处中,因人而异,发挥优点,改正缺点,尽可能给学员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使其充分发挥个性,培养基于个人能力提升的自信。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与学员加强互动,让学员树立信心,克服孤独、自卑的心态,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每一个问题,注重每一次细节,最终实现培训目标。

(五)加强团队建设,主动担当—做团队合作的协调者

团队合作是管制教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工作能力。保证安全不是靠某一个人完成的,它凝聚了所有岗位的通力协作、集体智慧。在管制工作中,班组作为最小的协作单位和保障安全的一分子,作用就在于相互补短、相互提醒、共同保障。实现合作的关键是管制教员应当具有集体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勇担团体合作的协调者,同时有效为主管分忧,发挥在班组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

(六)做好学员进程规划,精准画像—做学员成长的规划师

学员是空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点点滴滴的成长关系到整个空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长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学员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一阶段是无意识无行动阶段,现在空管单位入职的新鲜血液是95后、00后,他们普遍具有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学习领悟能力强等特点;二阶段是有意识无行动阶段,这类学员是经过岗位见习3到5个月师傅传授思维的初始阶段;三是有意识有行动阶段,这类学员经过1到2年的见习,达到了管制工作中遇到问题有意识能够采取动作的常规需求;三是无意识有行动阶段,这类学员基本就是无论管制工作处于哪个阶段都能游刃有余去正确处置的阶段。教员要分析、判断做好学员的进程规划,做到每一进程都有应对、帮扶,真正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智慧的职业规划师。

发挥教员主体作用是关键

通过了解工作负荷,合理分扇区运行以提升运行效率、增加空域容量,特别是提升和加强空管运行保障的关键人为因素——管制人员培训,从而实现增加区域的空间承载能力的最终目标。如何构建从点到面、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培训模式,适应空域扇区通行能力的不断变化,这充分考验着培训体系建设和管制教员的综合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基于能力培训体系建设,优化培训内容

在实际的培训体系建设中,进一步摸索适用本地的基于能力培训的方式方法,通过教员优化理论与模拟机练习,完善评估系统,使得练习符合情景意识建设且评估可以更高效、更准确,更好地发挥教员主体对培训内容设计的参谋作用。

(二)推进班组化培训,发挥班组模块作用

提高一线运行班组培训在整体培训中的作用,尤其是从科室引领和班组长带头方面,对于培训的开展可以通过从班组长到教员再到管制员逐级递进来进行,对于各个班组中存在的培训问题,可以由教员进行收集,由班组进行汇总,最后统一由技术业务小组帮助解决。通过这些形式可以真正让培训做到开展有方向,问题有闭环,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发挥教员主体的纽带作用。

(三)借鉴先进经验,改进方式方法

基于能力的培训是未来培训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推广好基于能力的培训可以使得培训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培训以及业务建设的方方面面应当积极向先进单位开展交流学习,将好的方式方法拿进来、引进来,避免思维局限、闭门造车,发挥教员主体的带头作用。

综上所述,在管制培训中运用基于能力的培训模式来开展本地培训工作,可以不断提高受训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升现场运行效率及质量;完善基于能力的培训考核机制,可以为空管队伍的梯队建设贡献人力资源支持,为民航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管制员空管教员
智慧空管技术的进展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分析及对策研究
空中交通管制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空管流量控制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探析
校长问题
控制塔
《飞机起飞了》
晚安,教员先生
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