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作品单元教学探索

2022-11-21 22:55张思思
中学语文 2022年27期
关键词:抒情革命传统

张思思

大量的红色经典作品被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积极关注。长期以来,一篇一篇地教革命传统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学生仅有零散知识的印象,没有建构起革命传统作品的内在联系,革命传统作品的精神内涵就不能彰显出它应有的光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的课程内容中也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作为高中语文第九个学习任务群。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 月20 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此,如何用好教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红色经典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此,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探索。

一、建构:革命传统作品的整合

梳理全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会发现,革命传统作品分布在不同的教学单元: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七年级(下)第二单元《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消息二则》、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长征》,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回延安》,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梅岭三章》等。

要让红色经典根植于学生内心,就要把这些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使其在学生心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整合的方式有很多种,笔者根据角度的不同,探索出以下几种方式。

1.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注重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的编写理念,在教读课中学习阅读方法,在自读课中去运用方法,再在名著阅读中去拓展深化。用这种方式对革命传统作品进行整合,可以实现教师从教一篇到学生会读一类的教学样态的转变,从而改变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落实核心素养。

2.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并进

教材每个单元注重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编写。长期以来,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多注重思想性的渗透,语文要素的训练不足,语文课的边界模糊,很容易上成政史课。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来安排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陶冶中去提升语文能力。

二、实施:单元整合教学的样态

以七年级(下)第二单元为例,单元人文主题的关键词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以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感受作者情怀为主要教学能力点。教读课文聚合诗歌(歌词)《黄河颂》、散文《老山界》、新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乐府民歌《木兰诗》多种文体,自读课文以散文《土地的誓言》为代表,这个单元相对集中地聚合了革命传统作品的各种文体,语文教学需要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框架下,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方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1.文化: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家国情怀,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顶层设计,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语文教学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体认革命英雄的高尚品质,陶冶情操,坚定志向。

如《黄河颂》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对黄河的赞颂就是对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的呼唤。今天,各行各业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时代楷模,有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医护工作者,有默默守卫祖国边防的戍边战士,有在地震、洪涝灾害中冲在一线的武警官兵,有把毕生心血奉献在水稻研究、解决全世界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有为了抗击疫情挂帅出征的钟南山,有燃烧自己、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张桂梅……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教学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在实践当中用什么方式获取知识更为重要。”这样的单元整合教学方式,站在单元的角度从宏观上回望革命传统作品,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旨归,力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言:抒情方式,丰富情感表达

立足学习语言文字的角度,以学习抒情方式为联结点整合本单元的五篇革命传统作品,关注情感表达的载体,教会学生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

抒情方式包含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让学生辨析课文使用的抒情方式,从而学会如何抒情。聚合教读课文《黄河颂》和自读课文《土地的誓言》,从语言学用角度,落实抒情方式这个语文能力点,从教读到自读,感受并体会革命传统作品中真挚情感的抒发。

(1)倾诉心声直接抒情。《黄河颂》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直接抒情,赞颂黄河孕育文明、守护中华、激励国人。

(2)第二人称呼告抒情。《土地的誓言》中“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大声呼告,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对故土的拳拳深情。

(3)词句反复直接抒情。《黄河颂》中“啊!黄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出现,回环往复,铿锵有力,强化感情。

(4)借特色物象间接抒情。《土地的誓言》铺写纷繁的东北故土景物,强烈的抒情性在笔尖流淌。

3.思维:思辨阅读,发展高阶思维

如《土地的誓言》,学生在自读探究“泛滥”“呻吟”和“埋葬”时,认为这三个词用得不符合语境。引导思考为什么作者要选取这三个不符合句子感情色彩的词语?“泛滥”是指水汹涌溢出,用在此处形容作者的心情真实深刻。“呻吟”指病人因病痛或哀伤而发出声音,此时的故土饱受摧残,发出哀嚎,用“呻吟”更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悲愤和痛心疾首。“埋葬”表明作者的欢笑已经逝去,心中只有对侵略者的愤恨。学生通过重点字词的品味,从质疑到释疑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土地真挚的热爱。

4.审美:鉴赏美点,提升品鉴能力

革命传统教育在熏陶学生情感、提升学生品鉴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思想美

本单元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对家国情怀的感动与坚守。如《黄河颂》写于1939 年,诗人向黄河母亲发出颂歌,歌颂黄河的惊涛澎湃、伟大坚强,要将黄河哺育下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本单元课文的家国情怀都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2)艺术美

革命传统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在语言和形象上。

语言美。这个单元的革命传统作品,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一是澎湃激昂的抒情。在《黄河颂》里“啊!黄河!”的反复出现,全诗中直接抒发对黄河赞颂的诗句比比皆是。二是生动简练的描写。如“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三是饱含感情的议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情感激荡。

形象美。许多革命传统作品深入人心,其中人物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了时代的代名词。如“最可爱的人”,“可爱”就是松骨峰战斗中战士们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的精神。

三、评价:单元作业设计的互动

单元整合教学目标不仅包含阅读教学的目标,还包括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目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要关联本单元的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板块内容,改变和丰富以往作业的样态,让作业设计更多走向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1.教自读课文与写作的共生

以七年级(下)第二单元为例,写作教学目标是学习抒情。比如以刘春龙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时创作的歌词为例,让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感恩之情,激发华夏儿女戮力同心共护家园的决心。在生活情境中写作,在写作实践中学习抒情。

2.教自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的共舞

如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天下国家”,可以从“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等主题活动进行准备,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中体验式学习。让作业的形态更加多样化。

3.教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的共长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纪实作品的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自主阅读推荐《长征》作为革命传统作品单元整合教学的一部分。单元作业设计可以从语文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来深度思考:课外读物《长征》的拓展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作为拓展性阅读教材的《做好新时代接班人》《群星闪耀伴我行》《红色咏叹》,要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探究性学习;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推动名著的阅读,比如“关于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关于长征、关于信仰与精神”等;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活动,结合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的知识,深入实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不止一位年轻人对我抱怨说,翻开《红楼梦》,故事没开始,人物倒先看到一大堆,实在有些头晕。当然,作者为了避免读者发晕,其实已经努力调动了一些策略——在第二回让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谈,把主要人物关系作了基本梳理。但因为这样的梳理故事性不强,所以未必能提高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诗词曲赋,也常常对读者的理解构成障碍。最初接触《红楼梦》,不少人会感觉这些韵文的插入,打断了情节的发展,这也是妨碍继续读下去的原因之一。我对《红楼梦》中人物创作的诗词曲赋的兴趣,也是随着理解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但这不意味着从文学鉴赏角度说,这些诗词曲赋在小说中是最重要的。我始终认为,《红楼梦》中语言描写最成功的部分,是关于人物的对话,这是小说的主要文本,而韵文只能算从属的、次要的副文本。鲁迅曾经提到中国只有少数几部小说是可以从说话中看出人来的,《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而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之所以不算写得出色,一方面,曹雪芹可能确实不是这方面写作的高手,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大部分诗词曲赋是小说人物创作出来的,曹雪芹即使想自己露一手,首先也得考虑,还是孩子的那些人物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如何来切合他们的个性、趣味等。

所以,有些人认为,鉴赏《红楼梦》的语言就是要鉴赏其中的诗词曲赋,这其实是没有抓住重点的。聂绀弩认为,探春发起成立诗社,给小说平添了许多无聊诗词纯属没事找事,虽然这样的话说得有些偏激,但何其芳在《论红楼梦》一文中,对这些诗词评价同样不高。所以读者如果一时对这些诗词不感兴趣,完全可以略过不读。

至于《红楼梦》人物太多这一点,作者自己可能也觉得是一个麻烦(尽管不回避这样的麻烦是成就其伟大的重要原因),也许他怕把自己给绕晕,所以在刻画人物时,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结构化的设计,帮助读者来理解,其实也是方便他自己来把握。第二回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只是大致厘清贾府家族间的各代人物关系,但还有众多的丫鬟小厮,就需要我们在阅读中去慢慢摸索。

——詹丹,《光明日报》2022 年09 月03 日12 版

猜你喜欢
抒情革命传统
会抒情的灰绿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中国的出行革命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约会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