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盆底超声参数预测POP女性盆底重建手术预后效果

2022-11-21 08:37吴明秀李秋萍张斌刘巍刘月媚李丽娟罗海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重建术网片最低点

吴明秀 李秋萍 张斌 刘巍 刘月媚 李丽娟 罗海波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东莞 523059;2东莞谢岗医院妇产科;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于盆底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引起盆底器官位置下降、功能异常所致,包括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直肠膨出及肠疝等〔1~3〕。POP虽然不是致死性疾病,但对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需要通过手术重建盆底的支持结构,从而恢复盆底正常的解剖和功能。由于脱垂程度随患者不同条件存在动态变化,如负重时加重脱垂程度,因而需要结合Valsalva试验评估盆腔储备功能,精准诊断盆腔脏器最大脱垂程度,为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根据修补材料的不同,目前盛行的POP手术主要分为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RPF-AT)和网片植入盆底重建术(RPF-MI)〔4,5〕。但两种盆底重建术各有利弊,对POP患者而言,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最合适,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三维盆底超声能够直观、准确显示盆底结构、器官运动及脱垂情况〔6〕,本研究拟分析术前三维盆底超声的相关参数,预测POP患者盆底重建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收治的POP患者125例。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POP者,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有盆腔或腹腔占位性病变;患者不能配合进行Valsalva试验;复发后第2次手术者。根据术前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Valsalva状态下膀胱或宫颈最低点超过参考线,共68例,年龄60~71岁;其中31例选择RPF-AT,37例选择RPF-MI。对照组:Valsalva状态下膀胱或宫颈最低点均未超过参考线,共57例,年龄61~69岁;其中26例选择RPF-AI,31例选择RPF-MI。

1.2手术方法 腹腔镜下RPF-AT:切除子宫,腹腔镜下分离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游离骶韧带,重建宫颈环,荷包缝合阴道前、后壁筋膜并与宫颈环相连;加固宫骶韧带,并与重建的宫颈环骶主韧带缝合。腹腔镜下RPF-MI:切除子宫,腹腔镜下暴露骶前区域,分离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将聚丙烯网片设计剪裁成双网片,将网片分别用缝合固定于阴道前后壁纤维肌层上。向上牵拉网片至缝合位点,将网片另一端间断缝合固定于S1椎体前方的骶骨前纵韧带上,缝合深度应包含前纵韧带全层,并将网片充分展平,将网片包埋于腹膜后。

1.3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 POP患者手术前1 w内进行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手术后随访6个月。超声设备为GE Voluson E8,使用三维容积探头RAB4-8-D进行三维成像,探头频率4~8 MHz。检查前排空膀胱,患者取仰卧屈膝位,充分暴露会阴。三维容积探头先涂抹耦合剂,然后用无菌超声薄膜套包裹,置于会阴部。探头保持矢状位显示盆底纵轴切面,常规二维图像上由左至右一次显示耻骨联合、尿道和膀胱、阴道和子宫、肛管和直肠。启动三维成像模式,采集静息状态下容积图像并存储后处理分析数据。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10 s,完成Valsalva动作,超声实时观察并保持探头不动,采集容积图像并存储,后处理分析。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的图像各采集3次,数据测量取平均值。

数据测量:在盆底正中矢状面上,以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为参考线,测量膀胱最低点、宫颈最低点距参考线的距离,当器官最低点位于参考线头侧时为正值,位于参考线足侧时为负值。

1.4生活质量评分评估 术前、术后随访采用PFIQ-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好,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受影响,表示POP程度越重。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POP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POP患者进行盆底功能重建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不同脱垂程度患者生活治疗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POP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POP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脱垂程度重的观察组患者,RPF-AT和RPF-MI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程度重的对照组,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选择相同手术方式,脱垂程度不同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POP患者术前、术后三维超声参数比较 POP患者进行盆底功能重建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超声测量参数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术前Valsalva状态下膀胱最低点、Valsalva状态下子宫最低点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术后比较,仅Valsalva状态下膀胱最低点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见表3。

2.4不同手术方式对POP患者预后的效果 观察组采用RPF-MI手术后,能显著改善术后的恢复效果。RPF-MI手术后Valsalva状态下膀胱最低点与RPF-AT手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lsalva状态下宫颈最低点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RPF-MI手术和RPF-AT手术的术后效果相近(P>0.05)。

采用RPF-AT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术后Valsalva状态下膀胱最低点仍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采用RPF-MI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术后Valsalva状态下膀胱最低点与观察组相近(P>0.05),见表4。

3 讨 论

正常女性盆底结构由多层肌肉与筋膜封闭骨盆出口,其中包括尿道、直肠、阴道等,这些筋膜、肌肉与神经共同构成盆底支持系统,支撑女性膀胱、子宫、直肠的正常解剖位置并参与功能运动〔7〕。因妊娠与分娩,女性可能出现盆底肌肉松弛,神经与筋膜损伤,甚至发生断裂,从而导致盆底的形态结构发生缺损,功能被损伤〔8,9〕。该病临床诊断比较简单,其症状主要包括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直肠膨出及肠疝等,但主要为定性诊断,且对盆底肌功能状态判断欠准确。三维盆底超声能够简便、直观对POP女性的盆底结构进行观察,实现定量评估,从而弥补POP-Q分度的不足〔10〕。此外,三维盆底超声还能够测量患者静息状态和Valsalva 状态下膀胱后壁距离、膀胱颈距离、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后角等径线,尤其观察患者Valsalva 状态下盆腔脏器的位移,可以更准确评估盆底肌功能和脏器脱垂程度。因此,利用盆底超声结合Valsalva试验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对盆底功能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估,明确脱垂程度及脱垂类型〔11〕。手术重建盆底结构后,Valsalva状态下盆底脏器的移动范围也是评估其术后效果的重要超声参数,比静息状态下的超声测量参数更能敏感、准确反映盆底肌功能。孟春梅等〔12〕研究提出盆底超声能够对盆底重建术治疗POP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为POP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提供有力依据。玄英华等〔13〕研究也认为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能够更敏感、可靠的诊断POP术后复发,并通过显示盆底肌肉损伤筛选复发的高危患者。

对POP患者而言,通过手术重建盆底的支撑结构和功能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骶棘韧带固定术、宫骶韧带悬吊术和经阴道植入网片等盆底重建手术〔14,15〕。但对于不同脱垂程度的患者,选择何种手术方式,目前尚无明确共识。本研究结果表明RPF-AT与RPF-MI在生活质量改善中均有良好效果。

在改善盆底功能方面均有可靠效果。但对于脱垂程度重的患者,采用RPF-MI术式比RPF-AT术式能更好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前者Valsalva状态下膀胱最低点和宫颈最低点均明显高于后者,重建后盆腔对脏器的支撑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提示RPF-MI能够更有效改善脱垂程度重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对脱垂程度重的患者更适用,其术后效果与脱垂程度轻的患者相似。因此术前三维盆底超声精准评估最大Valsalva状态膀胱最低点和宫颈最低点,对盆底重建术的选择有一定帮助,并能预测患者盆底重建术后的预后效果。

综上,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在POP患者诊疗中可提供重要价值,结合Valsalva试验能够更精准化评估盆底功能,并在重建术式选择中提供一定参考;当Valsalva状态膀胱最低点或宫颈最低点超过参考线时,选择RPF-MI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重建术网片最低点
铜合金编织网网片阻力水槽试验研究
气囊止血带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PA单丝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
高分子编结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
最高、最低点重叠度计算的分析研究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巧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保留外耳道后壁上鼓室软骨重建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无张力腹外疝网片修补术的应用
关节镜下Inlay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