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LNCaP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2022-11-21 08:31韦高猛黄勇平刘王睿唐毓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蛋白基因肿瘤

韦高猛 黄勇平 刘王睿 唐毓金

(右江民族医学院 1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广西 百色 533000;2研究生院;3骨科)

前列腺癌(PCa) 是欧美发达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位居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于第二位〔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PCa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2〕。而且相当一部分PCa患者发现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PCa早期筛查最主要的标志物,其也普遍作为PCa的分期、预后和监测指标〔4〕,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SA被认为仅对前列腺组织特异,而不是对PCa组织特异,PSA 升高不一定考虑PCa,许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炎、留置尿管及肛门指诊等患者都表现出PSA升高,导致相当比例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造成极大痛苦〔5〕。

DJ-1又称PARK7,具有促进癌细胞增殖、转移,并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等多种功能。近期多项研究表明,DJ-1蛋白通过激素受体信号的调节、氧化应激及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来参与机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6〕。DJ-1可通过抑制p53-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凋亡途径避免紫外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7〕。DJ-1还可以通过调节p53-蛋白激酶B(Akt)通路来参与肿瘤细胞的形成与发展〔8〕。另外,DJ-1还可通过负性调节抗肿瘤抑癌基因磷酸酶基因(PTEN)来实现肿瘤的形成与发展〔9〕,如通过 PTEN/PI3K/Akt途径抑制肺癌、肝癌细胞的凋亡,并参与肺癌、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10,11〕。目前关于DJ-1基因在PCa中作用的研究较少,其分子机制也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 DJ-1在PCa组织和PCa细胞系的表达情况,探究其在PCa的进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通过沉默DJ-1表达探究其对PCa细胞的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疗的50例BPH和51例PCa组织标本。PCa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组织均经病理证实;(2)单一PCa未合并其他肿瘤的患者;(3)标本由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电切术或PCa根治术中获得,术前患者均未接受内分泌治疗、化疗或者放疗;(4)术后定期随访时间半年以上。PCa组年龄50~84岁,平均66.3岁;Gleason评分≤6分20例,Gleason评分为7分16例,Gleason评分≥8分15例。PCa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组织均经病理证实;(2)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BPH组年龄53~83岁,平均65.2岁;与PCa患者年龄相匹配。

1.2诊断与治疗 51例PCa患者术前均给予前列腺活检、影像学检查〔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确定肿瘤位置、直径、数目、有无淋巴转移及有无骨转移等;抽血检查PSA确定数值,用Gleason评分进行分级,并采用AJCC第8版的TNM分期系统。且患者均经PCa根治术或去势等进行进一步治疗。

1.3细胞系 LNCaP细胞:购自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所。

1.4主要试剂 siRNA-NC、DJ-1-siRNA(Shanghai Genechem Co.,Ltd公司);Lipofectamine2000 转染试剂(美国Gibco公司产品);二喹啉甲酸(BCA)蛋白定量试剂盒(鼎国);彩色预染蛋白分子量标准(10~170 kD,Thermo);ECL化学发光试剂盒(GENVIEW);兔源DJ-1多克隆抗体(KPL);免疫组化试剂盒(Affinity)。Transwell小室(Corning公司),CCK8试剂盒(福州迈新)。

1.5方法

1.5.1免疫组化(SP)法检测DJ-1在PHD及PCa组织中的表达 将组织切成厚度约为5组织的切片,常规脱蜡、水化,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灭活内源性的过氧化氢酶,用0.01 mol/L的枸橼酸钠缓冲液进行微波修复,Ⅰ抗封闭,Ⅱ抗孵育,滴加二甲基联苯胺(DAB)显色液,自来水冲洗并用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树胶封片,最后进行镜检。病理切片分别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进行判断,最后将结果汇总。分别在每张玻片上随机选择5个高倍镜视野,细胞内出现棕黄色颗粒的可判定为阳性表达。根据细胞染色的强弱程度评分可分为0~3分:其中0分为胞质黄色颗粒;1分为高于背景和阴性对照的淡棕黄色颗粒;2分为介于强弱之间且染色清晰的棕黄色颗粒;3分的为阳性染色强并有大量深棕色颗粒。根据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分可分为0~4分:0%评为0分,1%~25%评为1分,26%~50%评为2分,51%~75%评为3分,>75%评为4分。阳性细胞染色百分比×染色强度=免疫反应性评分(IRS)〔12〕。

1.5.2生物信息学分析 本研究纳入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计划数据库中492例PCa患者和152例配对癌旁正常组织,通过Studentt检验分析DJ-1转录组水平的表达差异。通过R软件分析和预测DJ-1相关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细胞外RNA调控网络及转录因子调控网络。

1.5.3LNCaP细胞培养及细胞转染 PCa LNCaP细胞株分别置于含10%胎牛血清、5 U/L青霉素、100 mg/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环境条件为恒温培养箱中5% CO2、37℃及饱和湿度。将LNCaP细胞传代到6孔板,密度为20%。对传代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组、LNCaP-NC(NC)组、LNCaP-siRNA(KD)组。CON组:不予感染慢病毒;NC组:用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KD组用LNCaP-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将加入病毒的细胞移入指定的培养箱继续进行培养3 d,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并拍照。

1.5.4RT-qPCR检测DJ-1的mRNA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采用Trizol法分别提取总RNA并置于-80℃下保存,使用核酸蛋白检测仪分别检测RNA的浓度及纯度。以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逆转录条件为42℃ 60 min 72℃ 10 min,生成的cDNA立刻进行Real-time PCR 扩增。以 GAPDH 作为内参照,DJ-1扩增引物序列:上游引物 :5′-CCGTGATGTGGTCATTTGTC-3′;下游:5′-TTCATGAGCCAACAGAGCAG-3′。内参基因β内Actin上游引物:5′-CCAGGTGGTCTCCTCTGA-3′;下游:5′-GCTGTAGCCAAATCGTTGT-3′。PCR条件:95℃ 3 min;95℃ 15 s;59℃ 20 s;72℃ 30 s,共40个循环。

1.5.5Western印迹法检测DJ-1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根据细胞量的多少,每管细胞加100~500 μl含苯甲基磺酰氟(PMSF)的可溶性蛋白裂解液(RIPA)裂解液,于冰上裂解30 min,在4℃下12 000 r/min离心10 min后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进行电泳并转印至聚偏氟乙烯(PVDF)膜后用5%脱脂奶粉溶液封闭。4℃下Ⅰ抗(DJ-1 兔抗人多克隆抗体及内参照GAPDH抗体)孵育过夜,次日取出PVDF膜,PBS洗膜5次后二抗室温孵育1 h,再洗膜5次后显影,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对图像进行灰度分析。

1.5.6CCK-8技术分析转染后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 在96孔板中设立CON、NC、KD 3组,向每板孔中种入细胞悬液,密度为5 000个细胞/孔;置于培养箱中预培养24 h;各组细胞在检测时间点时,滴加CCK-8溶液,再将细胞放置培养箱内培育3 h。置于酶联免疫监测仪上测定各孔吸光度值,选择450 nm波长,并记录结果。

1.5.7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转染后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 将转染好的细胞用0.25%胰酶消化后,按照密度为500个细胞/孔种到6孔板中,3~4 w后终止培养,并弃去培养基,用4%的甲醛固定15 min,添加适量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0~30 min,洗除染色液后室温干燥并拍照、计数。

1.5.8细胞划痕实验分析转染后对LNCaP细胞迁移的影响 收集各组对数生长期细胞,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接种到6孔培养板上,置于培养箱内继续培养24 h。显微镜下观察见细胞铺满单层后,用200 μl的枪头轻轻划痕,每孔划3~5道;吸出培养基,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清除细胞碎片,再次加入培养基并拍照,此时记时为0 h;培养48 h后再次取点拍照,并计算细胞间距离的均值。

1.5.9Transwell实验分析转染后对LNCaP细胞侵袭的影响 准备好将Transwell插入物放入24孔板中以进行浸润性检查。将各组细胞接种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然后接种在每个Transwell室中。随后,在24孔板腔中添加含有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将底部的细胞用4%的聚甲醛固定15 min,擦除上腔室中的细胞,用PBS洗涤,然后将细胞用结晶紫染料染色,风干后用显微镜拍摄LNCaP细胞,并计数。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单方差分析、χ2检验。

2 结 果

2.1DJ-1在BPH及PCa标本中的表达差异 DJ-1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DJ-1在BPH组织呈阴性表达,在前列腺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或阴性,而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显示为棕黄色颗粒(图1)。BPH-1组IRS为2.2±0.57,PCa组IRS为3.7±0.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8分的15例患者IRS的平均值为7.9±0.9,Gleason评分=7分的16例患者IRS平均值为4.7±0.6,Gleason评分≤6分的20例患者IRS平均值为2.7±0.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PCa中DJ-1蛋白表达与AHYMU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DJ-1蛋白在前列腺癌Ⅲ~Ⅳ期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在Gleason 评分≥7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Gleason 评分<7分患者,在总PSA值≥20 ng/ml患者中表达显著高于总PSA值<20 ng/ml患者,在转移灶数≥4个患者中表达显著高于转移灶数<4个患者中的表达(P<0.05)。见表1。

表1 DJ-1表达水平与AHYMUM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2.3生物信息学预测 PCa组织中DJ-1 mRNA表达量(8.690±0.32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8.175±0.474,P<0.001),而DJ-1的甲基化修饰水平(中位数0.035)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位数0.039,P<0.05),可能作为后续研究的切入点。此外,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到DJ-1的PPI,DJ-1可能与PCa相关的关键基因密切相关,如:雄激素受体(AR),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氧调节的关键基因希佩尔-林道基因(VKL)等。并预测到DJ-1相关的以DNA结合方式的转录因子调控、转录因子激活、相关lncRNA、靶向的miRNA等,为后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见图2。

2.4DJ-1表达与PCa患者生化复发的关系 对51例PCa患者进行随访,血清 PSA 水平连续两次≥0.2 ng/ml被认定为生化复发,高表达患者26例,低表达患者25例。表明DJ-1高表达与PCa患者生化复发显著相关(HR=2.4,P=0.032)。见图3。总生存期由于随访时间较短未获得。

2.5DJ-1 siRNA重组慢病毒转染LNCaP细胞获得高转染效率 经过慢病毒感染后,将细胞置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NC组、KD组在感染24 h后,可见到部分细胞内出现荧光,细胞融合率为60%~70%,生长状态良好。3 d后再次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融合率为80%~90%,生长状态良好,细胞数达到实验要求(约1×106个/孔),荧光亮度强且范围最大,感染效率达80%以上。见图4。

2.6Western印迹和RT-qPCR检测沉默DJ-1基因后LNCaP细胞DJ-1蛋白表达水平 CON组(0.42±0.12,1.01±0.12)与NC组DJ-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41±0.11,1.03±0.0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KD组中DJ-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09±0.07,0.26±0.14)均明显低于NC组(P<0.01)。见图5。

2.7沉默DJ-1基因后对PCa LNCaP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CCK-8实验显示 DJ-1基因沉默后,相对于NC组和CON组,KD组PCa INCaP细胞增长速度明显降低(P<0.01)。与此同时,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DJ-1的沉默抑制PCa LNCaP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P<0.05) 。见表2、图6。

2.8沉默DJ-1基因后对PCa LNCa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KD组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CON组和NC组(P<0.01),而CON组和N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细胞划痕愈合相较于CON和NC组显著减慢;细胞的迁移能力受到抑制(P<0.001)。见表2、图7、图8。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生活环境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等因素的改变,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长,其增长率已经居于肿瘤之首位,有可能超过膀胱癌成为泌尿系统最常见肿瘤〔13〕。PCa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而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最佳时机,所以了解PCa的发生和发展的潜在机制,有利于早期诊断,愈后评估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DJ-1是Nagakubo等〔14〕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丝裂原依赖性癌基因。有学者对2 000名受试者进行研究发现,相比于非癌症患者,DJ-1在癌症患者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DJ-1与癌症的转移,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15〕。Qiu等〔16〕研究表明DJ-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负相关性。Kawate等〔17〕发现,乳腺癌患者DJ-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级密切相关,分级越高,DJ-1的表达水平越高,DJ-1可能是乳腺癌的候选血清标记物。Zheng等〔18〕经研究后发现,DJ-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有关,进一步研究后发现DJ-1表达与PI3K-p110α、p-AKT、HIF-1α表达呈正相关,认为DJ-1通过调节PI3K-AKT-HIF-1α通路介导结肠癌细胞存活。DJ-1高表达还可通过PTEN-AKT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的生长与侵袭〔19〕。本研究结果说明DJ-1与PCa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这和DJ-1在人体其他类型肿瘤中的表达相一致。

本研究结果均提示沉默DJ-1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PCa LNCaP细胞的增殖。沉默DJ-1后LNCaP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LNCaP细胞对AR高度依赖性〔20〕,通过基因组编辑衍生的AR和AR敲除后可以使LNCaP细胞克隆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瘤特性〔21〕,DJ-1在细胞氧化还原稳态中起关键作用,是AR依赖转录的正调控因子〔22〕。DJ-1蛋白可在Nrf2驱动的抗氧化保护中起到正性调控的作用,DJ-1的下调可使Nrf2活性降低,进而弱化AR的转活化,抑制LNCaP 细胞增殖〔23,24〕。DJ-1还可通过抑制VHL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HIF)2α泛素化,进而改变AR信号,引起PCa细胞的增殖、转移〔25〕。Qin等〔26〕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沉默DJ-1表达可增强JNK和Bcl2的磷酸化,并增强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和B细胞淋巴瘤(Bcl)2的解离,通过JNK-Bcl2-Beclin1信号通路降低AR活性,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增殖。

本研究结果均提示沉默DJ-1基因表达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研究表明,降低DJ-1表达可增加PTEN表达活性,抑制Akt的活化,从而减弱上皮-间质转化 (EMT)活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被抑制〔27,28〕。Qiu等〔29〕发现DJ-1的下调使PTEN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通过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甲状腺癌K1、TP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在胰腺癌中,通过抑制DJ-1的表达,可上调抑癌基因PTEN水平,影响PTEN-PI3K/Akt通路的活性,进而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并可降低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30,31〕。另外,通过沉默DJ-1表达可上调p53及其下游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从而使EMT活性降低〔32〕。当DJ-1表达水平降低时使p53活性增强,恢复了细胞周期阻滞功能,上调下游的bax-caspase通路,并抑制Akt途径活性,从而使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减弱。DJ-1的过表达还可直接激活Akt通路,进而上调MMP-2和MMP-9的表达,增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侵袭、迁移和体内腹膜转移能力〔33〕。本研究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表明DJ-1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具体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蛋白基因肿瘤
RNA结合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Frog whisperer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人工驯养树鼩精子发生过程中MCM7蛋白的表达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北京肿瘤防治联盟(BJCA)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滚蛋吧!肿瘤君
基因
SAK -HV 蛋白通过上调 ABCG5/ABCG8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