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技能的建筑制图与AutoCAD融合教学研究

2022-11-21 10:27王晓燕高将郭扬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安徽建筑 2022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制图制图绘图

王晓燕,高将,郭扬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建筑设备类工科职业院校的学生,计算机绘图与识图能力是应该具备的岗位核心技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毕业生的制图、识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招聘常常提出要学生具备专业识图和CAD绘图的能力。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生产力,应及时抓住时代的脉搏,响应其变化,进行教育的把脉[1]。因此如何让制图与识图模块课程适应学生发展和企业的需要,更好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迫切需要。

目前建筑设备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建筑制图和AutoCAD实训课程分别开设。建筑制图是通过学习制图国标、投影原理和专业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专业识图能力,排课在第一学期;AutoCAD实训是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制专业图纸,排课在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用一周或两周时间集中实训。对岗位需求来说,学生需要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理论,并用AutoCAD工具将设计思想表达出来。如果掌握制图理论不会使用AutoCAD,则仅能看懂图纸不会画图,很难胜任技术工作,如果不懂制图理论只会AutoCAD绘图,则绘制不出正确的图纸。对图形学来说,这两门课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两门课程相辅相成。而现在的课程体系,在计算机已经普及、AutoCAD绘图软件已经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今天,两门课依然是互相独立的,很多学生不能将AutoCAD的内容与制图标准对应,绘制的图纸不符合制图标准要求,建筑制图依然采用传统尺规绘图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两门课是不同的教师授课,在课程衔接方面存在更多问题。

目前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大多采用两门课独立模式,很多高校也注意到培养方案需要与建筑信息化发展不协调,开始对课程的融合性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例如南通理工学院王业明研究了“作业驱动下CAD融入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南京林业大学李娜等发表了《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多元化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3]等。尽管有很多的院校已经开始对这一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但基本都是提出基于某种理念的改革,研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具体的课程融入计划和实践研究。

1 建筑制图和AutoCAD课程教学的现状

建筑制图因为开设在第一学期,约60学时完成教学。学生刚从高中的教学模式转到大学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高中阶段每个公式要练习多次,无论是时间和练习次数都与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另外建筑制图理论课时占比较大,只有很少的练习和实训时间。制图课程因为知识点是概念与图形的结合,学生自主学习非常困难,目前理论课时已经处于能够讲清楚基本概念的下限,不可以再缩减理论课时的时间,而实训时间又偏少,专业知识尚未学习,识图专业图难度较大,时间与难度造成了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识读一套或二套简单的图纸。

在60学时内既要掌握基础的投影理论、国家标准,还要掌握专业图的识读与绘制,再加上高职学生入学基础较薄弱,学习建筑制图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反馈建筑制图难学难懂,不能建立空间思维的概念。这与岗位需求的读图能力有一定的偏差。

AutoCAD绘图软件学习的目的是绘制合格的图纸,需要掌握基本命令和操作技巧;并巩固制图知识,掌握图幅、比例、字体、线型、图层、尺寸标注等国家标准要求及在AutoCAD软件中的设置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图形的能力;能与设备类专业知识融合,完成标准、规范的工程图纸的绘制。AutoCAD的实训安排时间较紧凑,一般在两周内完成教学任务,时间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受限,所以短时间内掌握数百条CAD绘图命令,只有极少数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能够完成专业图的绘制,大部分同学对绘制命令不够熟悉,能够在提示的情况下完成作业,还有部分同学因为对基本命令不熟悉,完不成专业图绘制,仅能绘制一些小的图形。另一个问题是学习后容易忘记,虽然两周内完成了一些图形绘制,但是强行记忆后期没有继续使用很快就忘掉了,这种现象明显地体现在毕业设计初期,需要指导老师不断地重新讲解绘图命令和绘图方法,学生才能开始毕业设计图纸的绘制。

建筑制图课程内容多,实训时间不足,AutoCAD命令多,时间紧凑,需要强大的记忆力。另外建筑制图一般在教室上课,通过多媒体和一些传统工具绘制图样,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使用习题集作业本等方式用传统绘图工具绘图学习。AutoCAD一般在计算机房上课,老师主要讲解软件中各种命令的操作方法,学生需要不断的实践操作来记住和熟悉各种命令的作用。当前这种模式把建筑制图和CAD进行分离,很多学生缺少把两门课自主联系起来的能力。例如图层对应建筑制图中图线的管理,CAD尺寸标注的设置对应国标中尺寸标注的规范,因为课程在不同学期开设,需要不停地对应讲解,不然学生容易出现偏离。这就需要教学中把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让建筑制图的理论指导和CAD的实际操作科学合理地结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2 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程融合探索

2.1 教育部1+X建筑工程识图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指明了融合的方向

教育部在2020年9月推出了建筑工程识图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明确了证书考试的内容。建筑工程识图技能考核内容包括识图与绘图,这就要求识图及相关课程与建筑CAD课程实现有机融合[4]。建筑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投影规则、建筑制图标准,能应用CAD绘图软件。以一套小型建筑工程图样为载体,完成建筑专业图的识图和绘图任务,并通过对国家技术规范标准的认识与领会,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考试题型将建筑制图与CAD软件深度融合,例如补图和绘制轴测图的题型,教学中是在纸质作业本上完成,考试时是在CAD软件完成,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不适应,纸质作业能够完成,但是CAD操作尤其是轴测图部分不知道如何完成。

1+X建筑工程识图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模式,已经将建筑制图与Auto⁃CAD深度融合以满足岗位的需求,高校应以“技能证书”标准为目标,细化课程互通,实现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和技能点能融会贯通[5]。因此院校的培养方案,也要紧跟行业的发展和岗位需求,将CAD软件的应用与建筑制图融合,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深化改革。

2.2 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程融合探索

CAD作为软件代替了传统的尺规绘图,就像word软件代替了纸笔一样,因此,作为绘图工具,应该尽快地用于绘图过程中,将绘图命令与建筑制图标准对应,是融合的基础。

CAD软件的设计与制图的国标规范是对应的,例如图层对应图线的管理,可以管理线型和线宽,图形界限对应图幅,尺寸标注样式、字体样式对应国标规范中的尺寸和字体,对象捕捉追踪对应绘图中的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轴测模式对应轴测图画法等。因此,课程融合应该将两门课程的教学融合到一起,解决现在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时间短,强记忆的问题,在总课时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将本来二个学期完成的教学任务依然分为两个学期内完成,即建筑制图课程也分为两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完成建筑制图国标和投影的学习并学习Auto⁃CAD基本操作,第二学期完成专业识图和AutoCAD绘制专业图,这样,两门课程的学习都拉长了时间,克服了短时间大量学习新知识和强记忆的问题。

综合实践和课程的设置,结合文献,建议融合教学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讲课的顺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该在建筑制图的国标规范学习完成后,就开始Auto⁃CAD教学,掌握计算机绘图工具的使用,这样在讲解点线面体的投影时,可以用AutoCAD软件完成作业,在制图课程学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掌握CAD绘图技能。

建筑制图与CAD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表1

建筑制图和AutoCAD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建筑制图与AutoCAD知识点对应表 表2

近年来在制图教学中发现,学生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熟悉手工绘图和CAD绘图技能切换,要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而手工绘图在设计中已经很少有人使用。随着教育改革,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更加繁多,社会对这个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想要在最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们都掌握好专业的技能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课程融合让这个难题得以解决。它很好地解决了课时不够的问题,也让学生的时间有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课程的有效性,知识的学习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3 课程融合探索总结

基于岗位技能的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程融合是可行的,首先打破课程壁垒,对课程的内容顺序进行整合,调整讲课的顺序,这样在投影作图时,可以用AutoCAD绘制图形,在制图课程学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巩固AutoCAD绘图技能。

基于岗位技能的AutoCAD与建筑制图融合,理论上是成熟的、可以进行的改革,符合高职生的学习规律,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时间短的教学困境。

随着建筑企业岗位需求的不断提高,学生就业需要具备更好的识图与绘图能力,实现能力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高校需要下大力气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

猜你喜欢
建筑制图制图绘图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垂涎三尺
小明巡山记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基于auto CAD的建筑制图应用研究
建筑制图课程的多重效用与教学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建筑制图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