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分析

2022-11-21 03:07赵凤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注意力

赵凤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群体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该病的致病因素包括生物领域、社会领域等多个方面,患儿在发病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足、过度活动、情绪冲动等,由此可对其学习状态及社交功能均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若未能及时给予患儿有效的对症治疗干预,则可导致其品行障碍表现、抑郁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上升,由此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以行为疗法为基础所开展的新型生物治疗方法,其在治疗开展期间具有认知功能改善显著、远期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等优势,现已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疾病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本文于研究期间主要分析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情况,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本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病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患儿参与研究前均未接受病情相关治疗;③患儿家属均已知情研究内容,并已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患儿合并严重的系统性功能疾病;②患儿合并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表现;③中途退出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药物治疗干预,具体治疗药物为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口服,0.5 mg/kg,1 次/d;后续用药治疗需依据患儿的病情现状合理调整用药剂量。连续治疗2 个月。

1.3.2 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医务人员在治疗开始前应保证治疗内容开展环境的安静舒适,同时可通过语言诱导方式帮助患儿放松,并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此得到患儿家属的治疗配合,确保治疗内容的有序开展。选用上松伟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参数生物反馈仪作为治疗设备,治疗内容共分为6 项步骤依次开展,治疗过程中需将治疗标准方案中的参数设置为抑制4~7 Hz 慢波,增强12~14 Hz 感觉运动节律波;第一步骤及第六步骤为基线测试步骤,测试开展过程中可有效评估患儿的基础生理指标水平,以此为后续的训练项目开展提供相应参考阈值;第二步骤及第四步骤常规开展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第三步骤及第五步骤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干预基础上同步给予患儿简单的学习任务训练,任务内容包括短文总结、默写、算术等。单次治疗内容开展时长为24 min,4~5 次/周;治疗开展期间需依据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及症状表现严重程度合理调整治疗计划及时长。连续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儿疾病相关症状改善情况 应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对患儿的疾病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展开相应评价,该量表由患儿家属如实填写,量表评价维度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两个维度,共计18 个评价问题,各项问题均采用4 级评分法,评分标准如下:0 分:无症状表现;1 分:偶尔存在所述症状表现;2 分:经常存在所述症状表现;3 分:总是存在所述症状表现;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表现严重程度越高。

1.4.2 比较两组患儿持续性注意水平 持续性注意水平应用视听结合测试展开相应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测试内容错误数量、漏报数量及反应时间。

1.4.3 比较两组患儿社会功能改善情况 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应用Weiss 功能缺陷量表(WFIRS-P)展开相应评价,量表内容由患儿家属负责填写,评价内容包括家庭、学习状态、生活技能水平、社会活动情况、冒险活动情况及自我管理情况,量表总计50 项评价条目,均采用4 级评分法,评分越高,代表不良情况的发生频率越高,以此明确患儿的社会功能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疾病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疾病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

表2 两组患儿疾病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2 两组患儿持续性注意水平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测试内容错误数量为(27.64±4.15)次,漏报数量为(25.11±2.74)次,反应时间为(706.46±40.15)ms;观察组患儿的测试内容错误数量为(9.46±1.06)次,漏报数量为(16.16±1.95)次,反应时间为(645.19±34.16)ms。观察组患儿的测试内容错误数量、漏报数量少于对照组,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持续性注意水平对比 ()

表3 两组患儿持续性注意水平对比 ()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儿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家庭、学习状态、生活技能水平、社会活动情况、冒险活动情况、自我管理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分)

表4 两组患儿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作为一种以儿童为主要患病群体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对患儿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生存能力等方面均带来严重影响[4,5];而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机制方面,临床方面尚未得到准确定论,但通过对患儿的发病经历进行相应分析后发现,该病的发病机制多主要与患儿的生存环境、健康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相关[6,7];相关研究资料现已指出,上述疾病患儿在家庭及学校环境下多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病情判断,进而易致使患儿在发病后出现诊治延迟的不良影响,由此可对患儿的病情控制效果及整体疗效均带来严重影响[8-10]。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治疗干预是控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病情现状及改善健康水平的关键。药物治疗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该病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哌醋甲酯、氟伏沙明、托莫西汀等,上述治疗药物在治疗期间虽可得到一定的病情改善效果,但均存在一定的病情反复及不良反应表现,部分患儿甚至可出现影响机体发育情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由此无法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安全性[11,12]。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其可通过将治疗对象的脑电信息以转换处理方式使患儿有效感知,同时以针对性训练方式帮助患儿对特定频段脑电波开展强化干预处理,进而可有效改善大脑皮质及扣带回之间的神经环路状态,由此可明显提升大脑执行能力[13,14],同时显著加快大脑运动皮质及额叶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及神经细胞兴奋度,进而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注意力水平及大脑运动皮质平衡情况;上述治疗方法在开展过程中可利用仪器设备将脑电表现以数字或图形方式进行直观反映,之后以动图、视频形式进行显示表达,由此可有效明确治疗对象的大脑功能异常改变,同时可对其后续治疗内容的强度及阈值水平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15-17]。

通过应用脑电生物反馈设备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开展病情评估后发现,该病患儿在接受上述治疗干预期间,应将调节θ 波脑电波及SMR 节律列为治疗干预重点,调节干预过程中可通过对脑功能失调表现进行相应纠正,由此可显著提升精神能量通路的顺畅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患儿的机体多动症状控制效果及注意力水平,同时可大幅提高其行为习惯改善能力;而通过上述治疗内容实施期间为患儿同步开展学习任务训练,则可显著改善其注意力水平控制效果,并可有助于恢复患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反应能力[18-20]。

为进一步探讨上述治疗内容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于研究开展期间为观察组患儿于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步开展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干预,而通过对组间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该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病情相关临床症状表现改善情况结果数据显著优于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且其在持续性注意水平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方面的各项评价内容结果数据均明显理想于对照组患儿;在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后发现,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干预后,治疗内容可通过对患儿脑部特定部位产生刺激作用,同时明确大脑皮质的活动信号水平,由此可针对性给予患儿相应治疗干预,进而可有效强化益于机体的感觉运动节律波,改善大脑功能,由此得到提升注意力、改善病情相关机体症状表现及社会功能的治疗效果。对本次研究的开展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病情现状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患儿接受病情控制治疗过程中患儿家属需确保高度配合,进而可明显减少治疗期间所受到的家庭不良影响;当患儿处于居家环境控制治疗阶段,患儿家属需确保患儿可于日常环境下明确相应的阶段目标,同时需在患儿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中给予其充分的心理支持及治疗帮助,并为其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以此保证患儿的注意力水平可得到充分集中,若患儿在日常生活期间出现了不良行为表现,则应及时予以纠正,同时以正确心态给予患儿精神疏导,以此得到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注意力水平及社会功能恢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电生物反馈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