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故事内核 创新发展之路
——从《山海经》杂志看故事期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2-11-22 00:12朱戈倩
传媒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山海经期刊

文_朱戈倩

故事,是一切文学形式的核心和精髓,而故事期刊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载体之一。随着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故事的传承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改变,但故事内核始终没有变。2021年,以发掘传承民间故事为宗旨的《山海经》杂志创刊40周年,本文将以《山海经》杂志40年发展历程为例,探讨故事期刊在数字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与路径。

纸媒时代故事期刊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载体

在文字还未产生的远古时期,劳动人民就喜欢通过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故事。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演进,越来越多的民间故事被文人整理记录,成为文人故事,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海经》《故事会》等一系列故事期刊先后问世,分别以刊登民间故事、新故事为特色,贴近百姓生活、语言生动幽默,深受社会欢迎。《故事会》单月最高销量400余万册,《山海经》单月最高销量220余万册,至今仍是许多读者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形式上,故事期刊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先行者。民间故事的传播基本为口耳相传,在时间的长河里容易散佚,难成体系。期刊作为新时代的早期传播手段之一,出版周期相比图书短,刊载量大,刊载面广泛,能够随时随地收集整理各类民间故事,分栏目分阶段分主题进行刊登,有利于民间故事的分阶段收集和整理,也有利于故事的快速传播与传唱。《山海经》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从季刊到旬刊,累计刊登各类优秀民间故事1.4万篇,总字数达400余万。期刊还设有目录、栏目、索引等,便于文献检索,有助于民间故事的系统化收集整理。

内容上,故事期刊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山海经》杂志创刊后,很快积累了大量民间故事文本,在本刊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三国名人传说》《梨园传奇》《济公传说》《海宁潮传说》等系列丛书,对于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间故事民间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收集编辑刊发各类故事的过程中,《山海经》杂志组织各类采风和写作研讨会,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学骨干,他们在之后民间文学普查和选编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精神上,故事期刊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升华者。“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精神都浸润在各种传说、神话、民间故事中,通过口耳相传或经过文人加工代代相传,逐步构筑起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要让世界认识中国,讲故事是最具亲和力的方式。《山海经》40年来坚持刊登民间故事,不断发掘中华之美,传承中华精神,弘扬中华品格,传播中华文化,用蕴含在故事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文化感召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数媒时代故事期刊的现状和新担当

故事期刊已经走过最辉煌的时期,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内容的生产传播、产品的运营盈利还是读者的服务互动等,与真正的数媒传播都还有较大距离:故事期刊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还多停留在传统期刊模式,内容生产的速度跟不上数媒传播的频率,创作出来的故事形式也与现代读者快阅读习惯不符,点击量不高,无法真正形成数字化传播的流量效应;故事期刊的产品运营和盈利模式还基于传统的发行订阅和合集出书模式,市场上升空间不大,数字化传播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流量广告、直播带货等,暂时还无法在故事期刊上应用。

讲好中国故事是故事期刊的使命和担当。近年来,国潮兴盛,从经典品牌焕发新生到新消费品牌快速火爆,背后是消费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回归,传统文化正在以“潮流”的形式走进年轻人的心里。讲好中国故事,为“潮流”国货赋予文化内涵,助力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与深化,是坚定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之一。

讲好中国故事是故事期刊的责任与方向。如今国际形势复杂,文化思想各异,数媒形态多元,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故事的多样表达和多种呈现,有助于塑造中国在国际上的正面形象,展现一个真实的勇敢的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在数字化新浪潮时代,故事期刊应从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广视野、更远未来的层面思考,转变思想、提升理念、创新方法,探索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之路,弘扬中华精神与价值观念。

数媒时代故事期刊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讨

在数媒时代要继续讲好中国故事,部分优秀期刊已经开始主动求变,探索数字化传播路径。

路径一:建立“大视野”采编,转变内容生产模式,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讲人民的故事。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故事期刊不能只停留在作者约稿的形式,要走出办公室,学“新闻四力”锤炼自我,立足村落乡镇,小切口、大主题,组织各类采风活动,整理创作优秀民间故事,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为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中国故事传承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路径二:善用“大数据”分析,转变运营模式,走出精准路线。传统故事期刊往往与读者距离较远,依靠问卷调查、读者来信等了解读者需求,速度慢、数据少,不足以精准定位读者需求。故事期刊可以加快步伐接轨数媒大平台,借力互联网“大数据”,发挥故事期刊的特色优势,探索读者画像,精准定位读者需求,从而为选题设置、呈现形式、篇幅长短以及智慧营销提供准确方向。

路径三:探索“大合唱”模式,转变管理模式,走出产业联动发展之路。在夯实故事内核的同时,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数媒融合,优化故事载体,重点探索以故事文本为核心的延展开发,如短视频、动漫、小剧场等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文创IP等,逐步形成以故事为核心的产业聚合体。《山海经》在探索故事形态创新表达的新路径上,除了传统的写故事,还尝试口耳相传的“讲”和一目了然的“画”,培养的“小小插画师”队伍,探索将民间故事改编成为剧本、动漫等不同形态,结合古籍《山海经》和民间手艺人推出神兽文创品,多角度多路径探索故事期刊的运营模式,形成不同业态的“大合唱”。

路径四:形成“大主角”视角,转变服务模式,走到用户心里去。数媒时代,故事期刊要善用大数据,以读者“大主角”视角寻找既能立足中国文化,又能触动世界人民心灵的共同性文化故事,精准服务,量身定制内容创作和活动策划,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美学精神,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好故事讲出去,讲给全世界听,让世界认同中华文化,接受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山海经期刊
期刊简介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防爆电机》期刊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利用民间故事培养幼儿文学想象能力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期刊审稿进度表
哪双是自己的脚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