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唱研究

2022-11-22 04:08王泽佳
黄河之声 2022年10期
关键词:咬字诗篇花木兰

王泽佳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更迫切的需求,而歌剧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能够符合更多人的审美水平,而如何将歌剧更好地在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进行推广成了艺术创作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将中国民族特征与地方文化神韵很好地进行融合,并伴随着歌剧特有的交响乐演奏方式与强烈的视觉化表演内容,可以作为以后我国歌剧表演创作的参考模板。本文主要研究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唱特点,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歌剧细节。

一、歌剧《木兰诗篇》概述

《木兰诗篇》是以《木兰辞》、《木兰诗》为蓝本改编而来的歌剧作品。《木兰辞》作为民间家喻户晓的作品,讲述了木兰替代年迈的父亲上战场保家卫国,并在经历了多年战争后拒收封赏,解甲归田,并当战友们来到木兰家中探望发现原来木兰是女儿身的故事。歌剧《木兰诗篇》的作者关峡是河南开封人,在创作这一作品的时候,他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歌剧、河南豫剧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巧妙融合,最终在2004年首次演出,并取得了热烈反响,令歌剧《木兰诗篇》成为我国歌剧发展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为歌剧《木兰诗篇》进行诗词创作的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刘麟,他主要代表作有《孟姜女》、《祖国我为你干杯》等,再进行《木兰辞》改编的时候,刘麟先生潜心阅读经典文章,在歌剧《木兰诗篇》中,刘麟添加了一位名为刘爽的男性角色,作为木兰的战友,二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当最终他得知木兰女儿身的身份后二人喜结连理。创造者们用作品呈现了在一场恢弘的战争中替父从军并为了国家民族之大义奋力拼杀的木兰形象,让欣赏歌剧《木兰诗篇》的观众既能体会木兰忠诚、孝顺、仁义等品格,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挣脱封建思想束缚,用女儿身同样保家卫国的坚强、善良、机智勇敢的女性形象。而且,通过对歌剧艺术形式的欣赏,观众又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情感,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二、歌剧《木兰诗篇》结构特征

歌剧中存在着各种结构,任何创作内容都是按照结构设计的大体框架实现的,所以,歌剧的结构对于歌剧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剧的文字结构主要影响了故事情节、人物冲突以及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合理的文字及结构能够保证歌剧逻辑统一、人物形象鲜明,音乐结构则决定了歌剧的整体艺术风格以及音乐元素构成,在用音乐表达情感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的《木兰诗篇》对于音乐结构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歌剧《木兰诗篇》当中,由于创作者们更加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扬,所以比较自由跟开放,所以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必然要跟传统形式上的歌剧结构区别开来。在西方歌剧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横向运动与纵向运动两种方式表现时空性,这样纵横交错的方式再进一步结合豫剧、民族声乐等元素,用更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特征的方式讲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另外,歌剧作曲者使用了大量的叹咏调,用更具民族性的方式造就不一样的情景,演唱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调整表演方式,从多方位全是木兰形象。

三、歌剧《木兰诗篇》演唱特点

(一)演唱气息处理

如果更好地实现气息驾驭,就需要歌剧表演者们事先掌握吸气技巧,作为气息锻炼的最基本内容,演唱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延长气息。有着高照驾驭气息能力的演唱者,可以在演唱全程都保持良好的表演状态,声音存在间隔,但气息始终保持,也就是“声断气不断”。

目前来说,比较流行的气息处理方法是由我国著名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雷佳老师提出来的声乐演唱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民族唱法。在发声方法上结合并吸收了美声唱法的泛音运用的同时保留中国传统唱腔的特点,演唱者使用这套方法能够保持个人唱歌管道的持续通畅,从而有利于从中音区自然过渡到高音区,从而能够更原汁原味地处理富民族韵味的汉字、吐字问题,为中国歌曲表演者们演唱提供了更多的处理选择。

比如,在歌剧《木兰诗篇》中,《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里“啊,哥哥,我的好哥哥”这一句,雷佳老师在演唱的时候就使用了这套新的演唱方式,因为在演唱这一句的时候,需要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体现感情,所以要求演唱者们充分运用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的“三腔共鸣”方式集中气息,并在演唱本句最后时刻,保持气息的流通,从而留住闭口音,让观众也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声音变化的起伏。中音的特点是饱满、云润、结实,高音区的特点是穿透力强、有立体感,对咬字的完美处理能够实现中音区到高音区的完美转化,所以,雷佳老师首先是将个人中音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进而利用三腔共鸣的方式驾驭气息,真实了现代性的气质与审美特点。

(二)演唱咬字、吐字处理

歌剧作为语言文化的艺术延伸,对于歌剧演唱时候咬字与吐字方式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正确的吐字能够让歌剧作品用更准确的方式将内容与情感传递给观众,悦耳的歌声也能够给听众完美地听觉享受。虽然歌剧表演者们无法通过更多样化的手段改变个人的音色,但却可以通过各种训练改变演唱时候咬字与吐字习惯,通过更好的发音处理方式进行情绪切换,在不同的表演部分给观众呈现出不同的感受,从而提升歌剧整体表演水平。拥有本章以歌剧《木兰诗篇》中重要选段之一《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盐城咬字、吐字处理进行研究与分析。

“你听啊,你听……”这句演唱的特点是旋律间有着比较大的变化与起伏,虽然语句本身并不是很长,但由于演唱者需要配合旋律完成演唱任务,将整个歌剧表演的气氛烘托到最高处,这也就要求演唱者个人气息较强。在演唱处理的时候,演唱者一定要做到将“你听啊”这三个字用最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处理,虽然这三个字听起来与朗读声调十分相似,但是实际上“听”这个字在演唱的时候有着很高的难度,需要提高咬字的位置,把“听”字咬松,用比较放松的方式进行演唱,同时吐字时候要放慢速度,将个人气息下沉处理,这样在演唱的时候就能有更好的表演效果。

而在“我爱这绿叶花海——彩蝶翻飞情意浓”这一段的演唱时,歌词采用了排比的方式,分别诉说了对绿叶、流水、草原与彩蝶的热爱,在演唱的时候,表演者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情绪将这四个排比句之间的情绪递增表达出来,每一句的咬字处理都不一样。在前两句当中,可以用比较缓和与舒缓的语调进行演唱,在“爱”字的咬字时,还是需要慢一些,给观众一种讲故事的感觉,木兰其实内心柔软,是十分厌恶战争、希望能够又有一个和平的世界的,将自己理想中的家园描述出来。而在后面两句的演唱中,要加重对“爱”字的咬字力度,缓慢吐字,并逐字加强对歌词的咬字,从而将整个演唱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将诗歌更圆润而饱满地表达出来。另外,字与字之间的停顿也很重要,“浓”字前后的停顿可以为三拍,前半拍咬住字头,后两拍半保持气息流动,让旋律发展起来。

当演唱到“这苦涩的滋味啊,让我的心感到好疼好疼”时,为了表现一种痛苦挣扎的情绪,更要将每一个字都用力咬住,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哭腔,用比较慢的节奏向观众展示一个想爱又不能爱,感到十分痛苦的花木兰。

(三)演唱感情处理

在歌剧表演中,情绪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表演者们的情绪变化不仅仅能够保证整个歌剧能够用比较顺畅的节奏完成,各个演员之间用情感作出良好配合,共同完成高质量的歌剧表演。热情,通过合理的感情处理,听众也能比较真切地感受到歌剧表演的情感内在,增强观众的欣赏体验。在歌剧《木兰诗篇》的表演中,演唱者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展示,而且她还是要一个情感细腻的女性。所以,在表演她替父从军、走上沙场征战的部分时,要尽可能地增大声音的宽度和厚度,用情感带动声音快慢强弱,从而让一个英雄的形象呈现出来。而有表现情感的部分时,要尽可能通过情感去呈现花木兰对爱情的渴望、对和平世界的渴望,用更“柔软”的方式与战场上看到的英雄花木兰进行对比,观众也能比较切实地感受到歌剧《木兰诗篇》所塑造的花木兰立体、真实的形象特点。

在歌剧《木兰诗篇》的很多唱段中都透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想念自己家乡与亲人的花木兰需要通过演唱歌曲的方式抒发情感,并诠释个人性格。所以,为了能够在演唱中更加完美地处理情感,演唱者们就应当深入解读花木兰形象,并容易个人对花木兰这个角色的理解。在整个歌剧《木兰诗篇》的表演中,要用比较细腻、柔和的方式进行演唱,这样可以体现花木兰替父从军,刚刚来到部队逐渐适应环境、认同个人新身份的过程。尤其是在“明月”、“白玉”这些比喻唱段,更要用细腻的方式加以处理花木兰作为一个女子的形象与情感。当长岛“为……天涯”这部分的时候,此时的花木兰是为了保卫国家、成全更多百姓家庭的幸福与平安,所以这个时候要用饱满、高昂的情绪带动气氛、最后《花木兰》唱段,则要带领观众重点感受木兰之柔情。这种带有情感并且不断变化的演唱方式,表演者自身同时也投入了大量情感,是对于歌剧角色的二次创作。

(四)地方性音乐运用

在歌剧《木兰诗篇》当中大量运用具有浓烈地方性色彩的音乐元素,将其添加到各种传统歌曲音乐形式当中,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在《木兰诗篇》中,把中原音乐色彩的主导音乐不断简化,削弱了这部分音乐在影响力,然后插入战争与和平音乐,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战争与和平主旋律始终贯穿乐曲,让观众时刻都能感受到歌剧《木兰诗篇》的主题。另外,创作者对和音的巧妙使用也是歌剧《木兰诗篇》的一大亮点,精巧的和音设计立体而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营造了悲伤、沉积的氛围,并用女声小合唱对亲人去世的人们内心悲愤之情进行表达。

歌剧《木兰诗篇》中用相对轻柔的音乐作为开场,在缓慢轻容的音乐背景下展现战争的开场场景,这一段中利用柔板凸显亲情,当木兰父亲收到了征兵信件后,《月亮叹咏调》适时响起,表达了年迈的父亲无奈而悲伤的情感,此时无声音饥饿的徽调式旋律展现了河南豫剧的特点,河南豫剧的唱腔,受到河南方言的影响,行腔随着河南方言的声调、语气而变化,有着浓厚的河南语言声调的调制特色。例如,上行四度与下行六度、七度大跳等等,让听众感受到地方音乐气息,并为了接下来的亲人分别、替父从军做铺垫。当歌剧表演到了第二章,塞上风云的表现同样也添加了快板与梦幻曲,在快板的音乐情绪中,花木兰与战友纵马扬鞭,在恶劣的塞外环境中长途奔袭,随着音乐结构的起伏,十余年的残酷征战画面被呈现在观众眼前。

综上所述,歌剧《木兰诗篇》作为河南省歌剧院精心制作的中国大型歌剧艺术作品,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鲜明的地区文化与民族特点,用震撼人心的表演推动歌剧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这部优秀的歌剧作品有着极其鲜明的演唱特征,有着极其宝贵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本作品的演唱特征与结构特征,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解读其艺术价值,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于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唱研究,为中国歌剧的发展与繁荣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咬字诗篇花木兰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运动的诗篇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勇气与爱
——重新认识花木兰和小王子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静待绽放
花木兰
雪峰山诗篇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律诗篇法体式
《花木兰》导演和他的大女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