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措施探析

2022-11-22 06:49马进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作物节水

马进华

(定西市安定区引洮工程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定西 743000)

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找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水平,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中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方法是运用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分为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和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适合于大面积农田的灌溉,同时,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先进的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与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不同,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适合大棚灌溉。对于农田管理者来说,必须要了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类型,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

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2.1 优化水资源配置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资源分配不相同。我国水资源整体分布不均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上升,在农业生产方面,水资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人员在开展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时,必须要了解当地实际水资源情况,做好农作物类型等相关数据资源的调查整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应用节水灌溉技术需要提前做好环境评估工作,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要能促进农业的发展,也要起到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的作用。

2.2 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示范基地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示范性基地的建立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可以带动地区农业灌溉的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示范性基地时,要严格落实节水工程的各个指标,科学划分农田区域,合理配置灌溉水量。同时,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示范性基地,必须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积极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提高节水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2.3 合理调整灌溉节水技术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借助生物技术来深入研究农作物的实际生长特征,掌握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需求,从而满足农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的用水需求。有些农作物可能会存在遇水疯长问题,所以需要结合农作物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来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管控,进而整体改善农作物的生长[1]。

3 高效水利灌溉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现代农田水利灌溉理念落实不彻底

一些地区的人们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而且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进入新时代,必须要突破传统农田灌溉思想的局限,积极推进现代农田水利灌溉理念的落实。目前现代农田水利灌溉理念的落实并不彻底,不少地区仍然以传统灌溉方式为主,这与当前的节水灌溉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

3.2 农业产业调整和水利设施不匹配

农业产业在不断调整,但是与其配套的水利设备并没有得到有效更新。不少地区的农业产业调整速度过快,而相配套的水利设备并没有及时跟进,限制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有配套的水利设施设备,先进的水利设施与新型技术灌溉技术相互作用,才能有效提高灌溉效率,保证农业生产增收增产[2]。

3.3 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不高

现代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于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综合水平要求比较高,所以如果管理人员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那么很难有效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对于农田水利设施来说,科学有效的管理能提高水利设备的应用效率。若管理人员能力不过关,难以做好农业生产问题的预防管理或者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容易限制水利设备作用的发挥。

4 提高高效水利灌溉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4.1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现场勘察工作,通过现场勘察可以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特点、需水规律等,能为后期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供便利。另外,传统农业灌溉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的发展,必须要理清传统农业灌溉和现代农田水利灌溉的区别,不断宣传高效节水灌溉,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必须要放弃大水漫灌的方式,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来满足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3]。

4.1.1 微喷灌溉体系 目前承包种植大户多选择微喷灌溉的方式进行浇水。这种灌溉方式需要先把主供水管安装好,依次连接好供水设备,每个分支管道装好控水阀,控水阀再分细管,细管上有很多小孔出水。可以通过控制调节阀及微喷带的规格来分配供水情况。

4.1.2 滴灌带系统 滴灌带里面有螺旋型的流道,上面有均匀的出水口,螺旋型流道出水均匀,不易堵塞,一般用抗老化强、成本低的交联塑料。膜下滴灌的成本相对较高,技术要求也高,主要应用在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蔬菜种植上。

4.1.3 膜下微喷带系统 主要是把膜下种植和微喷技术综合到一起的灌溉方式,这套系统成本比滴灌投入要小、比沟灌大,用水量比沟灌少、比滴灌多。膜下微喷带灌溉系统一般是两头高、中间低,多用于种植效益高的蔬菜产业。

4.1.4 渗透灌溉系统 这种灌溉方式成本比较高,渗透灌溉系统有3 部分组成,分别是低压自动输出设备、PE 管道、地下渗透管。渗透灌溉是目前新型的灌溉方法,解决了出水不均匀及出水过大不易控制的难题。

4.1.5 定量灌水袋 这种由输水管和灌水袋组成的浇水系统,可以解决不同需水量的问题。浇水的时候根据土壤对水分的不同来确定灌水袋出水位置及间距。灌水袋是一头密封的,在开出水孔的时候,一般选择在其上方30°或者45°角打孔。定量灌水袋可以根据作物类型和生长周期等调节水位开孔,方便实用。

4.2 提高水利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结合农业产业调整选择合适的配套水利设施,同时,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农业产业调整和现代化水利设施更加匹配,发挥出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高效发展[4]。现阶段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水利工作站农田灌溉管理资金主要来自灌溉群体农户自筹或者村社集体筹资,另外,政府会对灌溉项目进行专项资金补贴,但补贴力度较小。贫困地区由于灌溉水费低,收缴的水费只能满足日常灌溉设施的维修保养,无力对现有落后的水利灌溉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因此,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与当地政府及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接,每年申请水利专项资金用于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与更新,巩固提升工程,提高节水灌溉效率[5]。当地政府要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及培训,灌区要经常组织专家对用水户进行培训指导,要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高效节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

4.3 提高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发挥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借助高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效率。

4.3.1 创新管理方式 可以采取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选拔相关专业的人才充实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队伍,其次要注重日常培训。通过各种培训,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此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农田水利灌溉的高效运行[6]。

4.3.2 加强灌区工程巡查管护 巡查管护工作是确保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灌区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各水利管理工作站要扎实细致地做好灌区农田水利设施的巡查管护,提高安全防风险能力,要定岗定人定责,划片分段、包干到人,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好巡查、养护、检修、抢修、调配、计量等日常管理工作[7]。

4.3.3 依法制止非法活动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各水利管理工作站要认真开展农田灌区“清四乱”专项整治活动,对个别严重违法案件,要结合扫黑除恶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确保“清四乱”工作清零见底。确保农田灌区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安全,保证农户用水安全。

4.3.4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工作细化到每个乡(镇)、村社,责任到人,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3.5 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 要建立健全应急保障工作机制,提高灌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灌区灌溉问题,保证灌溉安全。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做好救援器材设备、抢修用材等物资的储备,定期组织演练,预防突发事故,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害。

5 结语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配套的水利设施,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有关人员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水平,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农作物节水
坚持节水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节水公益广告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