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2 06:49李雪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张掖市节水

李雪明

(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甘肃 张掖 734000)

张掖地处黑河流域上中游,属温带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00~250 mm,年蒸发量1 400~2 700 mm。境内可供开发利用的河流26 条,年径流量24.75 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达1.75 亿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6.5 亿m3。人均水资源量1 250 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尤其是山丹县,人均水资源量只有600 m3,水资源严重紧缺。近年来,张掖市立足市情水情,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水安全保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自2012 年实施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示范项目以来,张掖市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大水利项目申报和衔接力度,截至2021年底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533 万hm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由2015 年的0.55 提高到2021 年的0.61),年节水4亿m3以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可实现对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型升级[1]。

1 张掖市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建设难度大

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的干旱半旱地区,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农业生产须进行水利工程基础建设,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用水效率,增强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张掖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农田灌溉面积较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工程较为分散,导致建设项目增多,建设任务加重。此外,张掖市的农业种植大多集中在3—4 月,秋收大多集中在10 月,因此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施工只能集中在春种前和秋收后,须在有限的时间段内组织力量集中施工,而招投标占用了近1 个月时间,同时冬季施工还要克服寒冷气候的影响,加大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施工难度。

1.2 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少,专业水平较低,工程建设过程中难以准确理解管理层的要求,易因指令不清晰而出现错误操作的情况[2]。此外,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标准。

1.3 初步设计不合理

初步设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科研报告的进一步深化,是结合实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细化和安排部署。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初步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由于没有综合考虑建设地点的地形地貌、水源情况和灌溉规模,导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初步设计与实际不相符,须多次变更设计。

1.4 施工质量有待提升

如果说设计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灵魂,那么质量把控就是工程建设项目的躯体,若没有健康的躯体,就撑不起高尚的灵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三检制”落实不严,工序不合规,没有回填到设计垫层就用大粒径石头填埋或没有进行打压试验就填埋,管道坡率不够导致排水困难,管沟开挖深度不够,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不同步或后补等。

1.5 监理质量有待提升

监理是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是把控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力量,按照规划大纲、监理实施细则、设计报告和有关规范,通过旁站、巡视、平行检测、关键节点报批、入场材料审核、隐蔽工程检测、停工返工、工程量审核、工程进度款审核、罚款等手段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但部分监理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没有持证上岗,履职不严等问题。

1.6 运行管理质量有待提高

运行管理是工程项目的终端环节,工程建成移交后运行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工程效益大打折扣。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终端用户大都是当地农民,而农民的知识水平大都有限,导致用水管水环节比较薄弱。自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广以来,张掖市每年都会针对终端用水农户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场实操演练,大部分灌区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个别地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运行管理效果不理想。为了充分发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综合效益,须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2 提升张掖市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质量的对策

2.1 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提升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相关合同开展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分工,协调施工单位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和质量监测人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标准。严格落实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的验收工作,确保施工单位按相关流程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时,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研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3]。施工过程中技术检测人员要定期进行巡回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须及时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2.2 严格把控工程设计质量关

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在全面掌握工程内容和性质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环境合理进行工程设计,提升设计方案的质量,给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后,要在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和移交,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检测,大型建设项目还应派驻设计代表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工程建设按照设计方案顺利开展。

2.3 加强质量控制

工程监理部门应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通过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监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巡检,并随时进行抽查,对一些关键环节、关键地方进行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监理部门要以施工前控制和施工中控制为主,以施工后控制为辅,对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进行全程动态控制。通过对相关技术方案进行监理,实现对施工流程和施工材料及设备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4]。

2.4 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建设时,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危险点,开展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严格实行公示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特种作业人员须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和审批制度。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为总目标,通过建立质量保证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目标、精心组织、责任到人、定期考核,全面加强施工管理,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质量达到相应标准。

2.5 加大监督力度

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明确监督任务、监督范围,选派专门的监测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工程开工后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进行再次检查,同时对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监督。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对一些主要单元的施工进行现场检查,并对工程建设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对施工现场的监理部门、技术负责人员及质量保障体系等进行监督,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5]。通过政府监督、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手段,明确监督任务,组织专业力量对工程参建各方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巡查,对重要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工程建设相关规定的企业定期通报并进行警告、处罚。此外,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利用多种媒介公示监督举报地址和联系方式,通过群众监督提高监督质量,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施工资产安全。

2.6 规范有序进行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是建设项目完工后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是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控制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施工单位自验、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可有效把控施工质量。进行工程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对工程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对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检测,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达标的部分要分析原因并要求整改,从而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工程设计的标准和相关规范[6]。

3 结语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具有建设地点分散、项目多、任务量大、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不断加强质量管理。通过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对质量管理进行规范、监督,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从而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保护,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改善,增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张掖市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张掖市第四中学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节水妙想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
张掖市肉牛产业链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