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关键词研究的方法与视角

2022-11-22 07:42李春青
中国图书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说道家话语

□李春青

近年来在中国学界的“关键词”研究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以“关键词”为关键词的文章和著作层出不穷。这一方面固然得益于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中译本2005年出版)以及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罗伊尔所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 (中译本2007年出版)等一批来自西方的著作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方维规教授多年来对“概念史”研究方法不遗余力的推介与实践。尽管英美的“关键词”研究与德国的“概念史”研究在方法上存在重要差异,不可同日而语[1],但在中国学者眼中,这两种方法是大同小异的,无非都是抓住一个或多个核心概念来阐述某种理论而已。因此在中国学界,“关键词”和“概念史”两种研究方法构成了一种“合力”,导致了一个学术热点的形成。

除了来自西方的影响之外,中国学界的关键词研究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同样丰富的学术资源,那就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存在的并被现代学者所继承的对重要词语和概念的研究传统。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关键词”或“概念史”研究。此类著述极多,举其荦荦大者,如南宋的理学家陈淳是朱熹的门生,他所著《北溪字义》可以说是一部最接近现代“关键词”研究的著作。该书正文列命、性、心、情、才、志、意等三十个(二十五门)理学的关键词进行解读与阐发,既辨其意涵,复考其源流,对重要词语的阐述往往长达数千言。例如,关于“性”字,先援引程朱之说以确定其基本意指,然后考察自子思、孟子、荀子、《易传》以及扬雄、韩愈、苏轼、胡寅诸人所论以辨其源流,并旁及佛释之学,涉及方方面面,是古代关于“性”字最为完备详审的论述。该书提纲挈领,是理学入门的极佳读物。再如清代乾嘉学派之祖师爷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列理、天道、性、才、道、仁、诚、权等八个儒学核心词语加以阐述。先胪列其基本义项,然后考察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分析其与相关词语之联系,辨析前人各种不同解说之得失,剖析极为深刻而精微。例如,关于 “理”的阐述多达一万余字,本身就是一篇极有学理深度的学术论文,其辨言析理之深邃精微,义理阐发之周详细密,在宋明理学著述中是极为罕见的。从《北溪字义》到 《孟子字义疏证》,即足以表明中国古代有自己的一套“关键词”研究的传统。

现代以来,中国学术以引进西学并加以运用为主流,但在西方“关键词”和“概念史”研究之外,中国固有传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最有代表性的前有章太炎、刘师培关于 “文学”一词的辨析,后有朱自清对于“诗言志” “比兴”“诗教” “正变”等词语的论证;20世纪90年代则有蔡钟翔先生主持的一系列古代文论的 “范畴”研究。最近李建中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洋洋六大册面世[2],从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思想方法到儒、道、墨、兵诸家元典的关键词都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之中,可以说是国内关键词研究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也罢,概念史也罢,它们原本都是作为研究方法提出的。无论是思想史、哲学史还是文学理论史、美学史,都可以借助于关键词或者概念史的方法来展开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很容易抓住要点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即使是一部学术史、学科史教材,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3]这种方法较之传统的学科史研究确实具有简明扼要的优点。

然而,作为方法的关键词研究也同样需要更为具体有效的方法。换言之,如何运用关键词的方法来进行学术史、学科史的研究也是需要讨论的问题。一般而言,正如在日常生活中道路的选择与目的地直接相关一样,研究方法的选择基本上也是与研究目标紧密相关的。因此,在下面关于关键词研究方法的讨论中,我们将联系研究目标来展开。

无论是关键词研究还是概念史研究,似乎都试图和“辞书”区别开来,就是说,辞书的编写方式是关键词研究需要超越的。在我看来,这里的区别正在于研究目标的不同。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一个词语的基本含义或全部义项,那么“辞书”式的研究就是无法回避的。这种研究选择某一领域中的重要词语作为对象,对其各种含义一一列举,并举出代表性语例,这对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肯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例如,《辞源》 《辞海》,以及《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编写正是如此。这类书本身并不是对于某个领域的专门研究,也不追求深度,但它们可以提供许多线索,对于相关专业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中国学术史上,《尔雅》 《说文解字》等辞书对于经学乃至诸子百家的研究而言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准确与详备乃是对辞书类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与之相应,此类研究也要求以穷尽性地收集不同类型的语例为基础,以对材料的归纳、总结、对比和分类为基本方法。只停留在语义层面而不涉及文化历史因素乃是辞书类词语研究与关键词或概念史研究的基本区别。

如果把关键词作为方法,研究的目标是某一学说的思想观念,即儒家所谓“义理”,则在关键词研究的具体方法上就不能仅仅限于对语例的搜罗以及对语义的归纳与分析,而是要将关键词置于这一学说的话语系统内部的复杂关联中来考察。其要有三:一是溯源流,即考察这一关键词在该学说历史演变过程的情况,诸如,它是什么时候成为这一学说的关键词的,在这一学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该关键词发生过哪些意义上的变化,等等。例如,对于道家学说来说,“自然”算是一个典型的关键词了,如果试图通过对“自然”做关键词研究进而揭示道家学说的奥秘,那么需要考察这个词语是如何进入道家话语系统的,其在老子、庄子、《淮南子》以及魏晋玄学那里的意义发生过哪些变化,等等,如此则“自然”意义演变的历史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道家学说的演变史。二是析关联,即考察此关键词在共时语境中的意义关联。任何一个学说中的重要词语都不会孤立存在,它的意义往往是在一个词语系统中才充分显现出来的。例如,前面提及的道家学说中“自然”一词就是与“道”“朴”“拙”“妙”“神” “无为” “混沌”等道家常用词语相互关联的,正是在这种相互关联中“自然”的意义才得到充分显现。因此,分析 “自然”与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辨别其同异,才可以真正把握这个关键词的丰富意涵。三是定位置,即确定此关键词在其所处学说的整个话语系统中的位置。任何一种人文学说都呈现为一个话语系统,而所谓 “关键词”便是在这一话语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概念。还举 “自然”为例。在道家话语系统中,“自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究竟有多重要,在诸多道家常用概念中居于什么位置,这是需要分析的。我们知道,“道”无疑是道家话语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其他种种概念,如朴、拙、神、妙、玄、无为、混沌以及自然等都是关于“道”的存在形态和运作方式而言的。但是相比之下,其他概念都是关于“道”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来说的,例如,“朴”主要指“道”的原生性,“神”“妙”主要指 “道”的变幻莫测,“无为” “混沌”主要指“道”的非人为性,等等,而“自然”则可以包括“道”的各方面的特点,是“道”之所以为“道”的最终根据,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如此看来,在道家话语系统中,“自然”的位置在诸多关键词中就居于最为核心的位置。实际上在老庄看来,“自然”即“道”,“道”即自然。另外,一个关键词往往还具有词语衍生的能力,围绕它形成一个庞大的词语群,对这个词语群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该关键词的意涵,而且可以进而更充分地理解关键词所处学说的意义。例如,“气”这个词语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论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漫长的演变过程,这个词衍生出 “骨气”“气韵”“风气”“气格”“气势”“气貌”“气调”“气度”等词语,广泛运用于诗文书画的品评之中。对这些词语的考察无疑可以加深和丰富我们对 “气”这个文论和美学关键词的理解。

通过对某一关键词 “溯源流”“析关联”“定位置”三番考量之后,不仅这个词语的意义及意义的历史演变与丰富性得到彰显,而且其所在之学说的某些以前不为人知的意蕴也被揭示出来——对这一学说的理解和阐释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这正是关键词研究作为方法的意义之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说,关键词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文本阐释方法。

如果我们还不满足于此,而是希望通过关键词研究对某一时期、某一时代的特定社会集团、阶级、阶层的精神旨趣有所揭橥,那么就不能囿于某一学说的话语系统,而必须进入此学说之言说主体所处之历史语境之中,展开更为复杂的探索。一个关键词在某个历史时期、某个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共同体中成为一个关键词并不是偶然的,这里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换言之,一个学术话语系统的关键词就像一个关节点、一个症结,表征着来自学术传统、现实社会、主体心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关联。如此则通过对关键词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联系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某些社会文化的、政治的现实因素是如何转换为学术话语的。还以道家的“自然”为例来说明这种情况。“自然”成为关键词是与士人阶层这一言说主体直接相关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所表征的文化与政治的意味并不完全相同。在子学时代,“自然”成为道家学派话语系统的关键词是那些对周代贵族创造的礼乐文化极度失望的士人思想家精神旨趣的体现。 “周文疲敝”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在士人阶层中造成迥然不同的刺激和影响。一部分人痛苦但不绝望,希望通过整理古代典籍、授徒讲学、游说诸侯来实现“周文”的复兴,此为儒家学派;有些士人则主张反其道而行之,有所主张必以“周文”为比照,是其所非,非其所是,此为道家学派。周代贵族的礼乐文化是以“文”为特征的,被孔子赞为“郁郁乎文哉”的“周文”就是一套一套的繁文缛节,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极为复杂、华丽、具有超强仪式感的文化符号系统。与之相反,道家学派处处以对“文”的否定为指向,甚而反对一切人为,包括话语建构,而万事万物包括人的本然自在状态则成为道家追求的最高目标。本然自在状态就是自然。牟宗三先生说道家学说乃是因 “周文疲敝”而发,实为有见。先秦道家学派的“自然”旨在否定周代贵族礼乐文化以及其后继者之儒家学说。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士族文人同样标举“自然”,但他们针对的已经不再是“周文”,而是 “名教”,所谓 “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士族文人反对的乃是以“孝”为核心的已经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儒家伦理规范。到了六朝以后的文人那里,“自然”主要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和审美趣味,既包含着对自然万物的亲近与向往之感,又包含着对个体性精神自由的追慕与呵护之情。诗文书画等作品看上去像自然,没有人工斧凿之痕,这是文人审美趣味的重要特点之一。

由此可见,当一个关键词被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考察的时候,它就不仅仅具有其所属学说所赋予的学理意义,而且具有对于社会历史因素的表征意义。

关于关键词的研究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研究究竟需要不需要 “历史化”?所谓“历史化”,就是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历史过程的组成部分,与各种社会政治、文化因素处于密切关联之中。从历史研究的意义上说,“历史化”是基本原则,要求把研究对象放到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中来考察,尽可能细致地勾勒出其生成演变的过程。那种离开了具体时间和空间的分析和推理,就会被视为所谓“架空立论”,乃历史研究之大忌。历史学界的这种研究方法对文学研究影响甚大。特别是文学史研究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拒斥理论阐释和论证。似乎一展开离开了时间和空间坐标的理论阐释就必然是“架空立论”。那么文学研究究竟需要不需要这种“历史化”呢?如果需要,那么“历史化”的程度如何把握呢?这里需要区分“事实考辨”与“意义探究”两种情况,换言之,研究目标依然是决定因素。如果是以作者生平、创作时代、版本流传等“事实”为研究目标,毫无疑问是需要高度的历史化,就是说,时间和地点都需要落到实处,这里不需要任何阐释和论证。如果是以作品的艺术风格、审美趣味以及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意义为研究目标,则历史化程度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一般不需要把研究对象放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坐标中来考量,只要能够准确把握研究对象所处时代之“大势”就可以了。这就意味着,研究的普遍性程度越高,其历史化程度就越低。如果面对的是一个纯理论问题,那就必须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具体的现象中摆脱出来跃升到一个由逻辑和概念构成的世界,否则便根本无法展开研究。例如,关于一个美学原理或哲学命题的阐述就不需要具体的历史条件作为研究的前提。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就只有在超越了历史条件之后才可以成立的。如果要求理论阐释必须在具体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中进行,实际上就等于否定了理论阐释的合理性。

关键词研究的历史化问题也同样如此,研究目的具有决定性。历史化永远是必需的,但其程度则由研究目的所决定。以往有一种所谓关键词研究,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只是把某个关键词在不同时代各种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加以罗列、简单分析,超越于具体历史语境之上,这样的研究就是反历史化的,是没有什么学术价值的。当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学说之学理意义而且要探究其历史性关联的时候,历史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我们如果要确定“知行合一”这个关键词在王阳明心学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基本意旨,那是不需要具体时间和地点等历史性条件的,只需要在学理层面阐释论证即可。假如是以王阳明思想演变的过程或转变的关节点为研究的目标,那么具体时间和空间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关键词研究和一般的文学理论研究,包括古代文论的研究一样,都不是必须以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来加以考量的,只要是在学理层面讨论问题,那么逻辑的自洽就是最重要的。这里需要辨析的是概念与概念、观点与观点之间在逻辑上的关联性,而不是它们与社会现实因素之间的历史关联性。而且只有突破了历史关联性的束缚,才能够真正揭示其逻辑关联性。因此历史研究的那种“历史化”原则并不完全适用于文学理论研究。同样的道理,也不完全适用于关键词研究。但如果我们面对的研究对象是古代文论或者古代学术话语系统中的关键词,则虽然不要求历史研究那种程度的历史化,但历史感是很重要的。所谓历史感,是指在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状况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判断力,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留在研究对象上的印记以及给予它的限制,从而不会把作为历史流传物的研究对象与现实存在混为一谈。这种历史感是一切以古代学术为研究对象者必备的基本能力。有时候过度的历史化,时时处处强调对时间和空间的考证,深陷细碎材料的检索爬梳之中,反而会遮蔽必要的历史感。因此,强调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感较之坚持历史化原则更为重要。

注释

[1]关于雷蒙·威廉斯“关键词”研究与德国“概念史”研究在方法上的异同,方维规教授在《关键词方法的意涵和局限》(《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一文论之甚详,足资参考。

[2]此外,李建中教授还主编了丛书“中华字文化大系”共八册,2021年4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丛书运用关键词研究方法分别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八个词语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阐释。

[3]例如,由黄霖任主编,李春青、李建中担任副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就主要是用“关键词”的方法来编写的。较之以往的编写方式,该教材更容易突出重点,使读者把握到古代文论的精华所在。

猜你喜欢
学说道家话语
画与理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漫画道家思想
雷人话语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