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STEM 项目生活化的实践探析

2022-11-22 09:54夏妮妮
好家长 2022年2期
关键词:探究幼儿活动

文 夏妮妮

STEM 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幼儿园STEM 项目具有综合性、生活化等特点。教师应遵循项目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过程的实施形式应灵活交融,以此推动幼儿园STEM 项目生活化的开展。

一、STEM 项目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真问题

(一)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查阅国外STEM 教育相关资料,教师发现STEM项目非常强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即围绕生活中的真情景、真问题开展学习探究。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要求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STEM 教育内容时,应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时常关注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之间的谈话,寻找和感知幼儿的兴趣点和探索需要。例如,户外游戏后的圆圈时间,多数幼儿提出在“四季喜乐园”的水池上搭小桥。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满足幼儿探究欲,适时提出:“小朋友们,想不想造一座坚固而美观的大桥?”“愿意!”幼儿齐声回答,造桥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关于造桥的STEM 项目便生成了。此外,一些幼儿园STEM 活动还源于教师在园本课程下预设的情景或问题。例如,主题活动“好玩的玩具”中,教师在区域内投放了新材料——泡泡水、吹泡器、毛根、细丝网等,激起了幼儿好奇心,引发了幼儿探究,并根据活动生发了一系列玩泡泡STEM 项目活动。

(二)项目内容的价值筛选

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并不能都成为STEM 项目的研究内容。关于幼儿话题的价值筛选,教师要做好前期审议,根据STEM 项目的特质有效筛选。

一是是否含有STEM 元素。教师要判断这个内容是否包含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领域,是否可能引发幼儿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经验,尤其是STEM整合的核心科学和工程的经验。例如,幼儿要做一个纸花篮,在画和剪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仅涉及手工制作和数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经验不会涉及。这样的活动只能称之为美工活动,而不是STEM 项目。造一座桥会涉及承受力、桥的材料等科学知识以及桥的设计等工程问题和测量、比较等数学经验,还有使用工具制作等技术问题。因此,造桥这一活动就可视为STEM 项目。

二是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学习方式受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的限制,难以理解和学习过于抽象的知识。因此,在筛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时,教师要预先判断内容,确保项目内容的难度在幼儿能力范围内。例如,中班幼儿对区域活动中“回形针”的磁化现象很感兴趣,他们发现,不具有磁性的物体在与磁体吸引或用磁体沿此物体,向一个方向多摩擦几次后,此物体能获得磁性。基于这样的发现,幼儿有了制作“悬磁浮列车”的想法。活动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是磁场,较抽象,不能让幼儿直接感知,这样的项目内容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在项目价值判断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以及学习方式,更要有专业的 STEM 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

(三)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STEM 项目的核心领域是科学和工程,每个STEM 项目活动,都由一些科学的知识或者经验来引发。例如,戏水池中,幼儿喜欢玩水车,但水量和轮子转速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如何使轮子一会儿转得慢,一会儿转得快?”幼儿的注意力会转移到水的力量对轮子的作用上。有价值的问题有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为教师引发STEM 项目活动做铺垫。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环境,创设班级自然区、种植区、科学探索区,投放适宜的材料,给幼儿充足的机会,培养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奇特的细节,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多提问,多质疑,让幼儿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二、STEM 方案的设计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

STEM 项目的开展应基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获得知识,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STEM项目涉及四个领域,具有难度,完全通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探究,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教师需要在开展项目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包括选择问题、确定目标、搜集信息、调查分析、初拟方案、论证方案、实施方案、测试与优化、交流与展示等流程。

(一)目标的适宜性

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教师可参照《指南》。例如,在“造桥”项目中,教师建议幼儿自己设计想要建造的桥。部分幼儿提出要建造悬浮斜拉桥。教师经过预判,认为悬浮斜拉桥的建造中涉及力学的原理,这些原理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和深奥,不易理解。因此,教师最终将目标定位在建造普通的桥。教师还可以根据《江苏省基础教育STEM 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从“知识融通与运用”“系统设计与创新”“物化实践与表达”“文化体验与认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五个方面,预判目标。

(二)过程的操作性

STEM 项目主张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经验。3~6 岁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因此,在设计STEM 项目时,教师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给予幼儿足够的实践与探究空间。设计环节要有趣味性、挑战性,能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和探究愿望。例如,在“报纸变帐篷”项目活动中,教师通过播放“报纸变变变”视频,让幼儿感受报纸塑形的有趣与神奇,从而激发起他们尝试的愿望。教师作为活动支持者和引导者,当幼儿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包办代替,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反复尝试和借鉴同伴的经验,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三)表达的多元性

STEM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小组合作与同伴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实践过程跟同伴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设计多元的表达交流方式:一是活动记录。用于记录STEM 活动中的信息、数据、过程与思考,包括个体记录与小组记录。在STEM 活动中,活动记录常常用于记录幼儿的作品设计、计划安排、实施步骤、改进思考、测试数据、作品成果等。由于幼儿的书写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将活动记录单设计成选择、画图、粘贴等形式,并帮助幼儿养成记录的习惯;二是巧妙使用照片、音频和视频。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适时地使用照片或小视频,帮助幼儿记录他们难以用文字和图形表征的现象和过程,再配以语言讲解。

三、STEM 项目的实施要求集体教学和个别探究相结合

在同一个STEM 项目中,幼儿不能通过自主探索完全获得新经验、新知识。一些新工具的介绍与使用、知识概念、一些现象的解释等,需要通过教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完成;有些内容则是幼儿个人探索就可以完成。因此,在项目方案设计完成后,教师要根据解决的问题,确定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和组织形式。例如,在大班“漂亮的房子”STEM 项目中,幼儿表示,要造一座自己设计的漂亮小屋。在建造工程中,幼儿对于力学、对称、测量方法等方面知识掌握得较零散。因此,教师需要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当幼儿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可将需要测试的材料投放到班级科学区,让幼儿在自主游戏时间进行探索,并能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采用集体教学与个别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漂亮的房子”。

四、STEM 项目评价基于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

在STEM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方式,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自我评价中,幼儿通过反思与调整,完成自己的“作品”。所谓的“作品”,可以是幼儿的设计思路、材料选择、制作流程、成品等。因此,教师要创设充分的机会让幼儿调整、测试、优化。除了幼儿自评,还有教师的他评:一是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现状入手,对幼儿行为持续观察与分析;二是针对性地确定观察目的和观察内容,通过一定的观察方法获得相关的信息。

幼儿园STEM 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理念正确、路径适宜,还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STEM 专业素养。教师应不断拓宽自身视野,学习相关知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和幼儿一起感受STEM 教育的魅力。

猜你喜欢
探究幼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设问引导探究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