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2 12:42李明江
乡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松林

李明江

(贵州省普安县林业局,贵州 普安 561500)

1 普安县松材线虫病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生原因

选取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松材线虫病案例进行分析:2007 年2 月,册亨县巧马林场、巧马镇纳贤村、坝长村、者告村发生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212.13 hm2,整个除治区林地面积308.90 hm2,云南松蓄积约为2.9万m3;2012年9月底,在安龙县坡脚乡者贵村、者孔村、八坎村发生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88.20 hm2,除治区内寄主面积186.40 hm2,共22 个小班,松木蓄积约5 000 m3。这两大案例造成册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2 610万元、安龙县达450万元(以松木900元/m3计算)。此外,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生态功能、环境资源、社会价值等均受到不利影响。

1.1 松林资源多,分布较分散

普安县有松林资源0.36 万hm2,松属类林木在该县14 个乡镇(街道办)均有分布。为突出监测重点,该县将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的周边松林划为重点预防区,其他松林划分为一般预防区,在每年3—4月、9—10 月开展疫情普查。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人员少,不能做到全县松林资源全覆盖,很难第一时间发现枯死木并对其取样镜检。此外,由于该地区松林资源较多、分散区域广,在日常管理阶段有一定难度,无法保证作业精细度。尤其是在枯死松木清理过程中,整体作业未依据标准要求对枝、树头等进行全部清理,树桩也未进行药物处理或全部挖除,在实践中无法准确判断松木健康情况,因处理工作不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2 检测设备落后,病害检测工作不到位

松材线虫病是由外来物种引发的较为严重的植物病害,我国目前防控措施还不够完善。与国外相比,我国不仅防治工作开展时间较晚,而且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松材线虫作为一种极为微小的寄生生物,只有非常精密的检测仪器才能准确检测到。由于普安县没有资金购置先进的松材线虫病分子自动检测设备,主要采用电子显微镜检测,使该病害不能被及时有效检出,增加了该病传入普安县的风险。

1.3 监管难度大,不法行为持续发生

木质包装家具、电缆盘、木质包装的机械设备等商品的流入,为松材线虫病的传入创造了条件。例如,在重点监管区域内缺少对涉木包装辅助材料的有效监管。究其原因,监管部门自身职责未充分发挥,所选择的监管方式较传统,仍以上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主,在实施阶段不易发现监管问题,林区内常有丢弃辅助材料甚至是其他更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使不法行为越来越严重,增大了整体监管难度。

1.4 防治资金投入少,预防工作呈中断状态

预防松材线虫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监测调查、农药器械、枯死木清理、检疫封堵及联防联治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资金。然而,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导致这些工作时常处于中断状态。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林业部门对松材线虫病预防及防控工作不重视,传统思想及侥幸心理占主体,决策部门各项制度及机制制订内容待完善,因此严重影响了各项政策及经费的落实效果。

1.5 防治技术较落后,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在防治该病害的过程中,普安县主要采取清理枯死木、喷施白僵菌、设置引诱木等措施。由于先进的预防措施、新技术的成本较高,因而未在当地得到有效推广。

2 针对问题提出的预防措施

2.1 重视虫害预防方法的科学性,对林木资源进行统一化管理

一是抓好产地检疫。对普安县松科植物严格进行产地检疫,严格控制松褐天牛随松科植物的调运而传播,切断松褐天牛的人为传播途径。二是抓好调运检疫。普安县交通便利,物流疏通量大,为防止该病随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调运传入普安县,要做好对调运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对使用光(电)缆盘和其他木质包装材料的部门及单位建立报检和查验制度,对调入的光(电)缆盘和其他木质包装材料严格复检,对违反检疫法规调运木材及其制品的行为从严查处,杜绝疫木的调入,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入,确保普安县松林资源安全。三是落实举报奖励机制。要加强举报渠道拓展,可通过举报邮箱、举报电话等方式,凸显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重点解决随意丢弃涉木材料、违规收购及使用枯死树木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要依据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从根源上做好管控工作,保证检疫工作质量与效率。

2.2 配备必备的监测设备,提高监测覆盖率

要建立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监测队伍,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筹集必要的监测经费,将监测工作落实到山头地块,对松材线虫病做到早发现、早除治、早消除。适时全面掌握病(虫)情动态,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1]。例如,对枯死木进行清理并取样鉴定。需对林区重点监测区域加大管控力度,建立合作平台,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参与性,使其在实践中发挥职能作用。同时,还要把各项工作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详细记录下来,保存到平台数据库中,通过各部门职能划分,及时获取、共享信息资源,为监管方案制订与制度实施提供有利条件。依据工作内容设定岗位负责人,确定一至两名专职检疫员与企业联络员,在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下,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拓展多种宣传渠道,并将法律条款以书面形式告知群众,关于涉木材料报检、复检服务质量控制,要进行全程化、动态化跟踪与管理,保证涉木材料科学使用、回收、销毁等,禁止随意丢弃,杜绝病虫害传播,依据法律法规解决不法行为,一旦发现单位或个人不履行法律义务,要严肃处理;针对明知故犯的单位或个体,需加大惩处力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由单位或个人承担。

2.3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森防森控机构能力

县级人民政府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机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落实。例如,从森防森控机构、松材线虫病防治决策机构建立方面入手,结合当地此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区域性划分,把整个预防工作划分成多个模块,依据模块内容配置工作人员,组织专业化监管队伍,详细探究引发此病害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明确划分组内成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可在林业管理部门增加检疫人员数量,定期组织开展专职检疫员培训活动,实时掌控松材线虫病预防现状,以各阶段预防工作成效为探究基础,划分松材线虫病预防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等职位,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的管控措施,保证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扎实开展,遏制病虫害入侵,为林区良好发展营造适宜环境,使预防工作成效更突出。

2.4 增加经费投入

松材线虫病的预防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除了国家每年有一部分补助资金外,建议普安县人民政府按《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州府办函〔2016〕73 号文件)要求,按普安县森林面积,每667 m2补助0.15 元,确保政府补贴及时足额到位,以保障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第一,确定林业生态建设中公共财政投资的主渠道作用,依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对各经费的投资范围、要求等进行明确,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政府要始终发挥引导作用,对非国有公益林制度政策实施成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二,重视林业建设金融支持,实行林业治沙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吸引低成本保险基金的介入、加大对造林投资主体的信贷扶持政策等,拓展融资渠道[2]。第三,推动社会筹资、社会性生态效益直接补偿机制实施,在生态服务市场化发展中,完善监管机制,重视森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的秩序管理,为林业生态建设及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实施。

2.5 加大先进技术应用力度,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

每年3—4 月、9—10 月,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对普查中发现的不明原因造成的枯死松木、衰弱木、濒死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 1123—1993)中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取样、分离、鉴定工作,发现松材线虫病及时上报。借助先进技术全面开展虫害监测工作,可及时发现枯死松树,便于取样镜检。同时,森林病虫防治部门应配备无人机,做到无人机监测与人工监测相结合,以有效提高监测覆盖率。

3 对普安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提出的建议

3.1 增强全民防治意识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是一项集政治性、社会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涉及林业、农业、水利、交通、通信及经贸等多个部门及广大的农村地区[3]。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会议、培训、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向社会各部门、各阶层的群众进行深入宣传,增强他们对该病危害的认识。只有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引导群众加入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中来,才能科学有效地遏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例如,除了加大该病预防检验检疫力度外,还需严防松材线虫病随人为调运传入外地,要采取设置引诱木、施放白僵菌和放置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等方法,降低林间松褐天牛的种群密度,减少传染源;枯死木清理要在当年5 月底松褐天牛羽化前进行,在除治过程中,要做到百密无一疏,把除治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个人,确保枯死木清除率达到100%。

3.2 加强联防联治

建议普安县与相邻的县区互通辖区病情发生动态,除治时尽可能做到行动统一、除治彻底。同时,需各部门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各项机制与政策,在实践中提高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质量[4]。例如,将普安县青山、罗汉、兴中、南湖街道、盘水街道、龙吟分布的松林及所有木材加工企业划为重点预防区;将楼下、江西坡、地瓜、高棉、白沙、新店等地的松林及所有木材加工企业划为一般预防区。需达到的防治目标:松林分布防治区监测率达到100%;调运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检疫率达到100%;调运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复检率达≥30%;监测和检疫(复检)准确率达到100%;疫木除害处理合格率达到100%。

3.3 合理选择与应用防治方法

3.3.1 植物检疫。一是解剖检验,即借助相关工具对可疑树木进行处理,先锯断树木再劈开,根据木材质量、颜色、树干内松褐天牛栖居痕迹等进行辨别,掌握松木生长健康情况。二是直观检验,即遵循因地制宜的预防原则,积极开展实践调查工作,并对具体信息详细记录,详细观察树木发育情况,并有目的地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及措施。三是漏斗分拣,即针对已经确定的发病树木,取出发病部位并碾碎,用双层纱布包好,置于带有胶管和截流夹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 h 后取下部浸泡液进行离心,待一定时间沉淀后取15 mL 沉淀液,在解剖镜下观察,如此可以观察到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也可依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3.3.2 生物防治。主要是应用白僵菌防治昆虫介体。采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控制温度25 ~28 ℃,湿度60%~70%,并在晴天条件下放蜂,即可有效降低该病害发生率,保证树木良好生长。

3.3.3 化学防治。先清除松墨天牛(其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通常建议在晚夏、秋季开展防治工作,可喷洒杀螟松乳剂,具体使用周期及使用量根据病虫害严重程度适当调节[5]。如果是在早春或冬季防治,考虑幼虫藏在树木内部,为保证防治效果,还需对病害树木作砍伐处理,必要时需及时挖除树木根部,并集中销毁,避免病虫害扩大传播面积。其中,关于原木处理,可以使用溴甲烷熏蒸,或者将其加工成薄板,在其他领域中正常使用,提高木材的综合效益。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均应在松墨天牛羽化前完成。

4 结语

做好普安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一要加强领导;二要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建章立制;三要扎实做好日常监测和春秋季普查;四要着力开展枯死木除治;五要推进周边县联防联治;六要积极开展检疫执法;七要增加防控资金投入。切实做好以上几点,以保护松林资源和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为普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松材线虫病松林
Balcony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不顾非议与时俱进——记倡用新韵的诗词大家霍松林教授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山药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我的爷爷和长征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永远听主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