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2 12:42徐东明
乡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艺机具农业机械

徐东明

(微山县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微山 277600)

0 引言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增加,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促进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为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当前,大田作业、精量播种、节水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和生猪养殖等都离不开先进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国家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补贴,并逐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和范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开发的支持力度,通过鼓励政策、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支持政策和措施,推动了部分农业机械化技术问题的解决。

1 微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微山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微山湖畔,地处山东、江苏2 省3 市9 个县(市、区)接合部,是山东省的“南大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微山县总面积1 780 km2,微山湖面积1 266 km2,占该县总面积的2/3,占山东省淡水量的45%,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县地形特殊,南北狭长,从南至北超140 km,分湖东、湖西、湖中3 个区域,辖区内12 个乡镇3 个街道办事处,拥有耕地面积超2.67 万hm2。微山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大蒜、芦笋、莲子、莲藕、鸡豆米和菱角米;当地水产品非常丰富,湖内主要产甲鱼、鲫鱼、鳝鱼、草鱼、银鱼、乌鳢、小龙虾、小黄鱼、四鼻鲤鱼和大闸蟹等;畜牧、禽养殖有黄牛、波尔山羊、生猪、麻鸭、山鸡及大白鹅等。微山县被誉为“中国荷都”“鲁南明珠”“齐鲁灵秀”。

1.1 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加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农业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微山县土地流转经营农户逐步增多,设施农业种植面积逐步增大,农产品初加工产品不断增多,畜牧和水产养殖技术不断升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农民购置、使用新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也日益增高。目前,微山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4 000 余台(套),其中拖拉机4 201 台、联合收割机1 785 台、耕整地机械14 876 台、植保机械2 084台、其他机械1 054 台,总功率达101.6 万kW。近5年来,微山县各种农业机械数量增长明显,共新增农业机械6 135 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61 台,耕整地机械673 台,种植施肥机械508 台,收获机械746 台,植保机械184 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26 台,畜牧养殖机械40 台,水产养殖机械2 402 台,其他各类机械1 095 台。

1.2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以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契机,微山县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微山县共建立示范乡镇7 处、示范基地4 处、机械化烘干中心3处、机械化高效植保中心10 处、机械化秸秆处理中心2 处;奖补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3 台、植保无人机47 台、烘干机12 台(烘干吨位368 t)。微山县烘干机组保有量达到34 台,总吨位达1 245 t,各类高效植保机械保有量达198 台,补齐了机械化高效植保和粮食烘干方面的短板。

1.3 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

微山县各种农业机械逐步由简易机具发展到联合机械,机械化作业替代了人工,机械化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微山县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99.99%,耕整地机械化率为100.00%,机播率为99.98%,机收率为99.98%;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99.82%,耕整地机械化率为100.00%,机播率为99.70%,机收率为99.70%;种植业机械化率为99.91%,渔业机械化率为64.55%,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41.73%。

2 微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农业生产进入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新阶段,各类农业机械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增加。由于微山县农业种植、养殖区域特点鲜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快速,新型农机装备需求增多,当地存在新型农机装备更新不及时和机制不完善、农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农机不平衡、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充分、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1]。

2.1 新型农机装备更新不及时,机制不完善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可以说主导了各地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方向,大部分用户购买的机具都是带补贴的。而目前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新型农机投入市场较慢;地方性种植产业特点突出的农机具不够成熟,如挖藕机械,一直没有较匹配的机具;农户购买大型的新型农机具需要贷款,因为其价格较高,但农户在信贷方面得不到有效支持。上述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普及[2]。

2.2 农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和工作性质特殊的原因,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知识面比较窄,专业技能不强,参与培训的内容受限,只限于农机相关知识,未掌握农机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农机操作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新型农机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不能充分发挥出新型农机及智能农机的工作效能,这无形中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3]。

2.3 产业间的农机化发展不均衡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各种项目的扶持下,微山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整体较高,但也有不均衡之处。目前,微山县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机械化作业率在99%以上,已经实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机械化生产,而莲藕、马铃薯、大蒜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还较低,智能机械、畜牧养殖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设备等机械化水平还需要提高。

2.4 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充分

随着农业机械设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农机设备与农艺技术融合时受农作物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及机具装备不对应等问题的影响,难以实现农作物规模化生产,作业机具配套性较差,相配套的农艺标准化水平也较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2.5 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微山县大部分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其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加之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较高、周期较长,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较高,但是见效速度较慢,企业对于新技术的研发积极性不高[4]。这就导致农业机械设备生产企业的新机具研发能力较差,研发积极性不高,生产的中高端产品数量较少,机具对于各类生产的适应性较低,尤其是微山县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无机可用”的情况。

3 微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3.1 坚持政策扶持为引领,完善投入机制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实施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手段,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明确规定,应当长期坚持实施。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试行机具购置贷款贴息、保险补助、直接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民购机[5]。

3.2 发挥项目实施效应,加快新型农机装备推广应用

充分发挥微山县特殊的地形优势,以特色农业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导向,加强政府调控,通过产品机械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把相关产业有效组合,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以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基础,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实现农业机械配备科学合理、局部之间发展均衡,把微山县所辖乡镇(街道)根据地域条件和种植习惯划分为南北中西4 个区域,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农业机械作业能力,扩大农业机械辐射范围。

3.3 发展智慧农机

智慧农机是未来全球农业发展的方向。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产、高效、低耗、优质和生态的智慧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发展智慧农机有利于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增强农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智慧农机”发展,推动农机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提高农机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机”产业,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满足大农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6]。

3.4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建设专业农机服务队伍

一是要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引导农机经营主体主动寻求突破。以农机合作社为例,鼓励合作社组建一支专业的农机服务团队,通过申领跨区作业证进行跨区作业,依据农时由南到北进行跨区作业,既可避免农机浪费,又能持续性增加收入。二是规模化开展新型农机手业务知识和应用技术培训,更新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三是对农机推广技术人员进行有效培训,通过开展相关知识学习、项目实施带动、新型农机技术入厂请教等活动,提升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3.5 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特点,促进产业间农机化协调发展

每一个地方的“特色产品”都是当地的一张“名片”。为把特色产品推向一线市场,增加收益,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大力宣传和推广相应的作业、养殖、加工机械技术,提高微山县机械化水平较低的莲藕种植、马铃薯种植、大蒜机播、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的机械化率,缩小产业间农机化作业水平差距,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此外,以国家的各类强农惠农政策为导向,以各级的扶持项目为辅助,提高特色产品的生产力和质量。

3.6 促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

需要对当前农业农机设备与农业技术之间的融合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针对微山县的畜牧业、粮食种植产业、瓜果蔬菜种植产业等进行针对性的农艺优化和农机设备研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艺技术研究人员需要明确认识到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要求及关键技术要点,破解农机与农艺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科学合理地明确养殖、种植、加工生产中的农艺技术标准,并优化农业机械设备。通过先进农机技术及农业技术的引进,将配套机具与农艺技术进行充分融合,促进重点农业生产地区及农业发展环节创新发展。

3.7 提升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微山县农业发展需求生产出真正符合微山县农业产业所需的农业新机具,并更新配套技术。通过培养和吸纳多学科、多领域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及生产人才,组建高质量的专家团队,以提升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及生产的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需求。同时,研发团队需要加强与科研院校鉴定中心、生产及销售团队之间的沟通,通过生产、教学、研究、推广一体化的方式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4 结语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如果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好农业机械化,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支持乡村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农艺机具农业机械
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试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发展
lMLQS-40/70起垄铺膜施肥联合作业机操作使用及维护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基于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辽宁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