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理据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

2022-11-22 15:34缪言邵语
关键词:理据字理识字

缪言邵语

(延边大学 吉林延边 133002)

引言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对于字理来说,指的是造字的道理、源头。字理识字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套系统科学的识字方法,它是依据汉字的结构,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学生们认识的字不光放在书本中认识,放到生活中同样也要认识,运用理据为学生灵活讲解识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汉字理据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正确有效应用汉字理据进行教学值得人们研究。因此本文将在明确汉字理据内容在识字教育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汉字理据在识字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并探寻如今使用汉字理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概述

1.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

首先表现为语文课程目标对小学生在识字方面的要求较高。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的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在第一学段中,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可以达到会写的程度,在第二学段中,学生要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在第三学段中,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要求3000个左右会写。数量上一目了然,质量上对“认识”和“会写”也有明确的含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这样解释认识:“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而对“会写”这样解释:“会读,会写,了解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小学生识字的压力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对于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多采用机械记忆的儿童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2.汉字理据的含义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构字意图、意义,它的构意被称为汉字理据,而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理据也在发生改变。就文字的性质来说,古代汉字属于表意,特点就是以形表意,所以,那时的汉字理据主要指的是构型与意义的理据[1]。而现代汉字属于意音文字,主要的特点是用偏旁部首来表意,所以,现代的汉字理据主要指的就是读音理据和意义理据。学好汉字理据,对于理解认识汉字有着很大的帮助,许多时候可以通过汉字的形状与读音就猜测出汉字的意义,是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中一个很大的助力。

3.汉字理据对教育的价值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如何教会学生们识字是一个难题。汉字理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汉字的形状以及读音,可以将比较抽象的文字与含义很好地向小学生呈现出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汉字,这种科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灵活,而不是光靠死记硬背,也会使得教育的进展顺利许多[2]。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解析文字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基于汉字造字理据的字理教学势必会对当今语文识字教学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二、汉字理据在小学教育中可实行的有效应用

1.推移法与迁移法

字理识字,主要是通过判断汉字的构型理据来快速识字。如今触类旁通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许多汉字的意思都可以通过观察偏旁部首进行推断。尤其是形声字,形声字占据了汉字的绝大部分,它根据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进行造字[6]。许多时候,理解了一个偏旁,就可以理解许多与这个偏旁有关的字的字义,教学效果非常好。

对于推理法来说,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推理演练,通过对推理演练的结果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小学生虽然不具备完整的思维推理能力,但是也具备简单的推理性思维,教师要对识字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促使小学生能够从识字教学中逐渐形成对学习的认知。迁移法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为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常适用于形声字和会意字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样”字时,教师可以从偏旁的角度展开探讨,“样”的左边是“木”,这是形旁;右边为“羊”,这是声旁。通过不断推理,可以引导学生们得出许多带“羊”的汉字,学会举一反三。

2.联想法

解决了形声字,接下来就是会意字。会意字造字的根据是形形色色相加,会意和表意。通俗来说就是将两个文字变成两种形状组合在一起,那么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拆分再组合为同学们解释,可以使得本来抽象的汉字富含具象,让学生容易产生联想,从而顺利掌握汉字。例如“初”这个字,就是一个会意字,老师教学时会将它分为“衣”和“刀”二字,根据衣和刀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字的本义,也就是理据[7]。由用刀裁剪衣服是制作衣服的第一步引申出“初”是最开始的意思,接着带入课文中,讲解初的各种引申含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本来复杂难懂的识字变得容易理解,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故事法与联想法相结合

还有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故事法与联想法的结合方法。故事法指的是教师通过讲解故事的方式阐述字理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字理故事的编写。联想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合理的联想,旨在让学生对汉字的形状、意思进行正确的理解。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对故事有着特殊的情结,也存在很多联想的意识,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个角度展开创新设计,势必能够成功调动学生识字热情。故事法与联想法两者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将两者合在一起,符合字理识字规律。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展开联想,自行为汉字编写故事,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丰富学习认知。

例,如“灿”字,教师可以这样讲述故事:“火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走到哪就要烧到哪,大家都不敢和它一起玩。这一天,火爬上了山顶,又开始玩火,因为风很大,大火映红了半边天。大山有些受不了,就使劲将火推到一边,也就成为现在的“灿”字,因为有火映照了天空,“灿烂”一词便这样形成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又可以让他们知道词汇的意义。

4.图示法

此外,图示法也是小学教育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多在教学象形字时使用。教师会在讲解文字的同时,将这个字的形状展示出来,运用图像来展示汉字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牢记汉字的字形[8]。例如,在教“禾”的时候,教师会将禾苗的图像展现出来,然后会将“禾”这个字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展示出来,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禾”字。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容易理解记忆。

三、使用汉字理据教学的具体优点

充分地在课堂上使用汉字理据,可以让学生们对于汉字保持充分的好奇心与兴趣。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学生对于学习的不竭动力主要来源于内驱力,也就是对于学习的探索心。[3]汉字以象形、会意为本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运用理据讲解汉字,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本来枯燥无味的汉字分解为一个一个实物,或者化为图画,让学生们眼前一亮,从而更加关注课堂[4]。

例如,在讲解生字“飘”与“漂”时,教师可以这样讲解:漂是在水中的动作,因此与水有关系;而“飘”呢,是在风中的动作,所以与风有关系。所以两个字的偏旁部首也不一样。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体验就不会搞错这两个字的意义了。并且还可以意识到,偏旁部首可以很大成分上决定一个字的意思,这样的识字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发现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他们不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汉字与文化。同时,用汉字理据的讲解还可以在语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常用的汉字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拼凑,便于学生联想和记忆[5]。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善于使用联想式记忆,绝大多数仍处于机械记忆的模式,所以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也可以加快他们更换记忆模式的速度,从而使得识字教学得到大幅提升。

在学生年龄较小的时候,识字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困难,例如无法识别汉字,无法理解字意,而使用理据讲解就可以轻松地绕过这些困难,运用汉字造字的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无疑会让教学进展顺利许多。

四、运用汉字理据现在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汉字理据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加大了研究的力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汉字理据的应用在小学教育中仍旧有着许多不足之处。这样的课程虽然效果很好,但是花费的时间要多出很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讲完这些知识就成了一个难题。时间的短缺也就成了许多汉字没办法用理据来为学生讲解的一个原因。同时,目前使用的对外汉语汉字教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从汉字字源角度编写的教材、从配合主教材角度编写的教材、从词语角度编写的教材。虽然教材种类繁多但是每套都有它的不足之外,例如缺乏针对性、没有注重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特点等等。一本好的教材就像一栋建筑物的设计图,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具有针对性、目的性、趣味性、符合学习者自身特点的教材对于汉字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将以上要求尽量统和到一本教材中是教材编写者应该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有些老师在课时足够的情况下也不选择使用这种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并不比他们的方法有效,不认为理据对于识字教学有多重要。还有一些老师较少利用理据教学较少的原因是他们自身的素养不足,他们知道这种方法的效果,但是无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无法为学生展开讲解。另外,即便有些老师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时候使用理据讲解识字,有些孩子也无法充分地理解,容易造成识字的混乱,这样反而不如死记硬背的效果好。

五、解决对策

如何使汉字理据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中有效应用成了小学教育重点研究的问题。首先,课时的紧缺可以通过减少无用知识点,压缩课堂知识量来解决,通过提前的备课使课堂具有针对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平时老师们的学习增长自身能力来弥补,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了,无论是对于理据在教育中的思想还是自身对于汉字理据的理解都会有着很大的提升,随之也会对识字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教师们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图画形式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或将文字拆分得更加细致,以免学生无法理解。同时,针对学生们上课容易精神不集中、困倦乏味等状态,老师应在课堂引入理据的同时,将汉字理据讲解得更加生动活泼,通过自身的言行让课堂变得更富有趣味,使学生们对课堂产生兴趣,抵抗分神。与其他教材一样,汉字教材也需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等,但是仅仅有这些也不能称其为优秀的教材,还需要具有趣味性以及丰富多样性。除了研究教材本身还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教材内容的取舍。从生理因素角度,汉字教材应明确使用者的年龄、国别等界限,因为每个年龄段以及不同国家的学习者他们本身是不同的。学术界一般认为2到12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习者,对外汉字教材应努力体现趣味性并且适当增加生字的数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字理识字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组成结构,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不会枯燥乏味,并且所掌握的知识与思想理念也会深深地打上中国文化的痕迹,更有利于学生未来进行更科学、更高效的识字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令他们爱上中国的文化。不断地思考运用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是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未来的一个目标,通过实践去探讨如何研究、如何解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利用汉字理据进行教学无论是对小学语文识字教育还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热爱都可以起到极其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理据字理识字
劝学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故事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识字谜语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