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提高连铸坯质量的技术改造探讨

2022-11-22 17:32张明亮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铁水裂纹钢铁

张明亮

在钢铁生产领域当中,连铸坯的类型较多,比如板坯、方坯、矩形坯、圆坯等。不同类型的坯,特点有所不同。以板坯为例,主要表现为截面宽、高比值大,主要用于板材轧制;对于方坯来说,主要表现为截面宽、高相等,或者无明显差别,主要应用在型钢、线材轧制等方面。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保证连铸坯的质量至关重要。但是,从现状来看,钢铁连铸坯存在较为明显的技术缺陷问题,比如:铁水脱硫能力偏低、结晶系统有待完善、难以将高质量板坯生产出来。由此可见,为了提高连铸坯质量,则有必要实施有效的技术改造策略。鉴于此,本文围绕“钢铁提高连铸坯质量的技术改造”展开分析探讨价值意义显著。

1 连铸坯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作用概述

从钢铁生产层面分析,涉及的主要工作流程为炼铁、炼钢、轧钢。其中,对于炼钢来说,涵盖了冶炼与浇铸,在冶炼过程中,即利用冶炼技术,将化学指标合格、质量与相关要求相符的钢水提炼出来。浇铸则把提炼的钢水通过铸造工艺,铸造为表面平整、致密、内部纯净的固体钢坯。通过炼钢工艺的实施,可将固体钢坯产生出来,要想保证固体钢坯的质量,则需确保浇铸质量达标。在炼钢期间,浇铸为一大核心工序,若浇铸期间存在操作失误,或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使浇铸未能达标,在此情况下,通过冶炼获得的钢水成品可能被废弃,这样便会造成资源损失。值得注意的是,与冶炼钢水环节比较,浇铸环节产生的损失明显更大。

基于钢铁工业发展层面分析,铸模法在钢坯生产工作中应用广泛,通过铸模法的应用,将钢锭生产出来之后,通过开坯,便使钢坯有效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需把钢水向前期准备好的铁坯当中注入,在冷却以后,通过脱模处理,使钢锭有效形成,进一步在开坯的基础上,使钢坯有效形成。处于整体生产期间,生产工序复杂程度高,且缺乏连贯性,效率偏低,再加上生产成本比较高,在此情况下便会使钢铁工业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

对于钢铁连铸坯技术来说,其关键工序在于把钢水朝不同形状的水冷结晶器当中注入,使特定形状要求的钢坯有效形成。在连铸坯技术的应用下,可突破传统浇铸工艺模式成本高的局限,使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连铸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使得钢铁连铸坯在钢铁行业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且为冶金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科学技术支持。总之,连铸坯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作用显著,技术先进、成本低,可提高钢铁生产质量。因此,连铸坯技术值得推广及应用。

2 钢铁连铸坯技术缺陷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连铸坯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作用显著。但是,从现状来看,钢铁连铸坯技术应用过程中尚且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技术缺陷问题。总结起来,具体缺陷问题如下。

2.1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会影响轧制产品质量

如长300mm、深2.5mm的纵裂纹在轧制板材上留下1125mm的分层缺陷。纵裂纹严重时会造成拉漏和废品。研究指出:纵裂纹发源于结晶器初生坯壳厚度的不均匀。作用于坯壳拉应力超过钢的允许强度,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断裂,出结晶器后在二次冷却区扩展。产生纵裂纹的原因有:水口与结晶器不对中而产生偏流冲刷凝固壳;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液渣层过厚或过薄导致渣膜厚薄不均,使局部凝固 壳过薄。液渣层<10mm,纵裂纹明显增加;结晶器液面波动。液面波动>10mm,纵裂发生几率30%;钢中S+P含量。钢中S>0.02%,P>0.017%,钢的高温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发生纵裂趋向增大;钢中C在0.12%~0.17%,发生纵裂倾向增大。横裂纹是位于铸坯内弧表面振痕的波谷处,通常是隐藏看不见的。原因有:振痕太深是横裂纹的发源地;钢中Al、Nb含量增加,促使质点(AlN)在晶界沉淀,诱发横裂纹;铸坯在脆性温度900℃~700℃矫直;二次冷却太强。星状裂纹一般发生在晶间的细小裂纹,呈星状或网状。通常是隐藏在氧化铁皮之下难于发现,经酸洗或喷丸后才出现在铸坯表面。原因有:高温铸坯表面吸收了结晶器的铜,而铜变成液体再沿奥氏体晶界渗透所致;铸坯表面铁的选择性氧化,使钢中残余元素(如Cu、Sn等)残留在表面沿晶界渗透形成裂纹。

2.2 铁水脱硫能力偏低

在钢铁生产企业当中,要想提升钢铁生产技术水平,其前提在于促进铁水脱硫能力的提升。然而,长时间实践背景下,通过技术升级改造,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铁水脱硫能力的提升,但仍难以与钢铁生产企业的发展需求相符。与此同时,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背景下,还需逐步提升铁水脱硫技术工艺水平,才能够使环保要求得到有效满足。结合钢铁企业生产实践工作发现,采取优质铁水脱硫,有助于钢材质量的提升,还有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因此,针对目前铁水脱硫能力偏低问题,需重视铁水脱硫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在保证钢铁企业钢材产品质量及销售量提升的基础上,带动钢铁生产企业稳步、可持续发展。

2.3 结晶系统有待完善

从现状来看,国内选择应用的结晶器系统通常<700mm,液面高度在600mm左右。然而,因国内铸机缺少液面自动控制装置,在振动装置上也较为滞后,使得具体冶炼期间易出现振幅偏低或偏高的情况,再加上冷却水量比较小,水缝设计缺乏合理性,在此情况下,便会使铸坯的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并使炉机匹配衔接、拉坯速度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并且,基于二次系统冷却以后,国内铸机仪表在可靠性方面较差,难以使二次冷却闭环控制目标得到有效实现。此外,从目前来看,国内铸机自动化设备较为滞后,信息化程度尚且有待提升,部分设备零部件订购的难度很大,在难以及时修复或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则会大大影响机械的精密程度,使铸机正常运行受阻,进一步使铸坯的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4 难以将高质量板坯生产出来

对于全弧形铸机来说,铸坯内夹杂物分布不够均衡,是非常明显的一大缺陷。与此同时,还存在不容易上浮的缺陷,夹杂物聚集于内弧度1/4部位,铸坯单点弯曲矫直,内部易产生裂纹。再加上内外弧冷却缺乏均匀性,在此情况下会产生铸坯中心偏析的现象。而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对钢材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铸坯当中夹杂物聚集,会对钢材冶炼造成较大的影响。从现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热衷应用直弧型铸机,使直弧形铸机处于钢材冶炼当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需注意的是,处于冶炼期间,中间容量偏小。在此情况下,会造成钢水停留的时间较短,使钢水当中夹杂物、钢液难以得到有效清除。在中间容量偏小的情况下,便会影响多炉浇铸造成影响。期间,若换成大容量,则需适当降低拉胚的速度。而对于钢水液面来说,一般在临界高度浇铸环节当中,在此情况下,易使钢液残渣形成。从国内来看,大容量浇铸环节缺少钢水下渣监控技术的支持,使全过程钢液浇铸工艺难以有效实现,从而使一定量的钢材引发二次氧化的情况,使钢材冶炼的纯度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2.5 铸机单点矫直问题

结合相关计算公式,在坯的厚度为250mm的情况下,拉坯的速度为每分钟1m,此时单点矫直变化为0.5%,并且此值属于综合应变允许值。因此,当铸机浇铸250mm厚的铸坯情况下,需将拉速维持在每分钟1m范围内。考虑到带液芯矫直得到有效防止,需设置偏低的拉坯速度,但在此情况下会造成铸机和转炉衔接匹配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转炉达80t的情况下,颅机匹配问题便会显著存在,在温度难以合理控制的基础上,便会使铸坯的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进一步使铸机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受到影响。

3 钢铁连铸坯技术改造策略分析

为解决钢铁连铸坯技术缺陷问题,需落实有效的改造策略。具体而言,钢铁连铸坯技术改造策略具体如下。

3.1 提升铁水脱硫能力水平

为了提升铁水脱硫能力,需对喷吹式脱硫站进行构建,结合钢铁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全新的喷吹式脱硫站的构建,结合脱硫技术标准,确保脱硫之后铁水含量能够<0.01%。对于深脱硫任务来说,则由其他脱硫站负责。需注意的是,需选取价格低廉、无需特殊防护的氧化钙(CaO)脱硫剂,如此可以使成本得到有效节省,并使铁水脱硫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还有必要进行机械搅拌式脱硫站的增设,以原有机械搅拌式脱硫技术为基础,在逐步创新的基础上,确保能够与现代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相适应。并且,针对脱硫处理前后铁水降温情况,需合理科学控制好,与喷吹式处理方法比较,机械搅拌式脱硫站处理的效果更优,应用液压式搅拌系统为国产机械设备,部分设备的零部件可以共用,在此情况下有助于建设成本的节省。总体而言,在优化建设脱硫站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控制人力资源,使生产效率提升,进而确保铁水脱硫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3.2 优化铸机改造

从钢铁连铸技术提升角度考虑,优化铸机改造显得非常重要。在铸机改造过程中,需以企业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为依据,分步骤,且按照一定计划加以执行。针对之前弧形板坯铸机存在质量缺陷的条件下,需重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及借鉴应用,进行全新板坯铸机的构建,以此使钢铁冶炼技术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若选择使用直弧形铸机,需将生产、管理、改造资金等参数信息全面考虑在内,选择使用成本节约、工程量少、可行性高的改造方案,并选取性能优良的铸机设备。以直弧型铸机弯矫方式的选取为例,对于具备液芯弯曲矫直的直弧型板坯铸机,在辊列设计一般有三种类型,即:①直弧型机,由日本研究设计,具有多点弯曲、多点矫直技术特点;②直弧型机,由奥钢联设计,具有渐近弯曲、连续矫直技术特点;③直弧型机,由康卡斯特研究设计,具有连续弯曲及矫直的特点。

目前,带液芯弯矫理论丰富,使铸坯内裂敏感的铸坯两相区变化控制技术获得快速发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可知,铸坯两相区的整体应变大小会对铸坯内部裂缝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整体应变值,需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比如普碳钢整体应变便需维持在0.4%~0.5%范围内。此外,对于直弧型铸机,基于铸流坯壳比较薄的情况下,在弯曲变形的影响下,会产生内部裂缝质量隐患问题。对此,可通过分节辊细辊密排连续弯曲的方式,使内部裂缝问题避免出现。处于改造期间,需合理科学应用现代化科学改造技术,通过连续布置的多点弯矫或连续(渐近)弯矫模式,以此确保铸机优化改造的成效得到全面提升。

3.3 合理设置铸机参数

基于改造期间,浇铸平台不发生变化,厂房允许时,需确保铸机弧形半径和直线段高度尽量大。通常,基本弧形半径需>8m,直线段需<2m。在工艺技术方面,可选用钢包-中间包钢流用带氩封的长水口保护与机械化操作技术模式,在应用钢包水口下渣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配套钢包加盖装置、中间包水口更换技术,并且需使冷却水量、压力适当增加,通过高振频、小振幅振动技术的应用,或采取在线停机电动调宽技术等。此外,通过二次冷却技术的应用,使动态控制目标得到有效实现。通过电磁搅拌装置、多功能辊缝测量技术的应用,配合分节辊细辊密集排列方式,使铸流导向辊列布置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改造为直弧型板坯铸机之后,铸坯质量要求为:①铸坯合格率>99.8%,坯表面质量无清理率≥98%,铸坯处于最终矫直点部位的表面温度需≥900℃;②无中心线裂纹;③铸坯厚度±2.5mm,宽度±0.5%;④翘曲度<4mm/m,侧向弯曲≤4mm/m,中间包钢水夹杂物去除率≥65%。

3.4 提升连铸坯内部质量

在铸坯高温加工以后,部分缺陷会自行消除,但部分缺陷在未能及时有效处理的基础上,会发生变形。因此,为了提升连铸坯内部质量,需做好铸坯结构控制,对铸坯中心等轴晶区适当扩大,对柱状晶生长加以限制,以此使中心疏松与中心偏析得到有效减轻。与此同时,可利用钢水低过热度浇铸技术、电磁搅拌技术,促进铸坯质量的提升。通过二次冷却优化控制,基于二次冷却区域范围内,对二次冷却水量分布采取计算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矫直点表面温度>900℃,并使铸坯表面温度能够维持均匀分布状态。此外,加强铸坯受力和变形控制,由于二次冷却受力、变形会产生裂缝质量隐患问题,因此需重视辊缝对中技术、压缩浇铸技术、弯曲矫直技术在其中的合理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连铸坯内部质量的全面提升。当然,还需合理控制液相穴钢水流动,使夹杂物能够快速上浮,在其分布均匀性得到有效维持的基础上,使浸入式水口设计得到持续优化。

3.5 对连铸坯表面纵裂加强保护

对于轧制产品来说,其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连铸坯表面裂纹的影响,比如:对于深2.5mm、300mm的纵裂纹,基于轧制板材当中留下的分层缺陷可达到1125mm。在裂纹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易导致产品拉漏,甚至是报废。从纵裂纹发生的原因层面分析,主要由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坯壳厚度非均匀性引发,在坯壳拉应力比钢的强度大的情况下,便会基于地壳薄弱部位使应力集中形成,进一步引发断裂质量隐患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晶器液面产生波动的情况下,便会引发纵裂。若液面波动>10mm,纵裂产生的可能性>30%,结晶器和水口存在差异,便会导致偏流,使凝固壳被冲刷。而对于保护渣来说,在未完全熔化的情况下,液渣层偏厚或者偏薄,均会导致渣膜厚度存在差异,使局部凝固壳比较薄,在液渣层<10mm的情况下,纵裂纹便会显著加大。

根据上述问题,需做好纵裂的保护,一方面对于结晶器和水口来说,需对中,将结晶器液面波动稳定在±10mm;同时,确保结晶器锥度的准确性及适宜性。另一方面,结晶器和二次冷却区上部对弧需准确,需利用热顶结晶器,即基于弯月面区75mm铜板内,将不锈钢等导热性差的材料镶入,使弯月面区热流降低50%~70%,使坯壳收缩得到有效延缓,并使凹陷有效减轻,进一步使纵裂的发生得到最大限度控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连铸坯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作用显著,有助于钢铁生产工作质量的提升,可控制生产作业成本。但是,从现状来看,钢铁连铸坯技术仍存在一些缺陷问题。因此,需提升铁水脱硫能力水平,优化铸机改造,并对铸机参数进行合理设置,提升连铸坯内部质量等。总之,相信从以上方面做好,钢铁连铸坯技术改造效果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钢铁连铸坯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铁水裂纹钢铁
没了它 钢铁侠还能成为超级英雄吗?
风机增速齿轮含初始裂纹扩展特性及寿命分析
本期主题:海上钢铁侠
有了裂纹的玻璃
有了裂纹的玻璃
心生裂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
谁撒手惩罚谁
谁撒手,惩罚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