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菊花麦后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2 17:27赫明涛尹明明闫凯旋洪立洲王志春崔建生水玉林
耕作与栽培 2022年2期
关键词:插条苗床整地

赫明涛, 尹明明, 闫凯旋, 洪立洲, 王志春, 崔建生, 水玉林

(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 江苏 盐城 224331)

菊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解热镇静、杀菌消炎、抗肿瘤、抗疲劳等多方面功效[1]。食用菊花有着广泛的用途,药用、茶用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产业的发展,对食用菊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民对菊花的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江苏沿海地区虽然不是我国传统的药用菊花的原产地[2],但种植面积较大,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菊花生产基地,主要采用小麦收获后种植菊花的耕作模式,实现小麦、菊花两熟栽培,但如果操作不当,难以取得高产。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将麦后菊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品种类型选择

食用菊花品种类型按照生育期可以分为早熟型品种、中熟型品种和晚熟型品种。由于菊花是典型的感光型作物,成熟期相对固定,因此麦后菊花尽量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中晚熟品种,早熟型品种由于生育期偏短,很难高产。

2 菊花苗准备

2.1 育苗方式

药用菊花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麦后菊花适合采用扦插繁殖的育苗方式。分株繁殖的种苗,适合早移栽,麦后菊花因受小麦茬口的时间限制,移栽期较迟,不适合这种育苗方法。

2.2 越冬母苗管理

菊花收获完毕,选择无病、健壮、便于管理的田块作为母苗田。越冬期间保留地上茎秆,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起到增温防冻的作用。等到翌年3月初,气温回暖后割去地上茎秆。越冬期间,如果遇到寒流或低温,可以在母苗上覆盖遮阳网、塑料膜或者稻草等防寒物,有利于母苗安全越冬。

2.3 育苗田准备

菊花育苗田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便于管理,避风向阳,三年内没有种过菊花的田。育苗田冬前翻耕20 cm以上,经过冬季晒垡,可以改善土壤颗粒结构,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质。翌年3月底平整育苗田制作苗床,整地前每1 m2施入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 3~4 kg。苗床面宽为1.1~1.2 m,苗床之间留40 cm排水沟和操作行。

2.4 扦插育苗

3月底4月初,在菊花幼苗高度达到20 cm时,开始扦插育苗。挑选茎秆粗壮、叶片肥硕、没有病害的枝条,剪取10 cm左右作为插条,去掉下部5~6 cm的叶片,保留上部叶片,修剪好的插条尽快扦插,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扦插时,先用插刀插入土中5~6 cm,前后摇动形成上宽下窄的槽沟,向沟内浇水,然后立即将事先准备好的插条逐棵插入槽沟,株距5 cm左右,入土深度5 cm左右,然后将槽沟压实,扦插行距10 cm左右。整个苗床扦插完毕后,在苗床表面再浇一遍透水。

2.5 苗床管理

苗床阶段,苗床土壤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根据天气情况,每隔4~5 d浇一次透水。一般经过25 d左右,插条上开始生出根系,要进行苗床期的第一次打顶,剪掉顶芽,促进形成分枝。在移栽前2~3 d,进行苗床期第二次打顶。苗床阶段如果有病虫害发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3 移 栽

3.1 整地与施肥

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肥,尽早移栽,为菊花争取尽可能长的田间生长期。

扦插育苗的菊花是须根系,根系不深,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必须深耕细靶,或者精细旋耕,确保土壤的通透性。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入农家肥50 000 kg/hm2或复合肥375 kg/hm2。

3.2 开好排水系统

菊花根系不发达,怕淹怕涝,因此种植菊花的田必须开挖好排水墒沟,每10~15 m一条横墒,每2~3 m一条顺墒,横墒、顺墒、边墒条条相通,做到排水通畅,雨停田干。

3.3 及时移栽

耕地整理完毕,尽早移栽菊花。空茬田菊花在5月上旬就可以移栽,而麦后菊花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移栽,大田生育期比空茬田菊花短30 d左右,因此移栽密度要适当增大。小冠幅型品种株距25 cm,行距35 cm;大冠幅型品种株距30~35 cm,行距40~45 cm。一般情况单株移栽,小苗、弱苗可以2株/穴。移栽后立即浇定植水,定植水要浇足浇透,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4 生长期管理

4.1 查苗补缺

移栽7 d后,检查田间成活情况,如果有死苗情况,及时补栽。

4.2 及时化除

菊花前期生长缓慢,田间地面裸露面积大、时间长、极易滋生杂草。菊花株高较低,对杂草的抵抗能力弱,因此,菊花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杂草的防除工作。菊花移栽后,尽快进行土壤封闭化。乙草胺、氟乐灵、施田补、二甲戊灵等土壤封闭型除草剂都可以使用。中后期田间如果有草害发生,可以使用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中耕除草。

4.3 肥料运筹

菊花喜肥但不耐肥,特别是对化肥,一次性使用过多容易造成肥害死苗。菊花生长过程中除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多次追肥和喷施叶面肥,追肥以化肥为主。根据田间菊花长相长势,特别是叶色浓绿程度,进行追肥。前期适合用磷酸一铵,后期适合用尿素。每次追肥用量磷酸一铵不超过300 kg/hm2,尿素不超过150 kg/hm2。第一次施肥在移栽后一个月左右,以后每20 d左右施一次肥。菊花现蕾后,可以喷施各种适合菊花使用的叶面肥2~3次。

4.4 适时打顶

打顶不仅有利于茎秆粗壮,还能促进产生分枝,多形成花蕾,是提高菊花产量的重要措施。食用菊花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打顶,除了苗床阶段打顶两次外,大田生长期间一般还要打顶2~3次。一般中熟品种2次,晚熟品种3次。打顶时间根据田间菊花长势而定,一般在7月初、7月下旬、8月中旬进行。打顶时人工或采用机械除掉顶芽即可。

4.5 病虫害防治

菊花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立枯病、枯黄萎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盲蝽蟓、斜纹夜蛾等。对菊花病虫害的防治适宜采用农业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在菊花现蕾后,农药直接喷洒在花蕾上,花蕾直接入药或泡茶,农残极易进入人体。因此,菊花现蕾后杜绝使用各种农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把菊花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融入到生产措施当中,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选用一些生物农药或者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5 适时采收

到菊花现蕾后期,期根据市场需求开始采摘销售。菊花胎适合在菊花将开未开之际采收,花朵适宜在花瓣全部展开花粉未散之际采收。菊花不适合带露水采收,要在晴天露水干后采收,否则容易造成菊花变色、变质,甚至腐烂,影响品质。采收后立即销售加工,不能长时间堆捂。不能立即销售加工的,应在阴凉的地方摊开存放。

猜你喜欢
插条苗床整地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杨树扦插育苗中应用试验研究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香石竹插条冷库存放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牵牛花扦插繁殖的初步研究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