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2022-11-22 18:10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朋友创设环境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 李 环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师利用有效的教育环境进行的科学教育过程,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个角落,每一张图片都是有着一定教育意义的。那我们如何利用幼儿在幼儿园这些宝贵的时间,为幼儿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呢?而教育环境又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进行一些分析。

二、主要概念界定

幼儿教育学知识要点指出:“幼儿园环境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中介。幼儿园教师把教育目标隐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去引发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要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并且师幼共同参与,共同创设教育环境。

三、具体实施方法

(一)主题教育环境的创设——“会说话”的环境

在家访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墙面上、玻璃上以及大门上贴有幼儿喜欢的绘画作品或是小亮贴,有的家长还将一整面白墙留给幼儿,让他们自己来设计,来布置。这些都说明了幼儿在家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因为他们是家中的一员,这种参与性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而在幼儿园呢,有些教师喜欢自定许多的主题,然后制作出漂亮的环境在教室中,却发现幼儿并不会被吸引,好像没有任何的作用,那这种教育环境就是无效的,是幼儿不感兴趣的,同时也不会促进幼儿的任何发展。

1.出发点——幼儿的角度

幼儿是非常感性的,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很专注,相反就会被忽略。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与幼儿交流,准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物品或照片,了解他们的想法。

冬天到了,笔者为幼儿准备了相关的图片,比如,服装类、天气类,还有一些他们自己在户外时的照片。“这是什么衣服?”“看,刮大风了!”“瞧,你在干什么呢?缩着小脖子?”因为,这些图片、照片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因此,话题一下子被打开。“这是大棉袄啊!哈哈!”“这是我,太冷了,我想在班里!”“对啊,有大风,看,我都生病了。”这时,许多幼儿也跟随着说:“我有鼻涕”“我也病了”,还有的幼儿不停地咳嗽起来。这时,笔者拉起了另一个小朋友,问道:“咦,有的小朋友生病了,你的身体怎么那么好呀,也不吃药,也不咳嗽。”“我不挑食啊。”“我也不挑食。”“我穿棉袄了。”就这样,“健康宝贝”的教育主题由此诞生了。他们会经常看着自己的照片说,“看,我会把衣服塞进去,肚子不疼了”“看我,我喝热乎乎的水,保护自己”。他们还会时不时地对着照片介绍一番。而就在这个冬天里,幼儿学会了更多的本领,塞衣服、系拉锁、擦油等。

2.延展点——幼儿的需求

在幼儿刚入园时,收集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将其布置成家庭照片墙,是教师给幼儿的惊喜。初到教室,他们会走到照片墙前默默注视爸爸、妈妈,会轻轻地摸一摸照片上的爸爸、妈妈。当情绪稳定时还会拉着教师的手说:“看,这是我的爸爸、妈妈。”“老师,这是我,还有爸爸、妈妈呢!”每当这时,他们紧张的情绪都会被开心的笑容所代替。

在“我爱爸爸、妈妈”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将爸爸们的工作照粘贴在外形是西服的书中,将妈妈们在活动中与幼儿的照片粘贴在外形是裙子的书中,这更是让幼儿爱不释手。在照片墙前孩子们不仅开心地翻着收集册,还逐渐有了语言的交流。“医生的爸爸,会给你打针吗?”“没有”“我的爸爸会画画!”“我爸爸来幼儿园了!”面对这些照片,幼儿的负面情绪被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的氛围。

3.发展点——幼儿的参与性

环境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玩起来,充分参与进去。在“中国娃”的主题游戏中教师与小朋友一起收集老玩具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玩具,如不倒翁、跳跳青蛙、九连环、百家姓扑克牌、脸谱扑克牌等。有了这些玩具,幼儿在过渡环节时,在晚离园时,都会很开心的玩起这些玩具以及游戏。有的幼儿通过与家长研究九连环的玩具后成为班中的“小老师”,周围都是向他学习的“小学生”,大家一起讨论怎么拆解,还自发进行了“九连环争霸赛”。“百家姓扑克牌”也深受幼儿的欢迎,他们每天都会找一找同班小朋友以及教师的姓氏,从中进行排列、比较、统计同班哪个姓氏最多,哪个姓氏最少,到后来逐渐发展到整个班级姓氏的统计。对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探索性越来越强,喜欢思考,喜欢观察。不倒翁的玩具让幼儿在科学区展开了一系列的游戏,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反复尝试里面物品的材料、重量、位置,制作成功后再放回展示台让大家游玩。

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环境就是可以与幼儿相互呼应、联系的,是这个教室的一部分,是他们关注的一部分,这样那些隐含在环境中的目标才会发挥出作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在参与中促发展——“会游戏”的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要与幼儿发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环境与他的关系,感受到他是环境的主人。

1.积极参与小手巧

丰富的教育环境,就像一个展示大厅,大厅中放满了琳琅满目的作品。折、剪、贴、撕、团等制作作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小肌肉协调的能力。

秋天来了,幼儿和教师一起将“三棵大树”移到了教室中,我们利用瓦楞纸的横条、竖条的特点粘成了红叶的树干;利用正反向中心折的方法,粘出了杨树的树干;用颜料刷出了银杏树的树干;用刷画的方法制作出了杨树的叶子;用折小扇子的方法制作了银杏树的叶子,最后大家还一起戳出一条条树枝。三棵大树被幼儿的巧手装饰得漂亮非凡,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尝试了许多制作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小手。

在“中国娃”主题区域游戏中,幼儿在艺术区制作一个又一个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有趣的作品。他们经常会交换自己的作品,在交换中,假装进行买卖的游戏。经过教师与幼儿共同研讨后,大家决定在艺术区开设一个“商店”,将制作的东西放在里面,然后用数学游戏中的货币,进行买卖游戏。因此,班中的多宝格成为幼儿新的游戏区。

从店铺“装修”,起名字、分类、寻找摆设的物品、定价、制定游戏规则……一时间,大家一起忙活了起来。最终,“惊喜店铺”终于正式开张了。我们将商店的名字用毛笔写下来(是小朋友自己写的),贴在扎染的布上;从图片中收集纹样,一针一线缝制民族特色背包;从家中找来画布,剪裁成条,编制书包、椅垫;运用皱纹纸编小辫,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头饰。“惊喜店铺”的开设,让幼儿的创作欲望更加强烈,同时,对自己作品的完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珠子怎样排版更漂亮,编制用什么样的力度更精美,水墨画用什么样的笔锋更适宜,小泥人、风筝、秀包等个性作品出现在“惊喜店铺”中。幼儿这种自发的心理变化就是工匠精神!敬业、精益、创新、专注在每一个幼儿身上体现,在每一次游戏中体现。

2.搭建平台强信心

对小班的幼儿来说,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越早的干预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越是有利。因此在我们的班中专门有一个地方是展示所有幼儿作品的。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是一种被承认的感觉,是幼儿最开心的一件事,相反情绪就会比较低落。我们班的某某小朋友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但是她的心思非常的细腻,在画完棉签画——运动小人后,她一直徘徊在教师的身边,看教师是不是会把她的作品贴在墙上。于是,笔者先拿起了她的作品,快速地布置在墙面上,她马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拉着旁边的小朋友说:“看,那是我画的!”

其实,幼儿的自信心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有时只是对一件很小事情的推动,但是回报是加倍的。

3.主动学习促发展

在“中国娃”的大班主题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了中国娃之行的设计,将中国地图以及幼儿所制作的简报展示出来,并用不同颜色的彩带从北京相连到所去之处。之后,用小脚印的方法将所去之处与简报相连(小脚印相互穿插)。这样的方式,不但能让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介绍,还能通过小脚印的连接,进行“视觉追踪”的游戏。每天在过渡环节中,都能看到幼儿相互比赛看谁先用眼睛找到终点的游戏。

教师与小朋友一起用表格的形式,统计出大家去的最远、最近、最冷、最热以及去的最多的地方并在旁边绘画出旅行的交通工具。这样每次幼儿旅游回来都会跑到这里进行新的统计。

就这样,在与环境相关的游戏中,幼儿逐渐对统计、分类、视觉跟踪这些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展到区域活动中。

4.再现情境真游戏

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是幼儿投入游戏中,自主游戏的基础,包括物质情境、心理情境。物质情境是指,在游戏中教师根据与幼儿讨论后的主题,与他们一起创设各种能看见的,感受到的,接触到的环境。在这种通过各种感官刺激的环境中,幼儿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将情绪、情感投入游戏中。心理情境是指,在游戏中教师本身所有的亲切感、表情、语调以及语言等,是否给予了幼儿自由感、信任感,让其感到舒服与安全。在幼儿园的游戏中,游戏情境会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使他们更加愿意游戏或是放弃游戏。因此,情境的创设是尤为重要的。

有了良好的情境的创设,教师再给予问题、材料等方面的引导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游戏发展。在这种丰富、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幼儿才能大胆地去创造、去尝试。

主题游戏“民族村”的开展,在班级中得到了幼儿的响应。大家制作少数民族的海报,用小讲解员的形式进行介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出现了许多重复性的内容,当重复性的内容多了后,幼儿的积极性也在降低。他们对主题游戏不再那么热衷了,玩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但在春节过后,幼儿自发地玩起了与原来不同的游戏,由此出现了“转机”。几个孩子手里拿着“民族村”的票在扔来扔去,一边扔一边说:“看,我扔得远。”“你这个不行,看我这个都扔在了那头呢!”当游戏结束后,随着幼儿的欢呼声,幼儿一起分享了这个过程。在分享中,教师通过提问使得游戏进入了高潮。“你们知道哪些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游戏吗?”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师,我春节去了庙会,庙会里有套圈,有投篮呢!”“老师,我也玩过套圈,套到什么就可以直接拿走呢,特别棒!”就这样,在我们的讨论中,新的游戏区开始了“热闹的庙会”。

大家一起收集关于庙会的图片,一起绘画庙会的情境,将楼道变成了“庙会”。有的小朋友将展柜中的物品摆在地上,用班级中的“妞妞棒”制作成套圈,开始了与小朋友的套圈比赛。在之后的游戏中,幼儿用积木摆出“喷泉”的造型,用“扭扭棒”制作小花奖品,随后还设计了投篮游戏、照相游戏、拉洋片等游戏。

新游戏的开展,使幼儿游戏的兴致更高,他们在家中发现了更多的传统游戏,并介绍给大家,有摇鼓、陀螺、捻捻转、拉花、泥哨、粘鼻子。而这些游戏再被幼儿创新,从给小猪粘鼻子,到给爸爸粘胡子,给同伴粘鼻子。当幼儿出现自主游戏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自由与鼓励。当幼儿的游戏与主题的开展没有联系时,教师也不用着急,与幼儿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了解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需求。与幼儿一同创设情境,通过情境诱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现,主动创造,大力推动幼儿游戏的开展。

(三)在自然中,主动探索——“会呼吸”的环境

指南指出“教育环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自然环境”。陈鹤琴先生也一贯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并且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一本真正的书。因为它具有感染儿童心灵的力量。大自然是幼儿最喜欢读的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幼儿踏青、远足、秋游、运动会等活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万物,观察、探索周围事物。

秋天到了,我们带着幼儿来到了龙潭湖公园找秋天,在这里,幼儿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捡落叶,然后抛向天空。在一棵银杏树旁我问道:“你们捡了那么多的银杏叶呀,手里那么多,地上还有那么多,抬头看看树呢?”“哈哈,树上的银杏叶都快没了”“那我们去找找还有什么叶子吧!”之后,我带着他们来到了杨树的旁边,幼儿纷纷跑开开始捡起杨树叶。“老师,这是我的,他和我抢!”“不是,是我的,”这时,我借机引导“呀,杨树的叶子怎么那么少呀,我们有的小朋友都没有捡到”。“对啊,我们再找找吧!”幼儿说道。于是我继续说:“抬头看看,杨树的叶子都在哪呢?”“在树上,怎么还不掉下来呀!”就这样,通过在公园里的观察,幼儿知道了,大树的叶子不是一起掉下来的,有的树叶先掉下来,有的树叶后掉下来。

在大自然中,有最好的教育环境,有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可以使之快乐无限,其身体素质、探究欲望、良好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

主题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幼儿的发展密切相连,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创设与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环境会对幼儿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在有准备的、有效的环境中生活、发展是笔者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小朋友创设环境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环境清洁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漫观环境
Let’s DIY Poster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