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

2022-11-22 18:10山西工商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专业

山西工商学院 崔 洁

当前,业内对幼教美术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也对高校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了应对教育趋势,高校应当致力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让学生能成熟运用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素养的培育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定向作用。

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当从学生自我价值挖掘、教学体系调整优化、紧跟社会现实需求等方面落脚,积极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美术创作能力、设计思维、审美品格等方面。本文以“学前教育”“高校学生”“美术素养”等关键词为出发点,分析进行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具体方法,尝试将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学科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为现阶段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考。

一、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培养美术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大多数高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都停留在基础层面,要求学生掌握足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却忽视了学生对教育的使命感,在面向幼儿教学时采用的方法与投入的情感等关键环节,导致很多学生毕业走上岗位后,存在对行业热情度不高、得过且过、缺乏创新实践能力的情况,不仅制约了青年人才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整体的学前教育体系产生了消极影响。事实上,高校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可以让学生看到自我价值、提高自我价值,培养对职业的责任意识,并有扎根行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决心,从而开展积极的教育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性包括以下方面。

(一)创设艺术氛围浓厚的课堂,伴随幼儿发展

布莱顿的“儿童美术心理教育”研究显示:幼儿要经历涂鸦、图示两个阶段的培养,才能形成足以应用于后续发展的肌肉运动和知觉能力,想要培养出相关能力,除了理解图像、兴趣培养、情感积累等技能外,还要通过专业的感知训练,健全儿童以美术为代表的核心素养。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形似而要求幼儿按照固定呆板的模式绘画,那无疑是阻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而掌握足够美术素养的教师,则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引导者,鼓励幼儿培养绘画兴趣,并随之健全三观。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幼儿的绘画能直观反映其内心真实的情感状况,有足够美术素养的教师,能透过画稿看到幼儿在当下阶段的身心发展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不仅能营造出艺术氛围浓厚的情感式课堂,还能让美术成为幼儿的好朋友,伴随他们成长。

(二)营造审美想象空间,使幼儿掌握创造能力

虽然,我国现代教育起步比西方国家较晚,但我国的教育体系是一脉传承,具有延绵不绝的连续性,所以核心素养的注入,是我国教育迅速弥补差异的一条捷径,能充分衔接起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学前教育与高校教育顺利结合起来,运用高等教育的思维,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凝聚起两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

(三)促使教师进行多学科融合,提升教育应用水平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让其掌握绘画技能,而是在练习绘画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眼、手等器官,并积累包括审美、表达、思考、创新在内的综合素质。在美学中,有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说法,代表人的左右脑、理性与感性,根据美术教育的特性,可以将其看作日神与酒神的结合体,幼儿既能接受具体的形象教学,感受色彩、线条、光线、造型的变化,又能从中得到感性的认识,并不断激发记忆力、感知力、创造力和对生命旺盛的热爱力,可谓一举多得,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切实提升了教育应用水平。

同时,具有足够美术素养的幼儿教师,能在幼儿园营造积极的艺术教育氛围,满足幼儿教育高体验度和互动性的要求,并与将来要开展的各类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有效提高综合教育的效果,做好幼小衔接,让幼儿既能得到知识,又能获得审美体验,在升入小学后,依旧能秉承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去追求生活的美、学习的美、人生的美。

二、当前开展美术核心素养培育时暴露的问题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对未来教育者的教育更是如此,需要高校等培养机构开展精细化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存在起步晚、评估体系不完善、社会重视度不高、师资不成熟、培养模式单一、缺乏生动的活动设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进程。而美术本身不是主课之一,容易被人忽略,很多人心中还存在幼儿不懂艺术的偏见,导致相关专业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缺乏教学积极性,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才能让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的速度大大提升。

(一)相关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高质量评价标准

通过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核心素养培育,能让青年学子在艺术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专业技能与艺术素质,并在未来走入幼儿教师行业后,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根据每一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但是,现阶段各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存在经验不足、缺乏创新力、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很多学生哪怕大学四年一直在接受美术专业课和绘画理论课的教育,仍然缺乏足够的审美品鉴能力。而学前教育专业在现阶段,也没有太多与幼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美术书籍,大多数课本还是以单纯的美术教育为主。

另外,很多学生离开大学走上岗位后,会出现懈怠,因为美术教育仍处在一个不完善的尴尬阶段,相关课程几乎没有评价标准与检验体系,幼儿教师的发挥较为随性,且没有约束他们严格把控质量的系统,很多幼儿教师除了后劲不足,还存在得过且过的教学应付心态。更有甚者,由于个人素质不高,所以在学前教育中滥用职权,面对幼儿存在高人一等的错误想法,言行举止对幼儿产生恶劣的心理阴影,这种教育界的败类,更应当通过核心素质的检验尽早识别出来,高校更要如实记录在其个人评估档案中,避免他们走入学前教育行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美术专业师资不充裕,缺乏高水平学者参与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多是学习美术相关专业,他们经验丰富,但术业有专攻,在学前美术教育上欠缺经验,高水平的美术类学者又大多专攻美术专业,几乎不会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授课,这就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师资格始终不充足的尴尬处境。而人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便会形成恶性循环,没有该类青年人才被培养出来,也就没有进一步的教学传承,导致现阶段刻板的教学定式无法被打破,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的教育系统,按照学前到高等,其师资水平也呈现出对应的明显划分,在某些落后地区,学前教育体系中,美术等艺术学科根本不被重视,甚至很多课程的教师本身学历、积累的素养都不高。当一个行业缺乏亮眼的人才时,就越会被社会所忽视,高校不会重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优秀的人才不愿意走入学前教育行业,很多人上学前教育专业仅仅把其作为谋求学历,寻找其他工作的踏板,形成恶性循环,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培育素养的途径单一,活动形式缺乏多样性

设计优质教学活动的前提在于设计者本身具备足够的审美、创作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审美练习,构建起成熟的创作品质。但是,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过程中,偏向于纸上谈兵,没有跟社会建立起足够的联系,环境封闭,很少带学生走入充溢着美学氛围的场合中。学生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美学体验,不能熟练运用图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也就无法将美带入未来的学前教育实战课堂中。

三、持续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研究美术素养内外表现,制定完善评价系统

根据学术界的普遍认知,美术素养分为审美态度、理论知识、鉴赏能力、美学观念、教学技能五大方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注重开展“五位一体”的协同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及时补充教育资源,让其学习包括创意规划、造型设计、工笔美术及审美评论在内的专业美术知识。高校还要围绕这五大重点,制定科学翔实、有可行性的教学与评价系统,利用有限的课时安排,最大限度地强化教育成效。结合幼教的标准和学龄前幼儿的特征,各幼儿园也要建立相对应的评估制度,考核教师的工作完成质量。

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这门专业围绕幼儿的需求开展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素养培育的过程中,还要适时加入符合幼儿年龄段的艺术教育和心理解读课程,让学生能及早进入幼儿世界,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评估,为将来走入教育行业做准备。高校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设计教学重点,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外,还应当加入艺术鉴赏、手工艺制作、环境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实践,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从积累基础知识、重视知识整合、适配职业需求等方面着手,让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个人能力,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布置课堂空间,满足不同情况幼儿的受教育需求,让美学艺术的种子植根幼儿心中,并伴随他们未来的成长,变为参天大树,给予其终身取之不竭的积极能量。

(二)科学规范培养相关人才,打造健康教学产业链

学前教育人才的匮乏属于社会问题,需要教育部门持续重视问题,加强对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扶持,与高校建立人才孵化基地,给予福利支持,打造高校间的交流平台,造就一批批有理想有抱负,能踏实肯干,还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艺术类学前教育青年人才,打造持续健康的教学产业链,当这批青年人更加成熟时,尝试走入高校教学岗位,用专业的学前教育和美术素养,培养更多青年人,达到生生不息,持续繁荣的目的。当产业链形成后,就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演示、设问、讲述等方法,让学生在不同模式的体验中,拓展思维,敢于打破传统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走出校门之后,依旧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问题,带来更高质量的教育。

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岗位教师的考察,让学生接受职业规划训练,提前进入教学实战,给予幼儿积极的美学体验,用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之心对待世间万物,增进对世界的热爱。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要提高相关美术类教师的门槛,专业技能和各类知识缺一不可,不录取只偏向于一方面的教师,对已经录取的此类教师,加强培训,并制定合格标准,定期开展素质检验,对表现不好的人,多次培训之后仍不见成效的,进行辞退或调岗等处理。如此才能让教师杜绝得过且过的念头,不断谋求上进,呈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建设包容理解环境,激发相关专业学子谋变图新

美术素养的形成难以一日千里,需要沉心静气耐心打磨。学前教育的教授要紧跟最新的教学潮流,不断将国内外最新的理念和技能教给青年学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从艺术作品展、美术竞赛、教育心理研究室,甚至是舞美精良的剧院中,汲取美术的能量,致力于让以美术为代表的艺术素养,美化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与生活中的美好结合起来,使其热爱学前教育与美术糅合起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形成充满理解和包容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中,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和教研,持续谋变图新。

学生要积极争取,多走出校门,参观艺术展、博物馆等,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到更广阔的世界,体验山川河流、四时风光,勇敢地与艺术家开展交流,珍惜并把握每一个接触美术等艺术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校生还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暑期教学,帮助山村的孩子接触美术,在服务与志愿中博闻广识,将所见所得转化为所想所思,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应用这些能力,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再度思考和创新。

四、结语

美术素养属于艺术素养,是幼儿成长为一个三观健全、身心健康的人的必要条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当懂得如何启发幼儿超越绘画技巧的单一层面,在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课堂中,向着更多层次的美学素养做探索,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强化参与态度,懂得运用创作表现内心,并及时开展反馈,表达出自己的所想所得。

综上,在高校学前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具备重要的价值,这不仅是当前的教育需要,更是推动社会发展、改变相关行业现状的重要催化剂。高校与学生应当达成共识,在充满氛围感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教育责任心、行业规划能力、教学实操水平,以应对我国蓬勃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打造让幼儿受益的精品课堂,让传统的学前教育系统发生由内而外的积极转变,注入源源不绝的发展动能。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专业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部分专业介绍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