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022-11-22 02:37何友德
求知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笔者情境素养

摘 要:如今,地理教学逐步向地理实践活动方向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熟悉地理教学环境,深入了解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特点,根据实际制订适宜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结合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真实情境中不同的地理教学资源,通过剖析图片信息、模拟实验探究、模拟生活情境和融合信息技术等方式,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真实情境;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流水侵蚀地貌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9CJC07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友德(1969—),男,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笔者所在的学校属张家界市,其地处武陵山腹地,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量丰沛,流水侵蚀地貌发育良好,而且分布广泛,为开展地理真实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地理实践活动的天然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天然课堂,用相机记录典型地貌,通过剖析图片信息、模拟实验探究、模拟生活情境和融合信息技术等方式,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钻研课程标准,熟悉地理环境,让教学因地制宜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师应将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笔者所在的学校所属市域——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区腹地,澧水河的中上游,西与云贵高原相连,地形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岩溶。张家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河流地貌发育典型,峡谷、瀑布、江心洲、河漫滩、河流阶地等地貌形态应有尽有,为流水侵蚀地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流水侵蚀地貌的天然课堂。凭借优越的资源条件,教师可开展地理研究性教学或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强化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勤观察、多思考,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拓展学生的成长途径。

二、巧用信息技术,了解学生学情,让目标符合实际

为了了解真实的学情,笔者对所教班级共108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学生作答的意愿较强,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综合实践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可以广泛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而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更喜欢考察、实验和调查等活动类型,喜欢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为此,笔者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利用家乡澧水河流域的代表区域——茅岩河、太极村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视频、照片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环境中认识河流侵蚀地貌,描述其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感受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2)利用家乡澧水河流域的代表区域——茅岩河、太极村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视频、照片资料,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并探究该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利用因地制宜的思想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3)在澧水河流域的代表区域——茅岩河、太极村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和模拟实验,让学生探究峡谷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运用真实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让教学有的放矢

笔者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用相机等设备采集地理素材,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视频和照片进行观察、讨论、归纳、总结以及开展活动探究等,较好地完成峡谷、河流阶地等主要知识的教学,最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假如你是该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面对这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你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懂得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四、融合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让素养培养水到渠成

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带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学生来到流水侵蚀地貌发育典型的茅岩河和太极村两地进行考察、拍摄图片等,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拍摄和收集到的视频、照片资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利用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并通过深入剖析照片、模拟实验探究、创设生活情境和融合信息技术等方式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水到渠成。

(一)融合信息技术,增进学生的区域认知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课堂上,笔者把学生拍来的茅岩河大峡谷的影像资料与金鞭溪大峡谷、槟榔谷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长江三峡中的巫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影像做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下问题:这些峡谷两岸的地势怎样?谷底被什么占据?河谷的深度与谷地的宽度哪一个大?这样的地貌形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人们的生活又会受到哪些影响?这样层层剖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认识,以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弥补了学生不能到现场的不足,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因为视频、照片中有同班同学出现,其他学生会感到亲切,进而在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地貌形态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思维方法,提升區域认知水平。

(二)模擬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研态度,提升学生的科学品质。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其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更好地观察地理环境及感悟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峡谷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学生由于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或实践体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让知识易于理解,笔者决定通过模拟实验来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让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做模拟实验,同时向所有学生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试着归纳峡谷形成的原因;(2)说说这个实验的成功之处;(3)说说实验存在的不足;(4)回归现实,思考茅岩河大峡谷是如何形成的。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模拟实验,探究实验得失,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更好地观察和感悟,以增强其行动意识,提高其行动能力,强化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剖析图片信息,启迪学生的综合思维

图片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既有利于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又能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思维活动,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创造。

在学生理解峡谷和河流阶地的特征后,为了深入挖掘图片信息内容,笔者提问:“该地貌形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笔者引导学生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探究,在谈到高山深谷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时,有学生说平地少影响了种植业的发展,但勤劳聪慧的人们开垦梯田,不仅增加了种植面积,而且有些地方现在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家乡森林公园的空中田园、宝子盖梯田,云南的哈尼梯田以及广西的龙脊梯田等。在一张龙凤梯田的照片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梯田的东边有一块森林没有被开辟为梯田,有学生认为可以开,也有学生认为不妥,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片信息。班内学生就此话题形成两大组,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层层剖析,学生发现这片地方坡度大、地势陡峭,如果开垦成梯田弊大于利,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图片信息进行深入剖析,学生不仅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模拟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意识,笔者设计了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的活动:假如你是该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面对这个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呢?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有学生说:“我家在丘陵缓坡种霉茶,不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也有学生说:“我家种的是猕猴桃,也能产生这样的价值和实现新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深入学生心田。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视频或自己掌握的相关资料,为茅岩河大峡谷代言,写一篇简短的导游词。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既丰富了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五)反思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带领全班学生去茅岩河段和太极村这两个河流侵蚀地貌发育典型的地方不太现实,所以笔者只带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学生到现场研学并拍摄相应的视频、照片,利用信息技术把这些视频、照片整合到课件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自然地理要素,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地理事物,懂得自然规律,学会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更好地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略有遗憾的是,笔者没能让所有的学生到流水侵蚀地貌现场,但笔者依然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获得启发,走进自然,融入生活,多观察,勤思考,知行合一,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笔者情境素养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