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22-11-23 01:0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动作

李 敏

(长沙学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长沙 410116)

作为全球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也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这都是源自该教学方式当中充满了生命力和普适性。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就已经引进到了国内,而且举行了很多次的培训,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教育领域当中快速普及。目前,奥尔夫教学法不仅应用到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更多的是应用到了学前教育领域当中,尤其是学生园教学阶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含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融合了舞蹈和学生的音乐、语言等。同比传统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固定化、规范化的课堂,从而能让学生能够在放松、自由的状态下加入教育活动当中,所以非常适合学前学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具有综合性、创造性等特点,所以应用在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而言,正是因为自由、舒适、放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学习当中,所以广大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和特点

1.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创始人奥尔夫曾说过,“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被每个人学会和体验,并且适合儿童”。从奥尔夫的言语中能够充分的看出,该种教学方式适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适合学前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天性。同时,在学前教育当中,需要从生活中提取元素,让学生能够认知,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系统,从而引导学生从肢体、视觉、语言等方面,由模仿到学习,由学习到感知,由感知到表达的整个过程,并不是要求学生硬性参与到表演当中。

2.人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出发和终点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音乐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能够看到充满了人本主义,而且其内容的意义远超音乐技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本性的体现是吸纳全球不同的音乐、文化、价值观等,而不是固守某个地区。所以在学前教育当中,奥尔夫指出需要顺应学生的本性。这就意味着,不同地区、国家的学前教育当中,要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不是直接照搬教材。而且在艺术教育方面要通过自然、放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相应的艺术体验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同伴进行交流、创造。另外,奥尔夫教育法不仅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还适用于全年龄段,并且能给人带来学习的快乐。

3.创造性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当中,节奏型乐器的使用非常常见。而节奏性乐器能够满足即兴演奏的需求,奥尔夫指出即兴演奏是音乐发展中最古老、自然的方式,所以需要尽可能地将乐器利用起来。而要实现乐器和学生的共鸣和交流,就需要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地进行演奏。而且演奏过程要避免出现人为障碍,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乐器的特点,并且能从中进行即兴创造。

4.综合性

奥尔夫教学法创始人奥尔夫的音乐经济主要集中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当中,所以其思想的成长受戏剧、舞蹈、诗歌等影响比较深刻,所以奥尔夫的音乐创作就集中在音乐戏曲上,这也集中体现了艺术的综合性观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当中,通常会结合歌唱、演奏、舞蹈等,这也体现了艺术的综合性。同时,奥尔夫也指出,音乐、动作是天然合一的,听觉、运动也是统一的,所以在学前教育当中,无论是动作还是音乐的配合都不强调,同时这也是人类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该教学方式突破了原本的“音本体”概念,而是强调了“乐本体”概念,乐本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音乐美学的观念之一,在具体的行为角度来看,音乐表现分为动作、舞蹈、语言等,这也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综合性[2]。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

1.音乐教学实践

(1)声势教学法

该教学法是通过学生的手、头、肩、腿、脚部位的拍打,如使用拍手、手拍头、拍肩膀、拍双腿、跺脚等动作,引导学生用身体感受节奏、律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另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有八套声势动作,四个八拍加手脚组合形成的动作,该组动作是由易到难,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协调性,还能让学生掌握音乐节拍,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同时,奥尔夫的动作组合并非教条,而是随着幼教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音乐,选择不同形式、难度的动作组合,从而将教学理论、实践有效结合[3]。

例如,教师用以下节拍作为案例。×× × │ ×× × │×× ×× │ ×× × ││,同学 们,大家 好,我们 一起 去跳 绳。×× × │ ×× × │ ×× ×× │ ×× × ││,不行啊,为什么小白鞋子 少一 个。通过这个音乐案例,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其步骤为,学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拍手的动作节奏,该动作需要进行反复熟悉,最少循环四次;让学生自己进行自由拍手找节拍;教师播放相应的音乐节奏或者曲目,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拍手练习;最后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打击乐器,从而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即兴伴奏。

(2)整体教学法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整体教学法是非常适合打击乐器教学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比较适合进行整体伴奏。但是整体教学法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教师并不是将曲子分解开,分成小段教给学生,而是先引导学生倾听、感受整个声部,然后将不同声部保持在统一协调。

例如,教师在教学四拍的音乐过程中,如,× × ××│× × × ×│× × × ×│× × × × ││。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形成四个小组,然后不同的小组演奏不同的一拍,经过熟悉之后,教师在播放该音乐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通过手头的打击乐器参与到演奏当中。

2.舞蹈教学实践

(1)情景模拟

在学前舞蹈教育当中,例如用到歌曲《虫儿飞》,歌词内容是,“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在播放这个音乐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认知力,如夜晚的树林,漫天的繁星,萤火虫地飞舞,思念的含义,流星的璀璨,玫瑰的枯萎,风吹过的感知,需要人陪着的动作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的感知和认知形成不同的动作,然后让学生将各种动作进行连贯的表达,进而形成一支学生自己的且生动的舞蹈。

(2)节奏训练法

学前学生年龄非常小,所以其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明显不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学生舞蹈编排时,要选择适当的音乐。如学生园小班学生年龄最小,没有社会经验,那么教师就可以选择二哥《小星星》。

3.游戏教学实践

(1)表演法

学前教育的游戏教学当中,教师大多会选择学生都比较了解,或者对故事有认知的情节,从而让学生用表演游戏等方式进行表达。一般而言表演法包含两种,一种是角色扮演,一种是故事表演。首先是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仿、想象扮演某个角色,从而展现这个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一般这些游戏都会有主题,例如,娃娃家、超市等,所以角色扮演游戏同时也是主题游戏。角色游戏特点就是以物代物,同时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的虚构和想象,都是学生发展认知能力的重要过程。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过家家》,有的学生在扮演妈妈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扮演的孩子不听话、不乖,不停地哭闹,就把手放在孩子额头,“哎呀,额头这么烫啊,肯定是发烧了,快点把孩子送医院治疗吧”。然后扮演妈妈的学生就会将扮演孩子的学生抱往医院,然后在院子里转圈模仿在医院挂号、找医生,然后找护士打针,然后抱着孩子回家,孩子就不哭闹了。其次是故事表演。在学前游戏教育当中,教师组织的表演游戏大多都会从学生都知道的童话故事从选择片段,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且利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作品内容[4]。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故事表演游戏《小红帽》时,其中的角色有小红帽、外婆、大灰狼、猎人、小红帽妈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角色,然后按照故事内容进行表演。一般在故事表演游戏当中,学生立足自己的情感和社会经验,基本都会选小红帽、猎人两个角色,同时学生也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小红帽表现得非常聪明、勇敢、正义,而这个过程就能让学生从故事表演过程中锻炼认知、情感等。

(2)图谱法

图谱法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认为最简单的图画把音乐展现出来,这种方法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方法之一。但图谱法应用在游戏教学当中,同比音乐教学更为适合。主要是因为图谱法在音乐教学当中无法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产生认知,而是辅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故事含义。所以学生游戏教学当中采用图谱法更为合适,也能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画的方式叙述游戏故事,通过绘本的方式练习叙事能力。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具体应用中表明,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师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以及音乐修养,才能有充分发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但是我国当下一些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音乐专业水平和素养,以及教育水平都相对比较弱,而且在具体教学中也缺乏音乐方面的教学技巧。另外,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也比较落后,无法充分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以只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音乐素养,以及优良的职业道德等,并且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才能充分发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价值。

2.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学前教育的学生,其年龄基本处于三到六岁,该阶段的学生社会认知和生活经验都非常少,而且对身边的所有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该阶段学生也是培养其创造力、想象力的最佳阶段。在学前教育阶段,合理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应用到日常教育当中,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详细了解所有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但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不断对教学方法、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塑造优质学习环境和气氛。在教学方法方面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如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例如,学生教师在歌谣《小手爬》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在“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这句歌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这句演唱过程中从低音攀升到高音,后面的歌词从高音到低音,在动作方面的教学则是坐在地上,变化成为屈膝和平放脚,双手则跟随歌词,做出爬的动作爬到头顶,然后跟随后两句歌词从头顶再到脚,通过这一组动作,让学生对歌词含义、高音低音等元素有足够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5]。

3.加强即兴创作教学

在学前教育阶段,学生因为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所以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而且对音乐包含的情感、思想等的认知和见解也各有不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需要重点关注和强化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即兴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音乐进行感知和领悟,也可以在即兴创作过程中对歌词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或者加入舞蹈动作等,从而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扩散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歌谣《两只老虎》的时候,针对歌词“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直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就可以引导学生立足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对歌词进行改编,从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畅想空间,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自己改编的歌词说出自己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思想品德,以及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4.教学评价多元化

学前教育中的传统教学模式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其教学评价体系仍旧比较单一且死板,而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片面性,无法真实且综合性的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学前教育当中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并且将教学评价多元化。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评价的核心转为审美教育,同时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其次,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中,不能单纯从其学习成果的展现进行评价,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力,以及平时在学习当中的课堂表现,等等,从而实现综合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需要积极使用激励评价,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5.合理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学前学生因为年龄原因,大多都比较喜欢游戏,所以在学前教育中采用游戏化教学,能够事半功倍。奥尔夫音乐教学应用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在做游戏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切身感受,了解、认知学习的音乐知识,而不是通过传统应试教育的方式教学生怎么唱。例如,教师在歌谣《幸福拍手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游戏学习歌谣。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利用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提出问题,“大家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最开心、最幸福,如果你感到开心时如何表达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当中,然后将这首歌导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顺着歌谣的节奏、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开心。最后,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加入部分音乐小知识作为课堂知识延伸,从而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通过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而且能够确保学生处于开心、放松的状态,同时,在这个状态下,培养学生形体训练和节奏感比较容易,能让学生对节奏感有更深刻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方面的兴趣。

6.强化学生即兴创作表演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当中,即兴创作表演是其特点之一。通过这个特点,让学生通过乐器的演奏加入课堂表演和教学活动当中,而且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就能在课堂当中塑造出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和表演能力。而且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敲打方法之下,会有不同的音效效果,而且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也不同。在学前教育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可以通过引领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风格、音效等,鼓励学生敲打乐器,通过感知不同的音效和节奏,让学生切实了解、认知不同乐器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够充分释放自己,并且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进而在课堂中逐渐培养、锻炼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节奏感,以及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7.合理应用本土文化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包含了原本性特点,而学前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唱歌学习音乐也是其中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是教师在课堂中领唱,学生集体跟唱的方式学习,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非常单一,且教学效果极其有限。但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唱歌教学也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而且教学方式非常多样化,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独唱,也可以是引导学生合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分别担任重唱组或者伴唱组完成演唱。总而言之,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变,也更为适合学前学生的教学。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角度来看,其音乐内容教学方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同时也决定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非常注重本土文化和音乐。通过本土文化、语言、童谣、民歌等元素融入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而且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音乐魅力。另外,通过多种文化、音乐的融合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内容相似却各有不同的音乐,以及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同时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而且也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民族风格。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当中,合理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要不断加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普及和应用,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精华不断创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动作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下一个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