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2-11-23 02:41张耀民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蓝田药材中药材

李 帆 张耀民

为推动陕西蓝田中药材产业发展, 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强化市场建设,实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依据国务院办公厅《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结合蓝田中药材发展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药材资源丰富,发展条件优越 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县内川、原、岭、山皆有,土壤类别多样,海拔落差较大,在418~2 449 m 之间,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林木种类繁多, 中草药各类资源分布广泛, 年降雨量833 mm,年平均气温13 ℃,四季分明,最冷月份(1 月)平均气温-1.2 ℃,最热月份(7 月)平均气温26.3 ℃。 10 月至次年4 月昼夜温差在8~10 ℃,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多种中药材和药用菌生长繁育。

据县农业区划介绍,《蓝田县中草药选编》记载,蓝田有植物药、动物药及其他药物资源共计1 538 种。 其中主要常用药物50 余种,主要分布于秦岭山地和横岭丘陵地带。 猪苓、天麻、苍术、连翘、五味子、菖蒲为山区特产,黄芩、柴胡、苦参为岭区特产,出产甚富。 传统栽培的道地药材有天麻、猪苓、重楼、五味子、黄芩、柴胡、金银花、连翘、黄精、苦参10 种中药材。 蓝田天麻品牌历史悠久, 一直在陕西关中及西北药材市场独领风骚。

1.2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产业之一, 集中资金优势, 着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截至目前蓝田县野生药材面积4 900 亩, 人工栽培道地药材面积7 255 亩, 分布于全县16 个镇的80 个行政村。 种植品种以天麻、猪苓、黄芩、苍术、连翘为主,搭配品种有柴胡、桔梗、金银花、半夏、银杏、山茱萸、黄精、重楼、白芨、远志等10 余种,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见表1。 天麻、猪苓、连翘、五味子、重楼分布于蓝田东南部山区,是山区群众经济的支柱产业,黄芩、苍术、柴胡主要分布于横岭丘陵地带, 种植较多的有华胥、洩湖、葛牌、九间房、灞源、辋川、玉山、孟村等镇。

1.3 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典型大户不断涌现 近年来蓝田中药材专业合作和种植大户发展迅速, 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3 个,种植大户32 个,各类中药材实用人才和乡土专家24 人,围绕中药材产业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广泛建立起产品销售网络,积极为中药材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药农的科学种植技术水平和种植效益,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药材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也解决了药农生产中缺技术、缺信息、产品销售难等许多问题, 为蓝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性的推动作用。

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学管理水平较低, 药材产量质量不高,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 蓝田中药材生产虽然发展迅速,但有数量没有质量,总体效益不高,主要是因为科学管理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一是科技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力量薄弱。目前中药材栽培、 加工的技术人员不多, 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二是药农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一定的生产、加工技术,产量和质量上不去,影响种植效益。三是良种推广步伐缓慢,如良种金银花、高产优质天麻、猪苓等许多优良品种推广比较缓慢。

2.2 流通领域不畅,缺少中药材市场信息和相关的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稳定的销售网络还未形成 目前, 蓝田没有完善的中药材集散交易市场,销售主要依靠上门收购,也没有中医药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尚未形成,加之药材种植较分散,且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农民卖药难的现象比较突出。

2.3 市场价格波动对群众生产积极性影响较大 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群众生产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种植风险大,影响群众种植和发展积极性。

3 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立足蓝田特色中药材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依托科技支撑,结合国家扶贫惠农政策,科学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加快中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 饮片提取物及市场流通体系的全产业链培育,推动蓝田特色中药材集约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提高蓝田中药材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蓝田中药材产业化水平。

3.1 发展思路

1)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争取政策支持。结合蓝田“十三五规划”,制定蓝田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市中药材发展政策, 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土地流转,使分散的小农生产、粗放的经营管理转变为规模化、 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2)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打破原有各涉农科技部门的界限,加强联合与合作,依托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联合中药行业协会、研究会,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建立一个完整的药材种植推广体系队伍,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3)坚持提高产量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加快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法,和种植、研发、生产经营规范要求,按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示范化生产经营原则,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推广单位+基地” 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实施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以效益和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争创精品名牌,把县域内外各自为战的无序竞争和生产力整合起来, 大力拓展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促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4)坚持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栽培比农作物栽培历史短得多, 绝大部分只有几十年的引种栽培史,利用时间不长,药材种子种苗的纯正性是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借鉴陕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经验,优先发展、补强蓝田现有市场和种植基础的优势药材种类, 加强对紧缺中药材的保护和野生品种的人工栽培研究,时中药材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

3.2 对策建议 用5 年时间使主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 000 亩, 以南山及岭区为重点,由分散种植逐步规范化集中连片种植。 实现10个千亩乡镇,10 个500 亩村,50 个百亩专业大户。 重点发展“两带、一板块、一基地”。 即:葛牌镇、小寨镇、辋川镇、灞源镇等为重点的山区猪苓、天麻、五味子、重楼种植带,以华胥镇、洩湖镇、玉山镇为重点的半岭、岭区黄芩、苍术、柴胡种植带,以蓝关镇、焦岱镇、前卫镇为重点的黄精种植板块和以九间房镇穆家堰村为重点的金银花种植基地。

1)加快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工作。 据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 蓝田共有正品药物资源127 种,尽管大部分蕴藏量较大,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滥采、过度开发已使一些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如猪苓、苍术、黄精、重楼等。 尤其是重楼,市场价格高,一些采挖者疯狂滥挖,屡禁不止。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群众的资源保护意识, 不断提高这一特殊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对国家已列入动植物保护品种的中药材,积极开发家种、家养。

2)规范化生产。 一是种质优质化。 尽快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圃, 开展濒危植物类药材的基源鉴定和筛选优良种质工作,防止品种退化。二是引种合理化。根据野生药材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地点引种和栽培。 引种要以道地药材为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建立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保证优质、高产、高效地发展中药材生产。三是管理科学化。应加强对中药材生产田间管理和人工驯养的技术指导, 做好产量预测、市场行情及供求情况分析,尽量保证产、供、销均衡化,防止大起大落,引导药材有序生产。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推进中药材生产快速及可持续发展。

3)科学化生产。 一是加快野生中药材变家种的抚育栽培,加强中药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建立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等措施,提高药材产量及质量。二是病虫害绿色防治。以生产“无公害绿色药材”为目标,采取低毒农药开展防治措施,采用生物防治法,推进中药材病虫防治工作绿色化。

4)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推进道地中药材基地的认证。 加快中药材种植GAP 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科学化、规范化,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产业。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条件,选择蓝田道地中药材黄芩、苍术作为主要品种,利用3~5 年时间,实现现有中药材天麻、猪苓、黄芩、苍术、连翘、金银花、黄精、苦参、桔梗、重楼等的良种繁育和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在种植示范园建设上,推进中药材GAP 基地建设,有效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 带动和促进蓝田中药材种植的健康发展。 同时,采取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作、带动农民的运行机制,鼓励引导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研单位参与中药材示范园建设, 为药农提供专业化指导和权威的市场行情分析, 着力推进蓝田中药材GAP 示范基地建设。

5)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 强化蓝田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 强化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 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办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对中药材进行合理的加工炮制。 规范中药材生产加工标准, 争取省市药材生产管理部门对蓝田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的认证。

6)合理利用优势资源,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开发,规模种植。实施科技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整体提升中药材产业化水平为目标, 加快推广中药材GAP 规范化种植标准为中心,规模效益明显为目的。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使中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蓝田药材中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我蓝田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拎什么
放风筝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