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生产应向动态管理要效益

2022-11-23 02:41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结果枝主枝树体

庞 英

四川泸定是我国西南高地苹果生产的典型代表之一, 其海拔2 500 m 左右的半高山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15 ℃以上,年降水量664 mm, 年均日照时数1 323 小时,全年无霜期279 天,适宜多种水果种植。尤其是泸定半高山苹果色鲜、肉脆、含糖量高、成熟早,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针对泸定半高山苹果产生现状, 为保证苹果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今后应在充分掌握果园发展规律基础上, 在生产中实行动态管理, 通过量增量减的调节来保证质的稳定,才能将果园管好,管出效益。

1 果园密度的动态管理

传统果园管理栽培密度从栽树到挖树基本不变。 果树是多年生植物,一般都栽得比较稀,树小的时候覆盖率低,产量上升缓慢,存在很大弊端。

认识到这种不足之处后, 建果园就栽的密了, 这样虽然前期产量上升快, 但进入结果期后,果园极易郁闭,光照易恶化,后期产量、质量没有保障。

之后, 我们将密植和稀植的优点进行有机组合, 形成了现代果树生产中的计划密植栽培方式, 建园时先将果树栽密, 以后随着树冠扩大, 果园出现郁闭时再隔行或隔株挖除移栽或间伐,以确保产量、质量和效益稳定。

像目前乔化苹果园多采用3 m 的株距, 4~5 m 的行距建园,树龄15~20 年时,隔株间伐改造成株距4~5 m、 行距6 m, 每亩栽植株数由45~56 株降低到 22~28 株。 可保持果园在较长时间内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果园密植情况下, 郁闭现象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生产中我们发现,如果直接采用隔株间伐,会造成产量的大幅下降,对生产效益形成较大影响, 因而在解决郁闭问题时也有了渐进性思维: 对所栽植的树采用永久株和临时株区别对待,永久株是长久生长结果的植株,临时株是暂时占领空间结果的植株, 临时株根据空间大小进行控制, 可在株间出现交接时先将临时株的交接枝锯除,为永久枝的扩展腾出空间,这样临时株就会越来越“扁”。

随着永久株的扩展, 临时株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逐渐变小,直至最终挖除,这样可保证果园整个生长周期产量、 质量和生产效益达到最佳, 避免在果园出现郁闭时对相互交接的两枝同时动锯,导致两枝后部冒条,两枝都报废的情况发生。

2 树高的动态管理

果树都有极端向上生长的习性, 通常1~1.5 m 高的苹果树苗栽植后如果放任生长,树龄20 年时可以长至7~8 m 高,核桃树甚至可以长至20~30 m 高。对果树而言,树体过高是没有农艺价值的,过高处疏花疏果、套袋摘袋、果实采收无法进行,喷药时农药难以到达,易受病虫危害,所结果实没有商品价值。因而在生产中要加强人为干预,在树长到一定高度后,要控制向高生长,保证高处所结果实人为管理能够到达,常用技术措施就是落头。但是落头也有技术要求,如果落头过猛,会破坏地上地下平衡,发生冒条现象, 因而我们通常采用逐年落头的方法,用3~4 年将树高降到适宜范围。

像苹果树, 目前较适宜的高度为3.5 m 以内,树高超过3.5 m 的,可先将树头拉弯变成主枝,让其结果2~3 年,以果控冠,待下部枝变粗,能很好地分散水分和营养后, 再将上部树头锯除,这样效果最理想。

3 枝量的动态管理

果树栽植后,枝量由少到多,中央领导干上主枝数和主枝上的结果枝组是同步增加的。 比如,改良纺锤树形培养时,主枝数量由刚栽上的0 个到成形后10~12 个, 结果枝组随着主枝数的增加会逐年增多,这在幼树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幼树期整体上通风透光良好, 结果主要靠枝量,只要枝量增加,覆盖率就会提高,光合产物积累就多,有利于产量提高,因而幼树期提倡轻剪多留枝。

但是,并非枝量越大越好。当枝量达到一定限度后,枝与枝间会相互遮阴,导致部分枝条见不到阳光,丧失成花能力,变成寄生枝。 寄生枝会消耗大量的树体营养,对产量形成非常不利,因而在进入盛果期后,结果要靠阳光。为了提高光照水平,引光入冠,生产中对过多的枝要进行疏除处理。

由于照进树冠内膛的光照主要由顶光、 侧光和地面反射光组成, 因而引光入冠就要从以下3 方面着手: 一是将顶部遮光枝锯除, 增加顶部进光量, 生产中称之为落头; 二是将中央领导干上过多的枝锯掉, 增加侧面进光量, 生产中称之为开层; 三是将过低的枝锯除, 增加地面光照, 提高反射光进光量, 生产中称之为提干。 这样可通过上中下全方位优化改善光照条件。

同样,主枝上结果枝组过密的情况下,枝组间也会相互遮阴,影响成花结果能力,因而在枝组间相互影响时,要逐步拉开枝组间距,比如在苹果生产中,将枝组间距拉到20 cm 左右时,可保证枝枝见光,果果向阳。

总而言之,在幼树期要增加枝量,到大量结果之后,枝量达到一定限度(苹果、梨亩枝量达到8 万条),要控制枝量,减少主枝数量,拉开枝组间距,以确保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4 枝条粗度的动态管理

枝的生长属于营养生长范畴, 营养生长越旺盛,消耗营养越多,对产量形成越不利,因而生产中控制枝的粗度是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为保证树体有良好的结果状况, 现代果树生产中对枝的粗度控制贯穿于生产管理始终。树形培养时严格控制枝干比, 防止过粗枝的出现,保持中干粗、主枝细,主枝粗、结果枝细,才能多结果、结好果,这种观念广大果农是高度认同的。因而,现在流行苗木栽植后打光干,目的是有效拉开枝干比,更好地促进中干增粗。 有的果农在生产中连续两年打光干,效果会更加明显。

进入结果期后, 对结果枝通过去大留小的方法,逐年去除过粗的消耗性枝,促使树体营养向成花结果方向转移,提高树体结果能力。这是修剪方面发生的最大变化。实践证明,这样管理更符合果树(苹果)生长结果规律,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5 结果枝的动态管理

苹果结果枝具有“1 年条,2 年花,3 年把果挂”的习性,通常新发生的枝条需要3 年才能进入结果期。 进入结果期后,如果管控得当,可连续结4~5 年优质果,之后结果能力会逐渐下降,所结果实品质逐渐变劣,果个变小。在管理中要顺应这一规律,幼树期多采用轻剪缓放手法,促使大量新条成花结果, 保持枝龄相对大的枝结果,以利于产量提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树老枝结果”。

到大量结果后,特别是进入衰老期的树,大多发枝能力下降,树体新生枝量不足,大部分结果枝结果年限过长,老化现象明显,导致果实品质提升难度较大。为提高优质果占比,每年修剪时要加强对老化枝的疏除,促发新枝,保持结果枝枝龄在7 年以内,利用新枝结果,提高果实品质, 这就是苹果树进入大量结果之后进行的更新修剪。经验丰富的果农都能做到“老树新枝结果”,这是苹果生产结好果、卖高价的秘诀所在。

6 枝长的动态管理

枝条从萌芽开始, 不断生长, 如果放任不管,枝条的伸展范围会无限扩大,像乔化大冠栽培的树体,枝展可达5~6 m。 枝条过长,会出现枝间交叉问题,易导致果园郁闭,光照恶化,影响产量和质量。特别是在密植栽培中,枝条的长度需要严格管理, 原则上主枝长度应小于株距的1/2, 生长季要保持行间至少有1 m 的作业道,株间不交接,这样可保持全园光照利用率最高,产量和品质最理想。 因而,在枝长的管理上要采取“进进出出”的办法,对于过长的枝条,或从基部疏除,或向后壮枝处回缩,控制长度,防止光照恶化。结果枝长度的控制,原则上要保证上下不重叠,左右不交接,前后不并生,短的缓放占空间,长的回缩优光照,以利生长季枝枝见光,提高成花结果能力。

猜你喜欢
结果枝主枝树体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不同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大扁杏枝条种类研究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
冬枣开甲技术的改进措施
开心形苹果树修剪技术
中梨一号二主枝水平棚架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