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土壤恶化状况分析

2022-11-23 02:41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盐渍化板结有益菌

刘 雪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棚室基本是连年种植不歇茬的, 导致土壤恶化问题非常普遍而且日趋严重。 棚室土壤恶化主要包括物理性状恶化、 化学性状恶化和生物性状恶化。 现针对上述类型分别作以分析。

1 土壤物理性状恶化

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主要指土壤板结。

1.1 土壤板结的表现 土壤结构被破坏出现板结,表现在:表层土壤越来越硬,土壤通透性差,不渗水或渗水慢,浇大水之后蔬菜易发生沤根问题。

1.2 导致土壤板结的原因

1)过量施用化肥。 所有化学合成的肥料对土壤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不当使用化肥极易造成土壤板结。

2)施用未腐熟的粪肥。 我们一直在说不提倡用粪肥,因为很多情况下农户施用的是生粪,生粪入园腐熟过程中会直接跟土壤起反应,导致土壤板结。

3)除草剂的使用。 大部分除草剂, 尤其是有封闭效果的除草剂, 都会影响土壤团粒结构。 除草剂使用年数越多, 土壤板结问题越严重。

4)不合理的灌溉。主要指大水漫灌。土壤团粒结构是以微弱的电荷正负吸附形成的。 如果浇水量过大,会导致电荷不稳定,从而破坏土壤团粒结构, 造成土壤板结。 有条件的建议用滴灌,滴灌对土壤的影响比较小。

5)有机质不足。这里说的有机质不足,指的是可以被蔬菜吸收的有机质不足。 施用的有机质再多,如果作物吸收不了,那等于白施。 比如说以污泥为原料的有机物质, 它能当有机质检测,但不能当有机肥使用。

2 土壤化学性状恶化

土壤化学性状恶化包括两方面: 土壤酸化和土壤盐渍化。

2.1 土壤酸化

2.1.1 如何判断土壤酸化 土壤酸碱程度我们用 pH 值来表示,pH 值 7 为中性,7.5 以下为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6.5 以上为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也就是说,pH 值在6.5~7.5 这个范围之内,适合大部分蔬菜生长。 北方土壤偏碱,南方土壤偏酸。 如果土壤pH 值小于6,我们就把它称作酸化土壤。

2.1.2 土壤酸化的原因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酸性肥料用量过大。酸性肥料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钙、硝酸钙镁、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用得多,就会导致土壤酸化。

2.2 土壤盐渍化

2.2.1 盐渍化在土壤中的表现 盐渍化在土壤中的表现: 起绿苔, 泛红霜或者泛白霜。 起绿苔是盐渍化中最轻的症状, 是轻度盐渍化; 泛红霜是中度盐渍化, 泛白霜就是重度盐渍化了。

2.2.2 盐渍化在蔬菜上的表现

1)根部表现。一是出根慢、长势弱、易早衰。一般表现在蔬菜生长初期,长着长着根就细了,植株表现早衰;定植后好长时间不出根,出根特别慢。

二是沤根、萎蔫、黄叶、生长停滞。一般发生在蔬菜生长中期,大多是在坐住果之后。

三是诱发根部病害。 土壤盐渍化越严重、EC 值越高, 根部病害发生就越厉害。 诱发的根部病害主要是枯萎病和根腐病。 种植年数越长, 土壤盐渍化越严重, 根部病害发生越重。

2)叶部表现。一是镶金边。镶金边是土壤盐渍化最重要的一个表现, 尤其是在瓜类上表现最明显,一个大黄瓜叶子,边上一圈都是黄的,这是典型的盐渍化症状, 它是从下边一点一点往上走。

二是叶片发黄发硬。 叶片发黄是从下边开始逐渐往里边蔓延,这叫早衰;另外一种情况是叶片发黑,发硬,用手一攥就碎了,这也是盐渍化的症状,叶片发硬也意味着叶片老化。

3)果实表现。 盐渍化特别严重在果实上的表现是着色不良、着色过晚。 在番茄、茄子上表现最为明显,着色会受影响,甚至严重的就是筋腐病,外边看着正常,切开里边是黑的,失去商品价值。盐渍化黄瓜的表现:在着色不良的情况下,黄瓜表皮亮度不高,影响商品性。 看到这些症状一对照, 不用看园子就知道是土壤盐渍化的表现。

2.2.3 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1)过量施用化肥。化肥本质上就是无机盐。把化肥直接扔到地里,能被作物吸收的叫肥,不能吸收的叫盐。 所以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盐渍化。

2)粪肥的不合理施用。 粪肥不合理施用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我们现在用的鸡粪、牛粪、猪粪等大都来自饲养场, 饲养场所用的畜禽饲料离不开盐,也就是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对蔬菜影响都很大。

3)地下的浅井水。 地下的浅井水本身含盐量高,用这样的水去浇地,容易发生盐渍化。

3 生物性状恶化

生物性状的恶化也叫菌群失调。

3.1 什么是菌群失调 土壤中的菌群分为两大类:有益菌和有害菌。有害菌就是我们说的病原菌。 正常情况下, 这两种菌在土壤中是平衡的,不会对蔬菜生长造成影响。但随着棚室连年重茬种植,有益菌得不到有效补充,有害菌基数越来越大,时间长了,有害菌数量会远远大于有益菌数量,从而出现菌群失调。

3.2 菌群失调的危害 菌群失调导致土传病害加重,所有根部病害都属于土传病害。真菌性土传病害主要有根腐病、枯萎病、茎基腐病、立枯病等,细菌性土传病害主要有溃疡病、髓部坏死、青枯病等。

3.3 菌群失调的原因

1)棚室连年重茬种植。 因为种植习惯和种植技术局限, 很多农户专注于常年种植某一种(类)蔬菜,出现重茬危害。

2)大量施用化肥。化肥大量施用,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问题严重,减少了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

3)粪肥不合理施用。 生粪入地不仅会导致土壤酸化,而且还增加了土壤含盐量,导致土壤EC 值升高,造成有益菌死亡。

4)不能及时补充有益菌。 有益菌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菌群失调。

猜你喜欢
盐渍化板结有益菌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V型砂滤池滤料清洗方法的探讨
尿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结块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防止飞灰储存罐板结的探索及实践
基于植被光谱信息的龟裂碱土碱化程度预测研究
中小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环渤海地区盐渍土养分及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平罗县盐渍化农田改良种植水稻的效益分析与配套技术研究
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