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重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究

2022-11-23 17:48王承堂
关键词:卓越教学资源体系

张 旭,王承堂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人文精神的高地,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1]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和有生力量,也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聚焦本科教育,在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上发力。

一、重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起点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等全方位的变革,不但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产生深刻影响,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思想、方法和人才培养范式创新也带来重大命题。[2]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一个广泛的办学群体,在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的同时,也要以前瞻性的视野、全方位的改革、持续性的创新重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把握新时代需要培养新人才。第四次工业革命呈指数级发展,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更深、更广,同时也极大拓展了人才和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兼具宽厚基础、宽广知识、宽阔视野,扎实专业技能、优良创新意识、交叉学科背景等特质,能够应对和解决复杂未知世界问题的新型人才成为赢得未来世界竞争的关键。基于此,世界一流大学开始瞄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3],从人才培养的需求侧反向设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开启了培养高质量新型人才的本科教学改革新征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于2015年发布《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提出要实现开环大学、自定节奏、有使命的学习;英国教育部2016年发布《高等教育研究白皮书》,开启了高等教育教学卓越建设的新征程,掀起教学质量的重大变革;麻省理工学院于2016年发布《高等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提出了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的方案,2017年又提出了“新工程教育转型计划”。世界范围内开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对我们提出了警醒,把握新时代的关键就是要培养新型人才,世界各国已经围绕未来世界新型人才开启了培养体系的深化改革。

2.培养新人才需要打造新体系。培养新时代人才,最关键的就是要构建契合时代所需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党和国家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围绕时代主题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才培养的模式机制经历了多次调整。建国初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专门人才,国家开展院系大调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进入起步阶段;1977年至1998年,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通过恢复高考、高校扩招、开放办学,更多人获得了上大学和出国深造的机会,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招生制度改革、“双一流”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成效凸显,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时至今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交汇,内外环境和形式变化对我国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新挑战[4],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召开系列会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等战略举措,致力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二、重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困境

1.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人才的纲领和指引。不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如研究型大学多突出以培养科研人才或领军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大学和职业院校则更强调以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或高级职业人为目标。无论何种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实现三个理念的转变,即教学内容由“教什么”决定,转变为由“学什么”决定;教学方法由“怎么教”决定,转变为由“怎么学”决定;教学评价由“教得怎么样”决定,转变为由“学得怎么样”决定[5],而这恰恰也是改革过程中最迫切也最艰难的环节。笔者对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定位进行分析发现,部分高校仍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清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供给侧、脱离需求侧;目标定位老化,不能契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好高骛远,未能从学校建设基础和特色等实际出发,与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能力脱节等现象。此外,部分高校虽然及时更新了人才培养理念,但在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模式创新、评价机制改革、质量文化打造等方面与人才培养理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或失位。

2.教学资源内涵建设不足。主要表现为:

(1)专业结构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由“稳步发展”向“加快发展”转变,随着合并办学和扩大招生,专业数量迅速扩张,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如河北大学现有专业95个、山西大学现有专业86个、苏州大学现有专业132个、深圳大学现有专业100个等。专业设置齐全是综合性大学的共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汇聚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在科学技术加速演进、行业产业持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了多少“四新”专业、新增了多少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专业才是专业结构优化改革的新方向。相较而言,清华大学现有82个本科专业中,有11个专业下设国际班或实验班,面向世界或行业产业最前沿开展拔尖人才培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通过设置整合学科专业,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打通并作内在整合,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又对生命科学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学科有深刻了解的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专业结构优化因学科与专业发展错位、专业优化后教师分流悬而未决、学院为保证招生数量而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等原因,始终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2)一流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对于一流课程的界定,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就是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就是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充足的预习和全身心的投入。目前,地方高校在课程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高峰高原学科少,优质科研资源短缺,不能有效且顺畅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导致课程的高阶性不足;许多教师、管理者思想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对于新事物、新环境、新知识和新要求带来的变化仍以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6],导致课程的创新性不足;教师身心投入不足,教师是任何层次、任何学校教育发展最核心的因素,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决定性因素[7],虽然近年来高校在职称评审和业绩考核中逐步加大了对教学的考量,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主要精力仍然聚焦在科研领域;在学生学业考核上,还未完全破除“课堂试卷考试、标准答案考试、60分及格”等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评估体系,导致课程缺乏挑战度。此外,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综合性大学课程建设。

(3)教材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知识载体,是组织教学活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工具,也是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工作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建设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是人才培养的铸魂工程。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教材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材的选用机制、审核机制、评价机制、奖励机制不健全;高水平教材编写队伍短缺,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编写队伍的教学学术水平,而地方高校与一流高校在师资质态上仍存在很大差距;新形态、新领域教材开发滞后,数字教材、云教材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建设仍是短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教材建设不足;面向和服务学科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教材建设滞后,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多专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4)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大学人才培养与学术科研的依托,不仅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大学培育学术竞争力和提升自身美誉度的重要保障。[8]地方综合性大学高水平师资队伍引培不足,从人才引进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引进力度持续加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教学科研平台发展空间有限、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地方城市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等原因,高水平师资队伍仍然存在很大缺口;另一方面学校对于人才的引进脱离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导致人才引进不均衡,优势学科专业引进人才多、普通学科专业引进人才少、承担公共基础课程部门引进人才更是短缺,“有的教师没课上,有的教师课太多”现象仍然存在。从人才自主培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地方综合性大学囿于自身建设不足,难以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平台;另一方面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学生,容易忽视对教师卓越成长的关注,系统化培训的制度还不健全、氛围还不够浓厚。

3.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创新欠缺。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导向、行业产业发展导向、高等教育变革导向、人才成长规律导向对人才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以“宽厚基础、宽广知识、宽阔视野,扎实专业技能、优良创新意识、交叉学科背景”等为特征的新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事实上,地方综合性大学依托齐全的学科和专业、完整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有效实践,如苏州大学以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人工智能书院实验班为载体,健全招生选拔和校内二次选拔等机制,突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与更广平台;宁波大学重构大类培养流程,面向全校设置跨学院、跨学科门类的学科大类,实施以专业选择为核心的培养机制深度改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类培养运行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等。在如火如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同时,我们也要深思,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应是内外兼顾,模式和内涵并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对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生进行调研,反映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仍是“依纲扣本”,淡化了教学的热情、扭曲了大学的精神;教学方式多为“机械式”灌输和“填鸭式”教育,弱化了学习的激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不足,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异化了教育的目标;考核模式传统陈旧,虽然很多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但多元化、多维度考核体系仍未完全确立。

4.质量文化建设不够深入。质量文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但往往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弱点甚至是盲点。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日益密切,如开展各级各类认证、审核评估等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但相对于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项目等显性指标而言,高校对于质量文化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究其原因,从高校内部来看,多元化多维度质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未能分类建设,学科专业需要融合交叉发展,但核心知识和技能的考量标准仍要保持各自底色,形成自身特色;持续改进机制尚不健全,高校能够发现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但对于整改措施和效果的再评价尚不到位,持续改进的闭环尚未形成;此外,在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过程中,借材料、忙于应付等情况仍然存在。从高校外部看,一方面质量保障政策有着强烈的“自上而下”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作为质量主体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质量保障政策是一套指标性体系,很难完全反映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三、重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综合性大学重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将国家的战略部署与学校改革举措和创新发展深度融合起来、将区域社会经济所急所需与学校人才培养供给高度契合起来,既要有遵循、又要有创新,既要守底色、又要扬特色。扬州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为理念引领,开展四大品牌建设工程,创新四大教学机制,搭建一大综合教学平台,在重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1.明确“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理念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供了遵循。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在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立足学校办学基础和服务面向、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础上提炼人才培养理念,既要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底色,又要有契合时代发展前沿的亮色,更要有突出个性化发展的特色。2014年,学校在本科教育大讨论中提出了“教学卓越、科研卓越、管理卓越”的综合性大学办学治校理念,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坚苦自立”,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全面开启从“有效教学”到“卓越教学”的探索与改革;2016年,学校召开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流本科人才”主题本科教学大会,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卓越框架》,确立了“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核心理念,更新以主流价值塑造、核心素养养成、关键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培育等为要素的教育教学理念;2021年,学校立足建设基础,明确目标任务,在总结《本科教学卓越框架》建设经验和成果基础上,发布《本科教学卓越框架2.0》,持续深化改革,聚力追求卓越,开启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新征程。

2.强化“四大工程、四大机制”内涵支撑。打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要有一流的教学资源和一流的模式机制。近年来,以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对高校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同时也对教学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专业、课程、教材、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逐渐被赋予新的内涵,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也衍生出了新的形态。这就要求一流本科教学资源建设,要更加突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紧跟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并能够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创新多维度多元化呈现方式,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布局,完善更新与持续建设机制。学校重点在专业、课程、教材、实习基地等方面开展分级分类建设,持续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协同育人体系、健全学生学业评价、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卓越本科教学资源的不断重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机制的不断创新。

(1)实施“四大品牌工程”,强化卓越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坚持“创新机制、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开展专业建设ABC工程,开展分级分类建设,立项建设品牌培育类专业、重点建设类专业、特色打造类专业;实施动态结构调整,建设周期内每年开展考核,每类专业按10%的比例滚动建设,A类专业如果总体进展拖延、建设实施不力、缺乏实效等降到B类专业甚至是C类专业,B类和C类专业在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也可升级为A类专业。学校围绕通识课程、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实践性教学示范课程、开放课程、微课程等五类课程,开展以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与教学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建设ABC工程,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实施分级建设。学校聚焦新兴领域、新生形态、传承经典、创新思维等方面开展教材建设ABC工程,打造一系列彰显学科优势、体现办学特色、适应学生系统性学习的经典教材,形成了校级精品教材、省级重点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多层次递进式教材建设体系。学校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多专业资源优势,探索学科专业新发展、契合行业产业新需求,开展实习基地建设ABC工程,立项建设重点打造类、专业交叉类、校内外联建类实践基地,不断深化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优化实践教学生态结构、提升生态效益、激发生态活力。

(2)创新“四大教学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师卓越教学能力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教师上课、项目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绩效考核中,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健全教师培训和卓越教学展示制度;建立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兼顾、观摩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的培训模式;探索建立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的试验区,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宣介;强化中青年教师导师团队制建设,充分发挥大师、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积极推进“智能+”基层教学组织和虚拟教研室建设,打造交叉学科教研团队。创新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推行“三化三制”“三联三融”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导师制、书院制、学分制,校内资源有序联合、校地校企深度联结、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联动,创新创业双创融汇、专业创业相互融合、学科交叉渗透融通),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藩篱,再构教学组织体系、学术组织体系、管理组织体系,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建立全过程“四度”审核机制,进一步突出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度,突出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的新度,突出课程教学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素养有机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新多元质量监控与评价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评价为基础的常态化运行,集多元监督、分类评价、考核激励、持续改进为一体的长效机制。

3.搭建“双向促动、师生共长”综合平台。新时代呼唤师生关系突破传统,实现重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新模式。[9]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要打造教师追求卓越发展和学生追求卓越成长的新生态,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卓越质量文化。学校定期开展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节,搭建集校内多元协同、学科专业互补、优质课程开放、教学成果展示、学业成果展现等于一体的综合教学平台,进一步构建师生卓越成长共同体。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深层次变革,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思维碰撞和卓越成长的平台,拓展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卓越发展的多元路径。

猜你喜欢
卓越教学资源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画与理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