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人物刻画与演唱技巧

2022-11-23 19:29宋志奇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威尔第公爵刻画

宋志奇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被称为歌剧大师,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弄臣》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许多学者普遍把目光投向当之无愧的主角黎戈莱托,并对其弄臣、父亲等形象进行反复剖析,但对其女儿吉尔达的研究相对较少。吉尔达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灵魂人物,全面认知其角色形象,能更深层次地带领观众了解威尔第歌剧。

1 威尔第歌剧《弄臣》概述

1.1 威尔第简介

歌剧《弄臣》创作者威尔第自幼贫寒,童年时经常接触流浪艺人,对其后期创作影响深刻。意大利民间音乐有其特殊的区域风情,这也对威尔第产生较大影响。威尔第成年后希望进入音乐学院接受专业教育,但受社会风气影响,院长以其有农村人形象而将其拒之门外。后经反复辗转,威尔第拜拉维尼亚为师,将其培养成为精通多方面音乐知识的创作者,这为其后期创作奠定坚实基础。1935 年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圣波尼费丘的奥贝托伯爵》搬上史卡拉歌剧院,而后又因1942 年创作的《纳布科》获得关注,并因此跻身意大利作曲名流之列。威尔第生活在意大利困苦动荡的年代,当时国家受强大帝国的奴役,威尔第作品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及道德性,其音乐体裁受到莎士比亚、雨果等名家影响。威尔第作品着重刻画人物内心,擅长利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特点与人物特征。威尔第以个人的方式支持民族革命,其创作的革命歌曲也为人民带来精神鼓励,成为民众的精神养分。威尔第的作品体现了不同阶层的不同面貌,继承和改良了传统意大利歌剧风格,实现了现实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有机融合。威尔第在50 年的创作征程中创作26 部歌剧,《弄臣》是其影响力最广泛的作品,其爱国情怀也对后期歌剧创作产生影响,成为记录时代的丰碑。

1.2 歌剧《弄臣》

弄臣是指古代宫廷中用来为国王消烦解闷的人物。歌剧《弄臣》又被称为《黎戈莱托》,是根据雨果作品改编而来。这部歌剧出现在19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威尔第创作大量歌曲,据说这部作品仅用40天完成,上演后也快速成为歌剧中的里程碑。歌剧《弄臣》是一部着眼现实的作品,对底层人物和贵族的刻画入木三分,同时也对当时社会各个阶层形象进行揭示,充分体现了人民的疾苦,这部作品也因此使读者产生共鸣,辐射面快速拓展。

歌剧《弄臣》分为三幕:第一幕是介绍社会背景和对公爵曼图亚等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曼图亚虽然相貌堂堂,但追求低级享乐,在声色犬马中流连忘返。而其弄臣黎戈莱托是一个为公爵做尽坏事的小人,不仅趋炎附势,且坏事做尽。因其嘲讽两位女儿被公爵霸占的伯爵,而受到两位伯爵的诅咒。黎戈莱托担心诅咒成真,慌忙想回到家中嘱咐女儿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但却不知女儿吉尔达已在去教堂的路上认识公爵。公爵向吉尔达隐瞒了身份,声称自己是穷学生,并对其表达爱意。父亲的到来使吉尔达慌忙赶走公爵,不料自己却被公爵的手下所掳。

第二幕是公爵曼图亚再次来到吉尔达处时,发现空无一人,因此十分忧伤。当手下告诉曼图亚已经将吉尔达 “邀请” 的宫殿时,曼图亚便趁机玷污了吉尔达。当黎戈莱托发现女儿被绑架,急忙到达公爵宫殿恳求大臣归还女儿。虽然最终找到女儿,但当时吉尔达已被伤害。这使黎戈莱托产生报复心理,不顾女儿的苦苦哀求制定复仇计划。

第三幕是黎戈莱托故意让女儿看见公爵的花心和无情,吉尔达因此十分伤心,这时黎戈莱托觉得目的已达到,便督促女儿乔装打扮离开是非之地,自己则找到刺客想寻机刺杀公爵。但吉尔达恰好听到刺杀计划,因此扮成公爵,希望能代替心爱之人死去。刺杀结束,黎戈莱托接到尸体后又听见公爵的声音,因而产生疑惑,打开麻袋却发现所死之人是自己最亲爱的女儿吉尔达。诅咒的降临使黎戈莱托悲痛万分,歌剧也在此处拉上序幕。

2 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人物刻画思路

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向人们展示一个天真纯洁、幻想爱情、轻信谎言的人物形象,剖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思路,能进一步理解歌剧架构,全面解读人物形象。

2.1 戏剧形象刻画

吉尔达人物形象是音乐塑造和戏剧塑造的紧密融合,既能推动剧情发展,更能提升人物灵魂,对戏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吉尔达虽然自幼失母,但也因此受到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父亲利用封闭形式对女儿进行保护。随着剧情不断发展,吉尔达的思维与心理逐渐出现变化。第一幕吉尔达与父亲交流的场景中,是一个善解人意、依恋父亲的好女儿。但由于情窦初开,羞于向父亲阐述恋情,这也使其自责和不安,并为后期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吉尔达情窦初开的年纪初遇爱情,并受到公爵蛊惑。而第二幕吉尔达知道喜欢的和欺辱自己的人是公爵时,因爱情而向父亲求情。但最后公爵的风流成性使其绝望,最终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甘愿自我牺牲,保全自己眼中所谓的爱人。吉尔达的牺牲将歌剧推向高潮,观众既被吉尔达的善良所感动,也为其倾心谎言而感到惋惜。吉尔达属于典型的悲剧人物,天真善良,毫无防备之心,这与公爵形成鲜明对比。威尔第在创作人物时赋予其真实情感,并不断揣摩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这也使人物更加饱满。感受吉尔达的戏剧形象,将其跌宕起伏的情绪和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能为后期演唱加分,更能提升歌剧的艺术性。

2.2 音乐形象刻画

威尔第用音乐阐述吉尔达形象时,利用善良、稚嫩、执着等美好词语,丰富其人物形象,这也使其音乐形象相对鲜明。这一阶段采用的音乐具备明亮和甜美的特征。吉尔达与父亲共同相处时会播放温暖的音乐。黎戈莱托在第一幕第二场中,他心事重重地走着,这时音乐阴暗晦涩,而当吉尔达出现后,音乐主题欢快而温柔,这也充分说明女儿是父亲的全部精神依托,女儿的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给父亲带来无限慰藉。父女对唱中,音乐急促欢快,吉尔达能抚慰父亲内心深处的无奈,也能用善良美好感染父亲。加强音乐形象刻画,有利于提升人物的饱满性,也能借助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完善人物结构,提升人物的立体性,确保吉尔达真正走进观众内心。但当吉尔达拥有喜欢的人后,其音乐逐渐发生变化。公爵到达他的住处时,吉尔达认出是曾尾随自己的英俊男子,这时音乐节奏短促,歌唱语气也急促不安,充分表现少女的羞涩和胆怯心理,也将吉尔达的腼腆表达得淋漓尽致。公爵作为情场老手,很快利用甜言蜜语获得吉尔达的爱慕,这也使吉尔达逐渐沉浸在幻想中的爱情,这时音乐舒缓而悠长能对少女的甜蜜和幸福进行刻画。二人分别后音乐节奏又重归短促,充分表达吉尔达的恋恋不舍。《亲爱的名字》这一曲目能使人感受吉尔达对恋人的思念,也栩栩如生地刻画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感受吉尔达的音乐形象,在不同时期应用的不同音乐能与戏剧形象有机融合,更能在吉尔达与公爵的对比中感受时代赋予的悲剧。威尔第歌剧人物本身具备抒情性特点,虽然威尔第不会一味利用音乐效果刻画人物,但利用不同音色丰富人物内心形象,能使人物极具艺术表达张力。

3 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展现吉尔达的人物形象的演唱技巧

3.1 声乐技巧的全面应用

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人物演唱技巧需从声乐技术方面入手,对气息、发声、共鸣、语言等进行全方位了解。首先,强化气息控制,利用声色特点,找好演唱的度。气息是演唱的重要部分,能为声乐技巧增添光彩,更能提升声乐技巧的灵活性。恰当运用气息,能准确地表达和演绎歌曲。一首歌曲的强、弱、快、慢、欢喜、忧伤等都与气息相关。我国民族声乐便十分重视气息的应用,甚至认为掌握气息的奥秘才能真正懂得歌唱的精髓,这也说明气息在歌唱中的价值。而歌唱者需要基于对人物的了解与对歌曲的理解,掌握自身气息,提升自身气息控制能力,才能发挥音色特点,对曲作内涵进一步阐述。其次,强化发声训练。声音是歌唱的基础,心理与生理的充分协调能产生愉悦的声音。通过加强声音锻炼,并在练声时提升耳朵的灵敏性,能确保每个音的通透,更能进一步提升歌唱的感染力。再次,重视共鸣。共鸣是声音与情感的窗口,良好的共鸣能给吐字、声音和感情表现增色。以美声唱法为例,美声唱法一般是全共鸣,歌唱本身就应是共鸣的,而不是比嗓子。因此歌者也必须寻求适宜的共鸣状态,才能掌握演唱技巧。最后,加强对歌唱语言锻炼。语言锻炼是声乐训练的核心,注意语言问题才能提升演唱效果。因此,加强对演唱技巧的充分把握,准确掌握歌唱语言,才能强化对吉尔达人物形象的刻画。

3.2 人物形象与演唱风格的整体把握

演唱时充分把握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风格,能进一步提升演唱的艺术性。一方面应了解威尔第笔下的人物关系,演唱者要对原著作品进行深层次剖析,又要自主探究剧本意图。不能一味借鉴前辈的演唱形式,应基于创作者创作目的不断研究,才能体现个人特色,加强音乐渲染。歌剧会用音乐语言表现笔下人物,这时演唱者需牢记与人物相关的特定音乐语言,要分析其创作手法和肢体语言,确保歌唱时在脑海中浮现人物,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作品,并更好地还原吉尔达。另一方面强化对作品风格的把握。把握作品风格时,演唱者需激发自身语言潜能,既要追求美妙音色,又要基于时代审美创新演唱形式。19 世纪后期人的音色和表现模式进一步拓展,声音的运用形式也愈发科学化。为在歌剧表演中充分体现音色特点,演唱者常常利用具有个人特色的声音,提升歌剧的感染力和辐射力。对此,演唱者需利用演唱技巧和艺术处理方式对吉尔达的声音进行处理,既要确保气息、发声、共鸣、语言四方面有机融合,也要对相关歌曲进行戏剧化处理,以此提升演绎效果。《亲爱的名字》是吉尔达知道心上人名字时的歌曲,正处于情窦初开的阶段,因此演绎歌曲时需充分阐述一个美丽善良的形象。不同乐曲的风格特点不同,强化人物形象及风格把握,既能确保演唱者更好的演绎吉尔达,也能拉近观众与吉尔达的距离,使观众真正触碰吉尔达的内心世界,感受威尔第歌剧中的灵魂。

4 结语

歌剧《弄臣》歌曲旋律动人心扉,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以声乐为基础加强人物刻画,把握角色的矛盾心理能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威尔第歌剧。深入分析吉尔达人物形象,能更好地了解歌剧中心思想,更能深层次剖析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深入感受歌剧大师的创作魅力。

猜你喜欢
威尔第公爵刻画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大度也是一种美德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离奇的绑架案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
意见簿上的签名
别开生面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