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琳 张 莹
“三农”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性,根植于农业的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源自于乡村的生产、生态、生活和文化等多元价值。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下降,但乡村多种功能价值日益凸显,乡村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战略后院”。2021年4月,国家出台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对乡村有明确的界定,即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并对发挥乡村特有功能作出了明确规定。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对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安排。本文从乡村多元价值的内涵解释出发,基于国内外实践探索,总结探寻乡村多元价值的具体路径,明确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乡村的功能走向多样、价值日趋多元,成为“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这些功能、价值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美好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工业原材料。正是由于乡村的存在,为耕地保护、土地综合利用、精耕细作、种养循环等提供了资源要素和载体平台,才有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从而保证了我国这样一个全球人口大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以说,生产价值是乡村的固有价值,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这既指明了未来乡村生产价值的极端重要性,也为我们提升乡村生产价值指明了方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拓展乡村食品保障功能,推动乡村生产价值增值,既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97%以上都是乡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绝大多数都是渔民在耕海牧渔。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乡村逐渐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环境的作用推动了物资与能量的循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生产生活空间。比如北方的冬麦田、玉米地,既是我们的食物来源,也起到了防风固沙护土的重要作用。南方的稻田实际上就是湿地,既是美丽的风景,也是减排固碳的载体。有专家测算,一公顷的双季稻每年可固碳8 000多公斤,相当于两亩公益林。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我们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种田、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强化乡村生态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减排低碳加工,让农业生产经营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价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有了保障,国家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也有了空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古以来,人们对田园生活充满无限向往。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乡村的生活价值日益凸显,田园生活、清洁空气、原生态产品、原住民节庆越来越珍贵,亲近自然、体验农事、感知春种秋收的乡村生活已然成为一种时尚。2020年,李子柒当选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和方式讲述传播乡村故事,其本质就是一种生活价值的传递,是新时代乡村生活价值的展现。乡村生活价值的重视与挖掘,不仅将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动力,更会将乡村变成人们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养生养老的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我国有着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博大厚重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有的古村落保护不好、过度开发,甚至一把火烧没了。云南的翁丁村老寨,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去年春节期间一场大火,毁于一旦。“干栏式”茅草房、图腾柱、剽牛桩、木鼓房等拥有400年历史的中国佤族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原生态村落不复存在。这些古村落、老寨子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各地正处于乡村布局快速调整、形态快速演变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传承功能,加大乡土文化保护力度,以后很多东西就只能去博物馆、图书馆寻找记忆了。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这些传统文化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为子孙后代留住精神财富。
多年来,国内外在提升乡村多元价值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总体看来,可分为以下五类。
科学规划,明确思路,才不至于走弯路。英国作为最早推进城市化的国家,一开始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乡村的价值,而是致力于城市化建设,导致乡村日益凋敝,城乡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不能把城市和乡村分离开来搞建设,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开始针对乡村开展大规模发展规划运动,建设“中心村”。“中心村”的规划和定位就是城市的后花园,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改善乡村人口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英国政府为了充分发挥乡村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出台了一整套政策规划,促进乡村人口、就业、居住、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向“中心村”转移,在这样大规模投入下,中心村快速发展起来。所以说,规划引领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概念不久,就出台了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还要求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坚持规划先行。比如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村在明确生态立村的目标后,坚持谋定后动、规划先行,不但委托专业机构撰写规划文案,而且聘请知名专家担任驻村指导,同时发动村民全程参与,保证了规划内容上接天线,下连地气,确保了建设项目看得懂、用得着。规划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推进高标准建设的基础。只有在明确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推进统筹规划,做实布局谋篇,才能牵紧“牛鼻子”,谱写好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品牌化、全产业链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基本前提。美国借助各类家庭农场、联合企业以及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使其长期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探索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到20世纪50年代注重全面机械化和生物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养殖方法,提高单位土地生产力,再到21世纪致力于构建绿色、健康的农业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也进行了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探索。如辽宁盘锦作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积极引导企业组建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形成“产业联盟+基地+农户”现代农业模式,走以精品打市场、市场保订单、龙头结联盟、联盟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了农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四川崇州市探索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有效破解了农业“谁来经营”、农村“谁来种地”、生产“谁来服务”等难题。江西吉水县作为吉安市“井冈山”牌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重点县,坚持实施生产托管项目与品牌建设同步推进,以托管提升品牌,以品牌带动托管,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井冈软黏”“井冈虾稻”产品品牌,促进了全县稻米产业转型升级。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成立镇、新村、网格村三级党组织领建蓝莓产业联合体,推动“宝山蓝莓”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2020年,全镇种植蓝莓2万亩,居全国之最,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蓝莓及相关产业产值达5亿元,带动全镇居民存款同比增加超1亿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景观是乡村发展的亮丽底色。日本高度重视乡村生态价值,认为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对于防治洪水、净化空气和水源、保护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价值,在WTO农业贸易谈判中专门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并有效解决因农业多功能性而产生的非贸易关注问题。英国在中心村建设中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乡村环境,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政府对农民保护环境性经营给予补贴”,也就是说,农民经营自己的土地,如果采用了很好的环境保护措施,不仅可以获得田地丰收,还会受到政府嘉奖,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乡村环境过程中来,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保证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浙江安吉的余村,16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大念“山水经”,关停矿山、关闭工厂、修复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如今的余村,青山环绕、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鸟语花香,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280户农户镶嵌在4.86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1 050名村民劳作在景区里,生活在图画中,如世外乐园。福建将乐的常口村,20年里坚持抓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特色生态经济,依靠青山绿水这一“无价之宝”,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目前已开发碳汇量118万吨,预计可实现交易额约2 400万元。种种实践证明,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乡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乡村就可以变成“聚宝盆”。因此,必须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创新体制机制是活力之源。加拿大在推进“农村协作伙伴计划”过程中,通过构建“三大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农村对话”机制。定期举行全国农村会议、农村青年对话、在线讨论、民意调查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吸引农村居民,特别是偏远北部地区的居民与跨部门农村工作小组官员进行“开放式对话交流”,参与讨论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确定需要政府优先解决的问题。二是“农村透镜”机制。明确各政府部门做决策前需充分思考的十大问题,要求站在农村居民立场上,对照联邦政府确定的促进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各部门官员“心有农村”“主动为农村服务”的意识。三是评估与调整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专家调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时提出可行性应对措施,并对协作发展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四川成都市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扎实推进农村改革,为三产融合、城乡融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一是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土地、房产发证确权、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和创建农村产权交易所等方式还权赋能,推进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化;二是以利用土地级差收益为重点,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开展土地整治,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统筹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乡村既有广袤的土地,又有浓厚的文化,不仅是生产农产品的地方,更是居民生活娱乐休闲的场所。韩国在“新村运动”中始终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利用村民会馆经常进行演讲和文艺演出,不断提高农民伦理道德水平。韩国还重视培养乡村学生的精神风貌,乡村学校大力宣传“忠、孝、仁、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之魂。近年来,浙江省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创新,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丰富了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凝聚了村民集体归属感,唤醒了沉潜于乡野民间的文化自觉意识,激发了蕴藏在百姓心中的创造热情。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坚持乡村振兴理念先行,成立新时代文明传习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编写新时代文明传习手册,聘请乡村文明研究专家,通过“六传六有六进”(传思想、传道德、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有课堂、有阵地、有队伍、有计划、有制度、有成效,进村居、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网络),不断丰富农民脑袋,让农民精神有盼头,生活有奔头。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紧扣“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要求,大力拓展农业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充分提升乡村生产、生态、生活和文化等多元价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现在,有的地方在乡村建设实践中忽视了乡村多元价值,以城市发展理念改造乡村,导致一些村落“形虽在,神已散”,还有一些村落“神散形也散”,原有的生活、生态、文化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有些地方甚至把乡村规划建设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绝不能照搬照抄城市建设那一套,而要坚持从国情农情出发,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注意保留乡土味道,体现乡情美景,保存乡村风貌,真正让乡村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人和自然不是对抗关系,而是和谐共生关系,并由此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天、地、人和谐共生,坚持种养循环生产方式。然而,为了吃饭,需要大面积种粮;为了发展经济,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还有一些乡村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竭泽而渔,进行粗暴的掠夺式开发,由此带来了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对乡村生态价值重视不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有所淡化,迫切需要通过发掘乡村生态价值,找回乡村绿色底色,厚植乡村生态基因。
村落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技术经验乃至民风民俗皆根植于此。然而,现在不少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对传统村落过度开发,同质规划,忽略特色,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同时,村庄管理没有跟上,村民乱修、乱盖等行为使村落的景观价值遭到破坏。一些村落为开发旅游资源,还存在挂红灯笼、编民间故事等雷同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乡村多元价值尤其是生活价值认识不够,迫切需要大力挖掘乡村田园生活价值,捍卫乡土记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中国农民拥有低调内敛、勤俭节约、邻里互助、孝老爱亲等优良传统。但现在一些地方优秀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失效,不孝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现象增多,村民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有所抬头。比如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比房子、比车子、比彩礼、比排场;丧葬殡礼繁多,大肆操办酒席、大做繁琐法事、大修豪华坟墓;孩子满月、迁新房、买新车、祝寿、升学、升职等宴请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村民在利益驱使下变得越来越浮躁及面子观念越来越重造成的,迫切需要通过挖掘乡村文化价值,正本清源,扶正祛邪,把散落的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精华拾起来,真正激起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活力。
中华文明以农而立其根基,因农而成其久远。在农耕文明演进历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创造了桑基鱼塘、猪沼果、鸭稻田等生态经济模式和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形式,养育了亿万中国人民,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与五千年农耕文明所贯穿的农本思想高度契合,映射出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新时代价值。科学技术发展,对如何继承和弘扬农耕文明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充分挖掘农耕文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谐理念等时代价值,发挥其在传承民族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坚守文化本根、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觉,再创中华文明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