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进程中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2022-11-24 19:56
关键词:中华民族力量中国共产党

曹 静

(黑龙江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十条经验,其中第九条经验表述为“坚持统一战线”。《决议》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十分注重团结问题,始终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努力协调各方关系,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革命、共同建设的磅礴力量。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统一战线命题、阐明统一战线基本理论、解决了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通过团结各方力量,建立起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广大同盟军。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仍然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化解民族矛盾冲突、实现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提出工农联盟思想,被视为统一战线理论之滥觞;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丰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策略。中国共产党同样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党的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阐明了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开篇讲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1]。抗日战争时期,他根据中国革命实践,将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正式提出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5周年大会上指出,团结问题是检验和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2]。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为我们党的工作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的历史经验。

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统一战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进的生命线,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灵魂。回顾大革命时期,面对二七罢工斗争的失败,陈独秀对中国革命作出错误判断,因此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这是极端惨痛的经验教训。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纠正右倾投降主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才为后期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2.始终坚持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全面抗战开始后大批知识青年奔向延安,再到爱国民主人士共同协商建国;从一大批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生活、冲破重重阻碍,积极回国推进祖国建设,再到海外人士回乡投资热以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潮。以上无不展现着历史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选择,而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要求实际就是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历史一再雄辩地证明,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

3.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史上,民主协商、联谊交友、照顾利益等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统战佳话。海纳百川,老一辈革命家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他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工作艺术为做好统战工作谱写段段华章。我们不难看出,要做好统战工作,必须掌握客观发展规律,坚持原则不动摇,不断追求更优办事方法,在“识人”的同时更要学会“化心”,在善于“统”的过程中更不放弃“战”,这样才能在统战中把握工作主动权。

4.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统战实践

纵观统战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用创新理论进一步指导统战实践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思想逐渐形成。形成后的统战思想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力量,为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以及建立新中国提供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并没有选择照抄照搬苏联发展模式,而是结合中国一穷二白的特殊国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创造性地建立并不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我国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成功实践。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对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创造性开展统战工作、壮大统一战线力量作出一系列重大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1.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征就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在中国特有的土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在革命战争年代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民主党派仍然担负着联系社会各方力量的重要作用,其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顺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

2.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党外知识分子同党员知识分子一样,经过党的长期教育培养,是我国人才建设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那样,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战略性工作,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党中央特别注重把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起来,突出政治引导,积极开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情考察等,坚持做到求同克异、求同缩异、求同存异、求同尊异。通过支持和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在一线工作上建功立业,把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3.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揭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为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赋予中国的国家禀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象地说明了我国各民族的关系状态。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首先要准确把握如何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此,党中央召开系列会议,确立治藏方略、治疆方略,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引。

4.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继承发展党的宗教工作理论,他通过“九个必须”阐明了我国的宗教工作格局,既强调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又提出要加强领导机制建设,既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工作理论,又提出宗教工作必须与党的工作同向同心同行,核心在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宗教问题始终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更好地指导和积极推进我国宗教工作实践,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5.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全体儿女的共同心愿。自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保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实施“一国两制”要将自治区政府的管制权和自治权结合起来,要保证“一国两制”的方针不改变、不动摇,“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就港澳问题而言,要积极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而针对台湾问题,要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同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积极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在此过程中,积极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巨大作用。党中央对此制定实施相关制度以及重大决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港澳台地区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新时代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启示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变量、催化剂,不断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回首党的百年历史可以看到,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提供了重要历史启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学好用好历史启示,有助于我们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4]。新的历史征程,新的实践探索,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就必须始终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积极稳妥地引导各方人士,使其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而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话,统一战线工作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不断强化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其他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面对如此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凝结各方力量,无惧风雨、奋勇向前。

2.坚持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力量的工作目标

统一战线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检验统战工作的重要标尺就是看是否能够凝聚人心和力量,人民是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只有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能步调一致,才能实现各方力量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工作的共同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5]。有了目标就有了旗帜,有了旗帜就明确了方向。新的历史征程,我们要把共同奋斗目标作为我们不断前进的方向标,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聚焦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和共同追求,把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团结和联合各方力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坚持统一战线中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

关于统一战线工作,习近平强调,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所谓一致性,指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共同理想的同一性;所谓多样性,指具体条件下利益诉求、观点方法、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同心圆,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复合有机统一,是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维护和发展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同一性和差异性均不可缺少。我们党必须做到求同存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分歧、尊重多样性,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4.坚持和完善统一战线工作的制度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提升统一战线工作成效,需要成熟完善的制度保障。百年党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机制,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工作制度、“一国两制”等。新的历史征程,要继续兼顾同盟者利益,有的放矢地推进政策改革,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沟通联络机制,使社会各界人士有效联系起来,以教育引导为主线,积极探索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路径和机会,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汇集力量,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心齐,泰山移。总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用实际行动描绘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完美画卷,努力团结全党凝聚开拓前进的力量,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栉风沐雨、破浪前行,不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力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