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及猪瘟诊断防控

2022-11-24 21:39滕祥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宿主猪瘟母猪

滕祥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南宁 53021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年龄段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该病毒既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的分泌物等方式感染,在猪群中水平传播扩散,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引起妊娠母猪流产、免疫抑制、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给世界各地的生猪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典型猪瘟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可以通过隔离、扑杀、紧急免疫等方式有效阻断病原传播。但随着疫苗的使用,规模化养猪场内潜伏感染、慢性感染及持续感染现象频发,这种新的流行特点,给猪瘟的防治与净化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猪瘟的致病机理、临床诊断及科学防控3 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科学指导。

1 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猪瘟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的圆形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该病毒的遗传特性相对稳定,变异程度低,只有一个血清型,对酸性环境耐受性强,对热比较敏感,56℃加热1h 或60℃加热10min 即可灭活[1]。根据猪感染后的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持续感染型。根据猪瘟病毒间毒力的差异,可分为强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和无致病力毒株,其中强毒株感染后会在全身迅速扩散,病程短,病猪通常无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死亡率高。中等毒力毒株感染主要呈现急性型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嗜睡腹泻、结膜炎、神经症状、繁殖障碍等特征性症状明显。而弱毒株仅在特定的靶器官内复制,临床上以慢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为主,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明显,剖检无典型的病理变化,但可以长期存活于猪体内,通过口鼻分泌物持续排毒,感染同群猪,严重制约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同时有研究发现,猪瘟感染后病程受感染猪品种、年龄、性别、免疫状态、病毒毒力、数量等因素影响[2]。猪瘟在感染过程中会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而维持其持续性感染状态。因此,深入研究猪瘟病毒与宿主免疫应答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宿主抵抗猪瘟病毒的机制,以及猪瘟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机理,从而为猪瘟的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2 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

猪瘟感染过程更像是与宿主免疫系统进行博弈的一个过程。天然免疫系统作为机体防御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病毒感染早期,可以通过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特异性地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继而激活IRF3、IRF7 等干扰素调节因子及NF-κ B 的表达,调控干扰素及促炎因子的转录过程,干扰素的产生又能促进下游一系列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从而抵抗病毒感染[1]。尽管病毒感染能激活宿主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但猪瘟病毒作为一种免疫抑制病毒,已进化出多种机制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如猪瘟病毒可以通过将自身分泌的蛋白Erns释放到细胞外,降解细胞外的dsRNA 和单链RNA 分子,或者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病毒RNA 激活I 型IFN 信号通路前,将病毒RNA 在溶酶体内降解,逃避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此外,Erns蛋白还可有效阻止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感染猪瘟病毒细胞接触时的活化作用,致使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将病毒传染到以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某些类型的上皮细胞及神经细胞中,最后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或调控NF-κB 信号通路等方式,导致白细胞、B 细胞、CD4+、CD8+T 细胞数明显减少,破坏宿主免疫系统,以此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为维持自身持续感染创造条件,这也是猪瘟病毒导致猪只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二,猪瘟病毒的Npro蛋白可以通过与IRF3 相互作用,诱导IRF3 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抑制IFN-β 和IFN-α的产生,或者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反应,实现对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亲嗜性细胞的持续感染与病毒的大量增殖[1-3]。

猪瘟病毒通常最先侵害病猪的扁桃体,吸附于细胞表面,之后通过细胞膜融合或经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进入感染细胞,经淋巴循环传播到周围淋巴组织中,产生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感染早期,猪瘟病毒在淋巴组织基质的单个或成团细胞中复制增殖[3]。随着被感染细胞的增多,通过外周血液循环,进一步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等组织的全部基质细胞中定植、增殖。然后,猪瘟病毒侵入皮肤生发层、舌的中间层、舌涎腺,扁桃体中的类RE 细胞、脑中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外周单核白细胞、枯否氏细胞及血管窦状隙等不断复制增殖,导致高水平病毒血症的发生,病猪出现抽搐、颤抖等神经症状。病毒感染过程中还会巨噬细胞过度激活,分泌各种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因子[2]。在感染晚期,病猪扁桃体淋巴结出现出血、肿大、坏死等病理变化,扁桃体溃烂、坏死。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也会出现类似的病理变化,小肠和大肠中有纤维性渗出物,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纽扣状溃疡甚至坏死,脾脏梗死。除此之外,病猪内皮细胞会对各种促炎因子、促凝血因子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导致凝血系统失常,细胞间的缝隙链接被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变,皮肤内出血变色,严重者全身各处均可见出血灶,最后导致病猪死亡[4,5]。基于猪瘟病毒致病机理、传播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诊断、防控该病毒,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3 猪瘟病毒常见的诊断方法

对于典型猪瘟病毒,临床通常通过观察感染猪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但随着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感染不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确诊,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培养、兔体交互实验、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实验[4,5]。其中免疫荧光实验可用于检测猪内脏器官中是否存在猪瘟病毒,且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对猪瘟病毒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猪瘟病毒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规模化猪场使用最广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和检测时间短等优点。间接血凝实验通常用于免疫抗体的检测,敏感度相对较低。反转录-聚合链式酶反应、荧光定量PCR 技术及核酸探针等分子生物学实验也可用于猪瘟病毒的诊断。相较于血清学诊断,基于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灵敏度更高,特异性也更强,常用于鉴别诊断[5]。此外,还可采集病死猪淋巴结、脾脏、肾等部位的病料组织,研磨后接种健康家兔,7d 后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苗会引起实验兔体温升高,而猪瘟病毒感染并不会导致实验兔体温的变化,可以通过监测实验兔的体温变化状况进行临床诊断,此方法称为兔体交互实验[6]。

4 猪瘟的科学防控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针对猪瘟病毒的特效药物,我国主要采取疫苗接种和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预防该病的流行,规模化养猪场更是要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理念。在饲养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饲喂营养丰富无霉变的饲料,必要时可添加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制剂等抗病毒药物,通过药物预防,提高仔猪抗病能力。但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因抗生素滥用或使用违规药物导致的猪免疫力下降。此外,及时清理畜舍内的粪污垃圾,保持垫草整洁,定期消毒,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保证畜舍通风良好,秋冬等寒冷季节要做好保暖工作,定期消毒,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此外,减少规模化养猪场内抗生素的使用,避免因滥用抗生素或因使用违规药物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情况的发生[7]。

定期对猪场进行猪瘟病原及免疫抗体检测,种猪和后备猪要逐头检测,其他猪群按比例抽测[5]。隐性感染的母猪要及时淘汰,若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集病料送有关部门或实验室进行紧急化验,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当地兽医主管部门,隐性感染的母猪要及时淘汰、必要时可以采取扑杀措施,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或被扑杀的猪的尸体,对于同群健康猪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所有被污染的场地、用具全面彻底消毒。

规模化养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的防控原则。若确实需要引种,引种前应对引种地进行实地考察及流行病学调查,引进后进行隔离饲养2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场,场内采取分群饲养的管理模式。

“疾病防控千万条,生物安全第一条”。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在建场选址时要远离居民区、屠宰场等场所,养殖场入口要设立车辆消毒通道及缓冲区,场区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将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分开,生产区建在下风向,生活区要位于上风向,生产区内分舍饲养,场内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思想上提高其对防疫的认知和重视,疫苗接种或生产时注意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努力构建“疫病防控为核心,安全生产为目的”的养殖模式。

最后,猪场管理人员应根据猪场内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通常仔猪在20、60 日龄各接种1 次;育肥猪5 周龄首免,9 周龄时二免;后备母猪23 周龄免疫1 次;生产母猪分娩前4周免疫1 次,5 胎以上的母猪同样进行免疫;种公猪每4 月免疫1 次;免疫后动态监测抗体水平,降低猪群感染风险,避免妊娠传播,污染严重的猪场可通过超前免疫抵抗自然感染[8]。接种前还要确认是否存在圆环病毒等其他免疫抑制病毒感染,避免因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的发生。免疫过程中坚持“一猪一针头”的原则,避免因免疫时操作不当导致的交叉感染现象。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疫苗主要包含猪瘟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及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猪瘟兔化弱毒苗,该种疫苗对扁桃体中的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通过妊娠母猪的胎盘,在不感染胎儿的情况下提高母猪和仔猪的免疫力[5]。

5 展望

猪瘟病毒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养殖密度大,但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小型养殖场生物安全意识不够,场区内设施落后、饲养环境差等问题突出,一旦出现阳性病例,感染率极高,导致猪瘟至今难以被彻底消灭。因此,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猪瘟病毒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生物安全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养殖户的综合养殖能力。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要建立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的快速诊断和净化方法,淘汰阳性猪群,净化母猪群,减少仔猪感染率,加紧研发新型猪瘟疫苗的研发速度,双管齐下,在有效范围内控制猪瘟病毒,推动全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宿主猪瘟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母猪产后乏情不同处理方法
媒介取食偏好和宿主群落组成对多宿主-媒介系统疾病风险的影响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母猪产后发情异常的原因及其对策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抓住自然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