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机械镇压技术 提高小麦产量

2022-11-24 01:07孟儒鞠正春于秀丽董立柱
农业知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壮苗麦苗墒情

孟儒 鞠正春 于秀丽 董立柱

孟儒: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

鞠正春、于秀丽: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董立柱: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麦田镇压作为一种传统的田间管理措施,相对于喷施化控剂、水肥管理等控制措施有投入少、无化学残留等优点,具有保墒壮苗控旺增产等作用。麦田镇压可以提高耕层含水量,增加土壤紧实度,具有提高地温,保墒提墒的作用;还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根系发育;另外,机械镇压能有效缩短茎基部1~3节间长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小麦一般增产10%左右。

近年来,随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山东的广泛应用,大部分秸秆还田地块容易造成小麦耕层土壤不实,播下去的小麦种子及其根系不能充分与土壤接触而影响正常生长,还使土壤形成许多孔隙而“跑风漏气”,进而造成土壤大量水分流失而缺墒,影响麦苗健康生长,不能形成冬前壮苗,或者在小麦越冬期因土壤太暄而导致小麦受到冻害。因此,小麦播后镇压以及其他关键时期的镇压,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重要增产技术。

一、小麦镇压的好处

(一)压实土壤,改善墒情

由于秸秆还田以及旋地的原因,土壤会出现松散、跑墒的情况,通过镇压,土壤被压实,增强了土壤毛管作用,使土壤下层的水分上升,土壤墒情得到改善,对保墒、增墒、夺全苗、出壮苗,以及幼苗发育和根部生长既非常有利,又极为重要。尤其对于浇水不及时的旱地麦田,镇压的保墒、提墒、抗旱作用更为明显。

(二)促进根系生长

大量研究表明,播后镇压能增强根系与土壤的紧密结合,促进根系伸长,使之下扎到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有利于麦苗整齐健壮。小麦出苗后,土壤含水量随之减少,一些麦田可能会出现土块龟裂的情况。这样的龟裂地块不仅会在冬季让土壤中的水分继续大量流逝,还会随着龟裂的加剧而拉断小麦根系,出现“吊死苗”现象。镇压能够踏实土壤,调节耕层孔隙,防止冷空气入侵土壤,增大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平抑地温。镇压后的麦田,小麦的根系与土壤得以更好接触,一方面能够促进根系对于水肥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小麦根系扎得更深更牢,抗寒抗冻能力提升,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三)控制旺长

受播种期过早、播种量过大及秋冬气候变暖等因素,麦田容易出现旺长现象。小麦苗期旺长不仅会使基部节间拉长、茎秆变细,抗倒伏能力下降,还会造成群体过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性差,影响群体光合作用,当遇到寒冬或“倒春寒”等不利的气象条件时也会造成小麦大面积受冻。而与此同时,旺长会使小麦苗期养分过度消耗,从而导致小麦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造成小麦减产。因此,对旺长麦田及时采取镇压,具有控上促下、抑制旺长作用。另外,镇压能巩固已有分蘖,抑制主茎和大蘖徒长,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小麦多成穗,进而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

(四)抗倒伏增强

镇压对促进次生根发生,增加单株次生根数有明显效果。同时镇压后株高降低,使小麦茎基部,特别是基部1~3节间总长度缩短,可起到促根壮秆、防止倒伏的作用。

(五)防止肥料过多流失,为减少雾霾做贡献

土壤中肥料流失有两种途径,一是顺着较大的龟裂向深层土壤中流失,有污染深层地下水的嫌疑;第二是以气体的形式流向空气中,形成雾霾的重要成分—氮氧化物。镇压不仅有保水提墒的效果,还减少了肥料流失,相当于施肥。

二、哪些麦田需要镇压

(一)播种偏早和长势偏旺的麦田

播种过早的麦田,由于年前小麦生育期相对较长,很容易出现旺长的情况。小麦旺长时,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而土壤中的养分如果相对减少,则小麦容易发生冻害。通过镇压能有效控旺,保障小麦安全越冬。此外,镇压可使麦苗主茎和大蘖受到暂时抑制,长得敦实粗壮,同时促进大中蘖秆主茎,加快小蘖死亡(主茎和大蘖受伤,养分流向主茎和大蘖,输送到小蘖的更少),有利田间通风透光,争取壮秆大穗,提高粒重。

(二)秸秆还田的麦田

不少秸秆还田的地块由于前茬秸秆数量多、粉碎细度不够、深耕面积少、旋耕深度浅,致使很多麦田土壤暄松、透风,土壤水分蒸发快,墒情散失多,小麦出苗不整齐。此外,由于土壤表层松软而播种过深,使得麦苗在出土过程中消耗养分多,出苗时间长,造成麦苗黄弱,难以形成冬前壮苗。播后镇压可粉碎坷垃,沉实土壤,增加土壤紧实度,连接土壤毛细管,使土壤下层水上升,利于保墒、提墒,还可以使种子和土壤进一步紧密结合,促进麦苗扎根,进一步形成冬前壮苗。

(三)降温偏晚,冬前积温较高导致小麦旺长的地块

不同区域,不同年份,每年的降温时间是不同的,有些比较早,有些比较晚。降温晚的年份,由于积温偏多,小麦容易出现旺长现象,需要进行镇压。镇压可以保湿提墒,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冬后正常生长,甚至还可以推迟浇春水的时间。

三、镇压时期与方法

(一)播前镇压

播前可结合旋耕进行镇压。连年旋耕易造成麦田土壤疏松、透风跑墒,这不仅会使播种过深影响出苗,抑制分蘖和次生根生长,而且也造成耕层土壤水分散失,不利于节水,冬季寒、旱交加容易死苗。小麦旋耕后于播种前进行镇压,可以破碎土块、紧实土壤、平整地面,使得耕地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下扎,提高小麦抗逆性。

(二)播种后镇压

播后镇压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压碎土块,沉实土壤,连接土壤毛细管,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俗称提墒);同时使种子和土壤进一步密接,以利于早出苗、早扎根、育壮苗,是提高麦播质量、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一环。

播后镇压的时间视土壤水分而定,一般应随播随压。但土壤过湿的麦田,应适当推迟镇压时间,以防板结,影响出苗。一般应在小麦播后1~2天(若小麦播后是阴天可适当延长),0~3㎝表层土发干变黄,0~20㎝表层土相对含水量轻壤土≤85%,中壤土、重壤土≤80%时,采用专门的镇压器镇压1~2遍,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播后镇压除了可以保墒、促苗生长外,还能有效防止冻害。未进行镇压的地块土壤疏松跑墒快,小麦幼苗发育不良,且疏松干燥的土壤在遇到寒潮时,降温更为剧烈,导致小麦冻害加剧,未镇压的麦田往往比镇压的麦田冻害严重。

小麦播后镇压能提早出苗1~2天,单株分蘖增加0.4~0.6个,单株次生根增加1.2~2.1条,冻害干叶率降低10%~15%,分蘖数增加5万~10万,增产率8%~12%。

(三)冬前镇压

在三叶期或分蘖期,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表层土壤松暄的麦田,可在冬前结合浇水或降雨后进行1~2次镇压,以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根系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保墒,促进发育。

分蘖期的麦田当每亩分蘖总群体达到80万头时,要及时采取重镇压。这样做既控制了过量分蘖造成群体过于的旺长,又降低了土壤水分流失,还压实了地表,降低了地温,控制和缓解了麦苗过量生长,是十分简单、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人为麦田保墒、控量、促根、壮苗措施。

(四)越冬期镇压

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冻,地表经常出现冻裂现象。冬季镇压能够踏实土壤,弥实土壤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失墒,并能增加地温,增强土壤毛管作用,还能提升下层水分,调节耕层孔隙,防止冷空气入侵土壤,增大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平抑地温,增强麦田耐寒、抗冻和抗旱能力,减少越冬死苗。冬季镇压可以分冬初镇压和冬末镇压两个时期。

冬初镇压应在小麦浇完“冻水”后,在12月上旬至中旬,当地表经过冻融变得干酥时进行镇压,坷垃多、裂缝多、表面秸秆多、土壤过暄和播种偏浅的麦田务必进行冬初压麦,以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苗安全越冬。

冬末(2月中下旬至3月初)压麦,同样可以起到破碎坷垃、弥合裂缝、压实表层干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墒保墒、抑制干土层加厚、防止麦苗出现萎蔫、保苗安全越冬的效果。除麦苗偏小且播种沟较深压麦后会壅土埋苗的地块,其余麦田有条件的都应进行镇压。

冬季镇压要注意:镇压最好在最高气温超过3℃、中午前后、麦苗解冻变软、地表坷垃解冻变酥后进行,以免造成麦苗折断损伤。

(五)返青期镇压

小麦返青期镇压,一是可以压碎土块,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弥封裂缝,使土壤与根系紧密起来。二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根系吸收。特别是在土壤松暄、干燥的条件下,春季镇压还能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改善土壤上层墒情。试验证明,早春镇压比不镇压的麦田0~10㎝土层含水率高3.4%,10~20㎝土层高6.1%。三是能增加分蘖数和次生根数,镇压的比不镇压的麦苗次生根增加1.9~2.6条,单株分蘖增加1.8个。

返青期镇压的有利时机为顶凌期。在冬季土壤冻结期间,下层土壤水分上升并积累于冻土层,春季土壤化冻时,表层有较多的水分,称为土壤返浆,在表皮土化冻2㎝时称为顶凌期,顶凌期镇压保墒效果最好,既压实了表层土壤,破除了板结,弥补了裂缝,又提高了土壤耕作层的底部墒情,促进和保证了麦苗尽快回到正常生长、发育阶段,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发根、促壮苗。但应注意土壤太湿的时候不宜镇压,应在地表稍干时镇压,以防造成地表板结。

(六)起身期镇压

长势过旺麦田起身前后镇压可抑制地上部分生长过快,避免过早拔节,促进分蘖成穗,加速小分蘖死亡,提高成穗率和整齐度,促秸秆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

四、麦田镇压应注意的问题

麦田镇压时应结合土质、墒情、苗情与天气灵活掌握。按照农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对麦田进行镇压。镇压时间以在晴天的中午和下午最为适宜。

(一)地湿不压地干压

当田间土地比较湿,刚下过雨,或刚浇过地不久,不要去镇压,等到地干以后再去镇压。对于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黏重的地块不要镇压,以免发生土壤板结,影响麦苗生长。

(二)阴天不压晴天压

机械镇压多多少少会对小麦造成一些伤口,如果在阴天进行镇压,那么这些伤口就会感染一些虫害或者病害,所以镇压一定要选在晴天,这样即使有伤口,小麦愈合得也很快。

(三)早晨不压中午压

早晨和晚上一般不建议去镇压,可以选择中午前后的时间段,因为早晨和晚上的气温相对较低,当镇压过后,小麦会因温度过低,导致苗弱现象,选择中午的时间段,温度相对比较高,基本影响不大。

(四)霜冻麦田不镇压

有露水、霜冻的麦田或冬春土壤和麦叶未解冻时不能压。此时田间气温低、水气重,麦苗含水分较多,叶片较脆、茎叶易折断,应避免镇压减少麦苗损伤。

(五)不同地块灵活压

盐碱地不能镇压,以免因为镇压后返盐碱,影响麦苗生长;漏风淤地透风跑墒,可重压;两合土、沙壤土耕性好,应轻压;风沙土跑墒、吊根,应适当重压;整地质量差、土壤翘空、旋耕地,要重压;整地质量好的可轻压。土壤墒情差的应重压,墒情好的可轻压。

(六)严格机械镇压操作规范

一是拖拉机行走速度以1档中油门每小时6~8 km为宜,行走过快无法保证镇压质量;二是要防止漏压;三是根据土壤情况,调整镇压器重量,如果麦田坷垃多,可通过添加配重块的方法增加镇压器重量,确保压麦质量;四是需要重复镇压的麦田,两次压麦行走方向要一致,否则会加重伤苗。

猜你喜欢
壮苗麦苗墒情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捉迷藏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小麦苗的梦
我到麦田看麦苗
神经网络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小雪花与麦苗儿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