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 诱导水稻种质资源创制

2022-11-24 08:13廖明智宁丽萍杨祥波
北方水稻 2022年5期
关键词:突变体株高分蘖

廖明智,宁丽萍,杨祥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利用理化技术诱导产生突变体,不仅能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材料[2],而且可创造出新的水稻种质资源,研究针对吉科稻801 进行EMS 诱变,并设置五种浓度的EMS 以检测浓度对变异的影响。选择一组半致死率变异浓度的材料作为试验材料[3],将其出苗率、株高、穗长、分蘖数和千粒重等田间性状与对照吉科稻801 进行比较,突变体M1代、M2 代以表型的调查、室内考种、品质分析为依据,筛选符合育种目标的变异后代,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创制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水稻试验材料为吉科稻801,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水稻育种团队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水稻种子材料处理 水稻种子2 500 粒,平均分成5 份,参照杨峰等[5]的方法,用磷酸缓冲液(0.1 mol/L,pH 值7.0)配制浓度为0.2%、0.4%、0.6%、0.8%、1.0%的EMS 溶液。5 种不同浓度EMS溶液,室温放置处理16 h。设置对照组。

1.2.2 不同浓度的EMS 溶液处理后种子出芽情况 经处理后,水稻的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发芽率都有所降低[7],出苗时间都比对照延后了3~4 d,不同浓度的EMS 溶液诱变处理后水稻出芽率如表1。

表1 不同浓度的EMS 溶液诱变处理后水稻发芽率

1.2.3 田间种质与管理 单株种植,插秧密度30 cm×20 cm,每行20 株,采用试验组与对照组交替方式进行,以方便突变体观察筛选[4]。

1.3 诱变后M1 代突变体筛选

鉴选农艺性状M1 突变体,进行室内考种。M2代田间种植,田间考察性状,室内考种、品质对比分析鉴定[6]。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突变结果

由表2 可知,叶色突变:经0.5%浓度的EMS溶液处理后,出现叶色突变12 株,表现为白化和黄化,突变率3.7%。叶型突变:水稻出现叶型突变9 株,主要表现为卷叶、半卷叶、微卷叶、窄叶、皱叶等变异类型,突变率为2.7%。株高突变:在试验中发现水稻有1 株株高为129 cm,比对照高了15 cm,增高了13%。分蘖数突变:在试验中出现3株,有效分蘖分别5、5、3 个,对照单株有效分蘖为15。育性突变:24 株水稻出现育性突变,水稻空瘪粒超过50%,有3 株空瘪粒达100%。其他突变:出现了3 株水稻有芒,突变率1%。M1 代水稻诱变结果如图1.

表2 M1 代水稻突变结果

图1 性状突变

2.2 4 株优异性状株考种结果

与对照相比,诱变组M1 代在育种上有利用价值的4 株在株高、穗长、穗型等性状方面均发生明显变异,其中MU1-1 株高增加幅度最大,为129 cm。穗长方面MU1-3 增加了5.2 cm,增加幅度最大。在穗型方面MU1-2、MU1-4 为半直立穗。在分蘖数方面MU1-1、MU1-3、MU1-4 均比对照降低,其中MU1-4 降幅最大,为9 个,仅有MU1-2 分蘖数增加,为16 个(表3)。

表3 M1 代考种数据

将这4 株水稻的种子进行编号MU1-1、MU1-2、MU1-3、MU1-4。第二年将这4 份种子田间种植,得到M2 代。

2.3 M2 代水稻考种结果

M2 代水稻在开花期间进行套袋,保证了M2代水稻种子的纯度,将收获的M2 代水稻进行考种,MU2-1 株高仍然最高为126.8 cm。穗长M2-3最长为24.6 cm。在穗型与有无芒方面,MU2 与MU1 相同。分蘖数MU2-2 仍然最多,为16 个(表4)。

表4 M2 代考种数据

2.4 M2 代水稻品质分析

将符合优良种质育种目标突变体MU2-1、MU2-2、MU2-3、MU2-4 二代种植田间,收获后进行食味品质分析,在千粒重方面突变体均有所降低。精米率M2-2 最高为74.47%。在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方面含量均有所降低。在垩百度方面突变体均降低,最低为MU2-1(表5)。

表5 M2 代水稻食味品质分析结果

3 结 论

通过以吉科稻801 为供试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为诱变剂,采用不同浓度种子浸泡法进行诱变,调查后代变异材料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以半致死率为筛选标准,适宜诱变的EMS 浓度和时间为0.80%和16 h;通过对诱变后水稻表型鉴定、室内品质分析,创制出分蘖数增加(MU2-2)潜在高产品系一份、垩百度性状减低至2 级米优质品系两份,直链淀粉含量14.44%高品质种质一份,可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种质。

猜你喜欢
突变体株高分蘖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尿黑酸对拟南芥酪氨酸降解缺陷突变体sscd1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CLIC1及其点突变体与Sedlin蛋白的共定位研究
SHP2不同突变体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