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早读时段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2-11-25 00:02曾淑娜
新课程 2022年26期
关键词:时段阶段课外阅读

曾淑娜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早读课是小学生在校学习语文的第一时段,是积累语文学科素养的黄金时间。纵观目前小学语文的早读课现状,整个过程缺少目的性、组织性,并且课外阅读的占比严重不足。为了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来进行拓展,开展课外阅读,并充分利用“六读法”来丰富早读形式。教师需要将静读、共读、议读、赛读、趣读和竞读这六种阅读方法结合起来,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早读时段可以完成高效率的课外阅读。

一、分阶段实施策略

(一)初始阶段:静读

初始阶段主要采用的阅读方式是静读,把静读作为整个早读时段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静读的内容及要求,确立相应的目标,明确具体流程。

在开展静读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内书目推荐相关的课外内容让学生进行静读。比如,有些教材的内容距离小学生的生活久远,导致小学生对教材里的一些内容在情感理解上有困难。教师如果能够适当补充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还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沙洲坝居民吃水困难的状况和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在早读时段,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当年挖井的资料或者红军抗日的小故事。学生在阅读完这些小故事后就能体会当时沙洲坝居民对红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明白了课外阅读能让他们知道更多事情的道理,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开展静读时,教师要清楚地将早读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告知学生。告诉学生开始早读时,要第一时间拿出相应的课外书籍或者是其他材料来展开阅读。在阅读时必须做到静读,如果碰到某一个部分自身不理解或者是读起来有困难,可以用手或者笔做记号,等课后寻找不同方式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馈总结,针对静读阶段遇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自我改进。在反馈阅读效果时,可以按照时间周期来完成班级周反馈和月反馈,如果某些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可以让这些学生进行个别反馈。针对反馈结果,教师要及时地给出解决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而后教师可以根据静读的反馈效果开展下一阶段的阅读。

(二)巩固阶段:共读

在经历了一定周期的静读以后,大部分学生可以在早读时段安静阅读,高效地完成默读任务。为了进一步巩固静读阶段的成果,在接下来这一阶段教师需要采取共读的方式,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共同阅读。在这一阶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流程进行科学的划分。

1.共同选书

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选书、选内容的工作。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这一版教材在编排时很好地展现出了读书的重要性,每组课文都有多篇文章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比如,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课文以寓言故事为主,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找一些有关寓言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图书角或者是电子图书等方式,找到伊索寓言和中国寓言故事这些书籍,让学生利用早读时段一起阅读,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阅读方式,同样也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共同荐书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共读之后找出自己认为比较有趣的文章,各组派一个学生进行大声朗读。在朗读完成以后,由班级内的学生投票,选出一篇最优文章,而后由全班学生再次共读。除了这篇最优秀的文章以外,对于其他文章,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分作不同周期和阶段来完成。比如,周一可以阅读一小组推荐的文章,周二可以阅读二小组推荐的文章,以此类推,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身的收集成果受到了教师和其他同学的重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动力。

教师要围绕全班共读的素材来进行交流,让学生发表自身的看法,找出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感受和体会。在这一阶段,交流成果的共享可以更好地为接下来的议读奠定基础。

(三)加强阶段:议读

在开展完全班共读以后,教师要根据全班共读的反馈结果来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一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议读。在议读阶段,强调全班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和引导来完成交流与讨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整个阶段划分为两个板块。

在经过上述共读阶段以后,部分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的寓言故事素材,为了更好地巩固全班共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将整个议读阶段分为交流讨论会与故事大会两个板块。

在开展交流讨论会时,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早读的时间,利用早读时段设计简单有效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伊索寓言中的主要内容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故事?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两个关于故事的问题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专注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学生要回答问题,就需要把自身带入故事中,寻求故事本身和自己契合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读更多故事的兴趣,把学生读书的乐趣由课内引向课外,把学生的阅读引向另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将讨论结果引到正确的生活和学习观念上来,同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失去积极性。

开展故事大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发挥,针对自身所阅读的素材来进行自由加工。比如,在进行完交流讨论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故事改编。在下一节早读课时,让学生上台讲故事,由其他学生来进行评判。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阅读的整体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在编故事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四)拓展阶段:赛读、趣读、竞读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赛读、趣读和竞读。通常来说,在完成上半学期的静读、共读和议读以后,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没有教师监管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可以自觉利用早读时段自主阅读素材。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赛读方式为主并结合共读方式,让全班学生有效完成自主阅读。在进行全班赛读时,班里面的学生更像是通过阅读来进行比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而且那些阅读能力强、阅读效率高的学生会通过正确的选书方式和读书方式来带动其他较差学生,能够让整个班级拥有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进行赛读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趣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在开展趣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作为整个早读时间段的主导者。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内阅读兴趣较高、表现较好的学生推荐书籍,在推荐书籍时可以由教师确定主题。比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是让学生分享儿童故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内的学生来分享自己阅读到的一些故事或者是亲身经历等,挖掘其中的趣味性。例如,某学生在分享素材时提到了神笔马良,那么教师可以由这一主题进行延伸,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神笔马良的话,将会画出哪些有趣的事物呢?然后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

针对每一阶段的阅读,教师都要开展相应的反馈与总结,这一阶段也被称作竞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设立相应的评比制度,比如,让每个学生自行设计一本生动有趣的《阅读存折》,阅读一篇文章以后,可以在《阅读存折》里贴一颗星星;如果阅读完一本书,可以贴三颗星星,最后每周或者每个月进行统计。但是这种评比制度一定要避免虚假性,每个学生在阅读完成以后要经过教师或者家长的考核,并由家长或教师在《阅读存折》上签名。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的阅读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二、基础性实施策略

除了上述的分阶段实施策略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进行相应的基础性操作。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因此在阅读时很多学生会控制不住自己,出现走神、偷懒等现象。为了更好地规范早读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制订好相应的纪律,要强调学生不能迟到,要按照规定时间进入班级完成早读任务;在阅读期间不能私自走动,不能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在阅读其他书籍和文章时,一定要确保自身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这些纪律在早读初期阶段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能够让学生规范自己遵守相关纪律。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六读法”进行早读教学时需要制订好相应的阅读计划,包括阅读主题、阅读素材拓展、分阶段反馈措施、交流讨论的流程等。其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积极性和阅读能力等问题,实现以优带劣,发挥小组优势。

最后,教师在进行早读教学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找到与小学生相关的有趣的素材,还应注重情感交流,积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总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六读法”开展早读课外阅读时,需要结合各个阶段的学生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调整,逐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鼓励和提高,在实践中提高了课外阅读水平,在活动中提高了课外阅读兴趣、语文素养,并完成基础性操作,让整个早读变得更加规范有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时段阶段课外阅读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