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双歧杆菌M8口服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2022-11-25 02:07陈宁杰李梦婕杨金存张伟隋洪涛王海涛
山东医药 2022年29期
关键词:双歧百分比屏障

陈宁杰,李梦婕,杨金存,张伟,隋洪涛,王海涛,

1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烧伤整形科,山东威海 264200;

2滨州医学研究生院;3潍坊医学院研究生院

肠道具有数量多样且庞大的微生物群,其与健康宿主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以阻止致病菌侵入,这对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2]。重度烧伤会导致肠黏膜屏障不同程度受损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如细胞免疫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增加,导致病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侵入机体,引发炎症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3]。益生菌是一类能在体内存活,有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其具有特异性、效价强度和可证明的临床效能,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黏膜,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改善机体免疫力的作用[4-5]。其中,双歧杆菌是定植于健康人肠道中的优势菌,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肠道屏障等多种生理功能[4]。既往研究显示,在重度烧伤患者中应用益生菌有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维护肠道屏障、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6-8]。母乳作为婴幼儿最自然安全的食源,蕴含对新生儿健康有益的多种益生菌,这些益生菌不仅能够促进新生儿肠道建立正常的菌群平衡,还能够促进免疫系统成熟[2]。因此,母乳中的有益微生物具有重要价值。乳双歧杆菌M8是从母乳中提取的益生菌,具有良好的胃肠消化耐受性及免疫调节作用,与市面上其他双歧杆菌产品比较,具有生物相容度高、耐酸性高等优势[9-10]。2018年8月—2021年12月,本研究观察了口服乳双歧杆菌M8对重度烧伤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及愈后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经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我院烧伤整形外科同期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烧伤总面积31%~50%总体表面积(TBSA)或Ⅲ°烧伤面积10%~20% TBSA;③烧伤时间24 h内;④伤后接受补液抗休克、抗感染、脏器功能保护和创面处理等常规烧伤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②合并严重复合伤;③患精神疾病或依从性差难以配合治疗;④妊娠、哺乳期;⑤伴免疫功能缺陷。共收集符合标准的重度烧伤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8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37.00±12.18)岁,烧伤总面积(37.87%±0.04%)TBSA,Ⅲ°烧伤面积(12.80%±0.02%)TBSA。M8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0.20±11.77)岁,烧伤总面积(40.87%±0.05%)TBSA,Ⅲ°烧伤面积(13.67%±0.02%)TBSA。两组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Ⅲ°烧伤面积具有可比性。

1.2 乳双歧杆菌M8及安慰剂制备方法选取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自健康人母乳中分离的1株新型乳双歧杆菌M8制成粉剂,将其分装成50 g每份,保存于-20℃冰箱备用。另委托该实验室生产不含乳双歧杆菌M8但形状、大小、色泽、重量等外观均与M8粉剂相同的安慰剂,同样分装为50 g每份,封装在相应外包装中。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烧伤常规治疗(补液抗休克、抗感染、脏器功能保护和创面处理等)并口服安慰剂粉剂50 g,每日1次;M8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乳双歧杆菌M8粉剂50 g,每日1次,共治疗14 d。

1.4 指标观察方法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14 d后,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采用全血细胞检测仪检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14 d后,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③血清IgA、IgG:治疗14 d后,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取上清液,置于EDTA抗凝管中,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IgA、IgG。④细胞免疫抑制因子IL-6水平:治疗14 d后,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IL-6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hapiro-Wilk进行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对照组、M8组白细胞总数分别为(8.64±1.75)×109/L、(6.72±2.0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3.95%±8.42%、65.97%±8.19%,M8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

2.2 两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对照组、M8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38.12%±4.30%、48.09%±3.21%,CD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9.38%±1.01%、11.83%±1.30%,M8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2.3 两组血清IgA、IgG比较对照组、M8组血清IgA分别为(2.55±0.74)g/L、(3.28±0.90)g/L,血清IgG分别为(13.56±4.23)g/L、(17.30±3.37)g/L,M8组血清IgA、IgG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2.4 两组血清IL-6比较对照组、M8组血清IL-6分别 为(161.87±65.48)pg/mL、(99.69±67.58)pg/mL,M8组血清IL-6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人体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肠道微生物在维持肠黏膜屏障稳定、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抵御病原菌侵入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1,4]。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调节肠上皮细胞系的分化及发育,进而影响其免疫功能;②改善及维持肠黏膜层的保护性作用;③调节Paneth细胞分泌抗菌肽,维持菌群的动态平衡,从而提供一个综合的物理抗菌屏障,以防止病原菌的附着及侵入[11-12]。健康情况下,肠道屏障允许水溶液和免疫调节因子通过,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入侵和毒素吸收;而当机体遭受烧(创)伤、大手术等情况时,创伤应激反应可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破坏,致病菌和毒素穿过肠黏膜屏障进入人体,并通过血液循环侵害重要组织器官,严重影响机体健康[1,13]。研究表明,重度烧伤免疫失调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一方面,重度烧伤能够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诱导炎症因子分泌,导致肠黏膜屏障损坏,进而加重病情;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紊乱及屏障受损可增加重度烧伤发生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概率,进一步加重病情[14]。临床重度烧伤治疗中,在积极的创面处理原发病和脏器支持治疗基础上,深入了解益生菌的免疫失调及其调控机制,对提高重度烧伤的救治水平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5]。

重度烧伤因应激反应、血液浓缩等原因,早期多出现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急剧增高,少量患者因白细胞附壁,可能会出现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略有下降,但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重度烧伤患者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这可能与应激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机体适当的炎症反应可防止病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侵入机体,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研究显示,应用益生菌制剂对维持正常有效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具有重要作用[8]。本研究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重度烧伤患者口服乳双歧杆菌M8能维持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西粒细胞百分比在正常有效的范围,可能有减轻烧伤后的炎症反应和机体的损伤的作用。

重度烧伤作为一种应激性打击可致应激激素异常分泌,引起免疫细胞功能改变和免疫活性物质水平上调或下调,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其中免疫紊乱以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为主,亦可累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是以T淋巴细胞为核心的免疫应答,重度烧伤后T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为免疫T淋巴细胞,具体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提示T淋巴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机体对感染、脓毒症和多器官衰竭的易感性增强[3]。王乡宁等[6]研究发现,重度烧伤患者应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翟云等[10]通过对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灌服乳双歧杆菌M8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乳双歧杆菌M8组大鼠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提示乳双歧杆菌M8可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调控能力。本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M8组在治疗14 d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乳双歧杆菌M8对调节重度烧伤的细胞免疫具有积极作用。

T淋巴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还反映在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上。烧伤后,T淋巴细胞分泌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IFNγ、IL-2等因子的水平下降,分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IL-4、IL-5、IL-6、IL-10、IL-13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上升,这是导致伤后免疫功能抑制的重要机制,与烧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诸多细胞因子通过彼此消长以及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机体形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免疫调控网络。严重烧伤后上述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储存和释放水平发生改变,使得原先完整有序的免疫调控网络的平衡关系被破坏,呈现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过度表达以及免疫应答和调控相关因子的分泌受抑,从而形成了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基础[3]。本研究发现,乳双歧杆菌M8治疗重度烧伤能够降低血液IL-6浓度,对纠正其免疫失调具有一定的作用。

体液免疫是由特异性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反应。机体免疫系统可合成、分泌IgA、IgG等多种免疫球蛋白,而这些蛋白可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进而介导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中IgA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尤为重要。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减少细菌移位,增加IgA分泌,进而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16-17]。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口服乳双歧杆菌M8可上调重度烧伤患者血清IgA、IgG水平,进而可能达到部分的免疫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乳双歧杆菌M8能够通过改善重度烧伤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增强伤后肠道屏障来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以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其可能对改善烧伤患者的治疗及愈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尚存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只观察了乳双歧杆菌M8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没有将其与市面其他双歧杆菌产品进行对比,今后将与其他产品进行对比研究;其次,本研究中采用乳双歧杆菌M8单一益生菌治疗重度烧伤患者,没有探究是否多种益生菌联合使用或联合益生元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再次,虽然大部分研究表明益生菌在重度烧伤中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应用仅可以纠正烧伤患者腹泻、吸收不良等症状,而与烧伤患者预后改善无关,并且有导致菌群紊乱的风险[18],因此烧伤患者常规使用益生菌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双歧百分比屏障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屏障修护TOP10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
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